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在热切呼唤经济新闻加速改革。随着从边城到长江腹地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随着国营企业走向市场,我国经济信息的总流量和需求量,都将猛增。人们期望:新闻媒介更多更快更好地传播经济信息;新闻媒介能充分发挥作用,鼓动、激励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新闻改革,新闻界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出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经济体制未变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在热切呼唤经济新闻加速改革。随着从边城到长江腹地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随着国营企业走向市场,我国经济信息的总流量和需求量,都将猛增。人们期望:新闻媒介更多更快更好地传播经济信息;新闻媒介能充分发挥作用,鼓动、激励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新闻改革,新闻界付出了很多心血,也出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经济体制未变和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经济新闻改来改去都难  相似文献   

3.
韬奋先生很重视报刊广告。在他主编《生活》周刊期间,曾亲自出马向外商拉广告。1932年3月5日,他在发起创办《生活日报》的文章中,提出了9项建议,其中第4项为“广告”,第3项与第5项为同广告有密切关系的“张数”和“销数”。1936年6月,《生活日报》创刊以后,他写了许多篇文章阐释办报的有关问题,其中多次对广告作了具体论述。1939年10月至1940年4月。他写了22篇回忆生活书店历史的文章,其中5篇同广告有关。他的有关报刊广告的见解,是他办报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韬奋先生所处的时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斗争错综复杂,有时会出现一张报纸有两种方针、唱两种调子的现象。例如,副刊提倡新文化,社  相似文献   

4.
喻频莲 《当代传播》2012,(1):102-104
张季鸾报刊功能观的精神谱系主要有三个来源: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底蕴、日本近代专制主义下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美国新闻专业主义思想的借鉴。他的报刊功能观具体体现在"公共机关"的职业理念和"国家至上"的媒体角色两个方面。这两种观念在现实中往往是相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于张季鸾当时借鉴的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思想本身还不成熟,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本位主义影响和国难当头的特殊时代背景,再加之对蒋介石"报恩"的私人情感因素,使得他的办报实践偏离了社会公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确立图书馆学自我观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之交,图书馆学的发展面临的既是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机遇.在这历史的转折关口,反思我们的图书馆学,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上反思,最终都落于这样一个问题:应该怎样看待图书馆学走过的道路,筹划图书馆学发展的未来?即如何看待图书馆学自我.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时期,谭嗣同对报刊角色的看法,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强调了报刊在维新政治运动以及社会进化中的积极功用,指出报纸为助人日新之具。二是报刊与君、民的关系进行了审察,视报刊为民史、民口。  相似文献   

7.
从文字形式、排版形式、装帧与装订形式三个方面论证了报刊在现代书籍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文字形式、排版形式、装帧与装订形式三个方面论证了报刊在现代书籍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2008,(4):14-17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观进步与提高的产物。确立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观是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思想课题。要全面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其中,"整理国故"的任务首当其冲。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当代文艺的发展还可以发生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报纸如何对抗网络?这是当下许多报业老总在考虑的问题。我认为报业的大环境变了,传统媒体的人士必须确立新的传播观。这个大环境就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点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接受消息与制造信息的载体,也可以称之为个人媒体时代。传统报纸的观念就是依照每个报社的编辑方针  相似文献   

11.
试论胡风的报刊编辑素质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工作并不是一件单纯的技术性劳动,而是一种能体现自己文艺思想和精神力量的创造性的工作,是一个文艺战士投入战斗的武器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唐玉 《新闻世界》2010,(5):104-105
于右任(1879-1964年),原名伯循,字诱人。他是复旦大学的筹备创办人之一,是中国近代书法家、著名报刊活动家、教育家。本文以于右任在《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上发表的评论为蓝本,从报刊本身和报刊从业者双重角度,解读这位"报业泰斗"的报刊自律观。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是继毛泽东后全面阐述党报工作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记者的培养等重要观点的理论家。他对于社会主义时期新闻工作的开创性的论述,是今天新闻改革最富启迪意义的思路与设计。刘少奇以革命的辩证的观点分析报刊工作的社会意义。他指出,新闻记者写东西是给人家看的,是为读者服务的,是为看报的人服务的。这样,  相似文献   

14.
殷福东 《新闻世界》2011,(8):164-165
杨度是我国近代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在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他为了君主立宪的梦想半生奔波,为追求强国富民而苦苦探索。杨度早年通过阅读维新报刊,开始用近代化的思想关注世界,两度留学日本,他创办的《游学译编》、《中国新报》,在当时的中国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以《杨度集》为基础,试图梳理杨度对待报刊的观点,总结舆论观在其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16.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我国电子信息业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七199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成就显著,完成工业产值3800亿元。近几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1997年,其经济总量已与新加坡、英国非常接近,位居世界第七。为此,电子工业部门提出,要在20...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指明了方向,更为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明了方向。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及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切实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8.
魏琦 《黑龙江档案》2014,(6):135-135
各类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实践证明,在文献传递、交流过程中,读者是文献交流活动中的能动主体,公共图书馆的一切活动均受控于读者.读者对公共图书馆及其资源的消费(利用),直接控制、影响公共图书馆的生产(提供),而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又直接影响读者的利用或消费的效益.没有读者的消费,没有读者对公共图书馆各项资源的需要与利用,便没有公共图书馆的生存及其各项生产活动,读者主体性自然外延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活动中,就使公共图书馆工作从主观到客观的实践过程都无时不受这种读者主体性的影响,并推动着各项活动的运行及其工作效果.可见,读者主体的存在永远是公共图书馆最有生命力的活动因素,而公共图书馆的存在正是读者主体客观存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关于发展的观念,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尊重科学。要科学发展,就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无处不在的。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无不被客观规律所掌控。只要我们认识到并尊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