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6斤有多重     
6斤有多重“娃娃家”中,“妈妈”快乐地抱起自己的“宝宝”要送她上幼儿园,可“宝宝”太重了,“妈妈”怎么也抱不起来。“妈妈”一边笑着,一边大叫:“你真重,像只小猪……”“宝宝”任凭“妈妈”摆布,同样快乐地回答:“当然喽,今年暑假我长胖了6斤。”“6斤是什么呀?”“娃娃家”的几个孩子相互询问起来,可谁也说不清楚。交流的时候,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孩子的关注。教师同样感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于是也问:“6斤是什么呢?”“6斤是重量!”班里有许多孩子赞同这个说法,甚至还有幼儿补充:“妈妈告诉过我,我出生时是6斤。”这样的解释让所有孩…  相似文献   

2.
宝宝长大啦     
妈妈给宝宝穿衣服。宝宝说:“不用不用,我自己穿!”妈妈说:“真好真好,宝宝长大啦!”妈妈喂宝宝吃饭。宝宝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吃!”妈妈说:“真好真好,宝宝长大啦!”妈妈让宝宝自己在小床上睡觉。宝宝不乐意,哇哇地哭。妈妈说:“不好不好,宝宝又变成小娃娃啦!”宝宝爬上床说:“不变不变,宝宝才不要变成小娃娃呢!”妈妈给宝宝盖好小被子,亲亲宝宝说:“真好真好,宝宝真是个大孩子啦!”宝宝拍拍布娃娃说:“等你长大了,也要自己睡觉。”  相似文献   

3.
    
耿莉 《幼儿教育》2002,(5):30-30
妈妈领着她的小女儿在山路上散步。女儿说:“妈妈你看!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在飞,还戴着小降落伞。蒲公英妈妈不要他了吗?”妈妈说:“不是。蒲公英的孩子要去旅行,去认识河流,去认识瀑布,去认识山,去认识树……”女儿说:“妈妈你看!树叶宝宝从树枝上飞了下来,大树妈妈不要她了吗?”妈妈说:“不是。树叶宝宝要去给小蚂蚁当船,给小甲虫当伞,给小蚂蚱当屋……”  相似文献   

4.
讲故事     
准备工具: 用布缝制的小娃娃,或者是由书本上剪下来的漫画娃娃和动物。游戏方法: 妈妈手中的是象宝宝,孩子则会拿着免宝宝,学习书上的故事,开始对话……妈妈:“免先生,你好像刚睡醒啊!你在这里做什么?”孩子:“我在等你啊!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妈妈:“好啊!那我们一起到河边去钓鱼。”  相似文献   

5.
我当宝宝     
班里有不少孩子很任性,吃饭挑食,令家长和老师十分操心。一次,我被邀参加孩子们的《娃娃家》游戏,担任“宝宝”。“开饭”时,我灵机一动,故意撒娇要“妈妈”喂,还嚷着:“不要吃青菜,不要吃肉……”“妈妈”不同意,我就大声地“哭”,哭声引来了其他游戏组的孩子,弄得“妈妈”不知所措。游戏结束后,我组织幼儿针对“宝宝”刚才吃饭的表现,联系各自平时吃饭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有的孩子说:“我在家时,也和‘宝宝’一样要妈妈喂  相似文献   

6.
我家有个乖宝宝适合年龄:1岁~1岁半游戏目的:使宝宝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说出“爸爸”、“妈妈”、“宝宝”,并能指出所说的人。游戏玩法:爸爸坐好,扶着宝宝让他站在自己的双腿上,妈妈坐在对面逗引宝宝,并说:“我家有个乖宝宝,既不哭来也不闹,妈妈亲(亲一下宝宝)哪爸爸抱,宝宝高兴哈哈笑。”引导他说出“爸爸”、妈妈”、宝宝”,说谁就去指谁。水果香又甜适合年龄:1岁半~2岁游戏目的:让宝宝能说出叠音词,如“圆圆”、弯弯”等。游戏玩法:妈妈拿出苹果、香蕉这两种水果,让宝宝认识它们。妈妈先指着苹果对他说:苹果苹果,圆圆。”引导他说…  相似文献   

7.
你看到过这幅漫画吗?这幅漫画使我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在炎热的暑假里,鸡大婶看见自己的孩子——鸡宝宝在和伙伴玩“捉猫猫”的游戏,她不禁叹了口气,决定给鸡宝宝报个班,收一收他暑假里“易放难收”的心。鸡大婶跑到湖边乘凉,看见鸭宝宝们在湖里欢快地游泳、戏水。她突发奇想:给鸡宝宝报个游泳班吧!鸡大婶跑向鸡宝宝,把它拉到湖边去,她想要鸡宝宝先试试水。鸡宝宝看着又深又冷的湖水,双腿发起抖来,它向妈妈哀求道:“妈妈,求求你……”鸡大婶不听鸡宝宝解释,说了句“你必须下去游泳!”就无情地把鸡宝宝推进了“死亡深渊”。鸡宝宝被鸡大婶一推…  相似文献   

8.
揪尾巴目的:训练孩子躲闪的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准备:花手绢或彩色布条。玩法: 1.宝宝和妈妈(爸爸)将花手绢或彩色布条系在腰后。 2.妈妈(爸爸)去揪宝宝腰后的“尾巴”,宝宝同时也揪妈妈(爸爸)身后的“尾巴”,双方躲闪不让对方揪到自己的“尾巴”。 (杨金顺)  相似文献   

9.
很多宝宝喜欢捡羽毛、纸片儿、树叶、纽扣、塑料片儿……还把它们带回家藏起来,甚至把家里搞得一塌糊涂。宝宝的这种爱好让很多妈妈感到头疼。今天请来的几位妈妈谈了一个很新鲜的话题——打造“小小收藏家”。你家的宝宝有没有他自己觉得很“宝贝”的东西,他想不想把它们收藏起来?您不妨听听,可能会有所启发。专家的话:其实,宝宝喜欢收藏一些在大人眼里是“破烂”的东西,这种爱好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孩子很多新的发现、新的学习正是从收藏各种小玩意儿开始的。四五岁的宝宝开始具有蒙胧的审美意识,并开始懂得珍惜玩具和东西了。这时,爸爸…  相似文献   

10.
许多游戏,如拍手歌、夹豆子、穿线、套圈、拍球都会提高孩子手的协调与运动能力,学绘画、学乐器也能大大提高宝宝手的灵巧性,为了让孩子心灵手巧,一定要多训练孩子的双手。当妈妈做事时,可让宝宝“帮忙”,妈妈理床,宝宝拉床单;妈妈摆碗,宝宝放筷子;在活动中,孩子会感受成功,得到乐趣。  相似文献   

11.
孩子三岁时的一个春日,年轻的母亲带孩子来到公园里游玩。孩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看见一群排队觅食的蚂蚁,便蹲了下来。母亲也蹲了下来,柔声地对孩子说:“儿子,你看它们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报疼爱她的蚂蚁宝宝。”于是孩子就趴在一旁仔细地看着那些蚂蚁,当它们遇到障碍物过  相似文献   

12.
活动1 宝宝找妈妈活动步骤1.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让客人抱着宝宝。2.客人逗宝宝说:“宝宝的妈妈在哪里?”3.如果宝宝的反应是转过头找妈妈,或冲着妈妈笑,那就说明宝宝已经听懂了客人说的话,完成了和陌生人的初步沟通过程。适合年龄4个月~8个月益处培养宝宝和陌生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即宝宝能对陌生人的要求做出反应。活动2 猜猜妈妈的心情活动步骤1.给孩子看不同表情的图片,如高兴或者悲伤,教给孩子每种表情代表的心情。2.妈妈在孩子面前做出不同的表情,引导孩子猜猜妈妈此时的心情。3.进一步引导宝宝如何对待不同心情的人。适合年…  相似文献   

13.
宝宝长大了     
1宝宝快三岁了,还总是让妈妈抱着他。2妈妈带宝宝去超市,妈妈说:宝宝,下来自己走吧。”宝宝说:不,妈妈抱着我!”3妈妈带宝宝去做客,妈妈说:“宝宝,下来自己玩吧。”宝宝说:不,妈妈抱着我!”4妈妈带宝宝去游园,妈妈说:“宝宝,下来自己走吧。”宝宝说:不,妈妈抱着我!”5妈妈带宝宝来到幼儿园,妈妈说:“这里的小朋友不让妈妈抱,他们都长大了。”6宝宝说:我也长大了!”宝宝长大了@王晓婕 $华泰工作室  相似文献   

14.
家庭游戏3则     
1.我们的手真有用准备:图画纸,彩色笔。玩法:妈妈先将手按在纸上,用笔把手描下来,边描边问孩子:“妈妈的手会做什么?”让孩子回答。然后请孩子也学妈妈的样子把手描下来,问:“宝宝的手会做什么?”让孩子回答。接着妈妈在自己描的“手”中画上孩子回答的内容,如孩子说“会洗衣服”就在“手”中画上衣服。让孩子在自己描的“手”中画上他回答的内容,如会刷牙,就画上牙刷,表示会做的事,边让孩子回答边画,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2.小小游艇  相似文献   

15.
[美文放送] 孩子接过叔叔赠送的精巧鸟笼和笼中美丽的小鸟,欢蹦乱跳地拉着母亲来看。小鸟在笼中跳着叫着,展开嫩翅膀焦急地乱扑着。“孩子,小鸟不是在唱歌跳舞,是在哭,在喊妈妈!”“小鸟也有妈妈吗?”“小鸟有妈妈,跟我的宝宝有妈妈一样。”“小鸟的妈妈在哪里呢?”“在村后树林里,一定正在到处寻找她的鸟孩子哩。”孩子嫩生生的小手轻轻拉开笼门,稚声说:“喂,别哭啦,妈妈在找你,快回去  相似文献   

16.
27.接、拋球目的:发展婴儿手的动作和视觉的协调性。方法:妈妈将一个小球给婴儿看看,说:“把小手臂伸开,妈妈给你球,你拿住!”当他伸开手臂时,立即把球慢慢抛给他,再让他学样把球抛给妈妈。可多次重复接抛球的动作。28.捧大球,拿小球目的:使婴儿初步感知实物的大小,发展感知能力。方法:妈妈拿着大球对孩子说:“宝宝来拿大球!”当他伸开双手时,轻轻地把大球扔给他。若孩子接不住,就让他走过去用双手抱起球。这时可反复说:“宝宝拿到大球了。”激起孩子的愉快情感。然后妈妈再拿一个小球说:“宝宝,过来拿小球。”鼓励他用一  相似文献   

17.
五个妈妈     
妈妈生了个小宝宝,可是,没有奶水,宝宝饿得哇哇直哭。没办法,妈妈只好出门去为宝宝找奶喝。她碰到了牛妈妈,便向牛妈妈讨奶:“牛妈妈牛妈妈,你能让我的小宝宝喝点奶吗?”牛妈妈晃晃它巨大的奶袋子,摇着头说:“不行!我的奶是给我的牛宝宝喝的。”妈妈只好去找羊妈妈。“羊妈妈羊妈妈,你能让我的孩子喝点奶吗?”羊妈妈听了直摇头:“那怎么行,我的奶是给我的羊宝宝喝的!”妈妈又去找马妈妈:“马妈妈马妈妈,你能让我的宝宝喝点奶吗?”马妈妈甩甩它的蹄子,说:“不行不行。我的马宝宝饿得厉害哪,我怎么能把奶给你的小宝宝喝呢?”妈妈不想空着手回…  相似文献   

18.
宝宝一岁多了,有一个“坏”习惯,妈妈递给宝宝玩具,玩得好好的,突然宝宝一扬手,把玩具扔了。妈妈捡回来,宝宝再扔;妈妈又捡回来,孩子接着扔。反反复复好多次,妈妈火了,不耐烦了,“这孩子怎么这么爱破坏东西”,再看宝宝,在一边乐滋滋的。  其实孩子这样反复扔东西,摔坏物体,是一种由好奇心引起的探索性,创造行为。  做父母的不应简单地否定,而应正确引导。一般来说,1~2周岁的孩子,既没有是非观念,也没有道德标准,更没有价值观念。孩子的破坏性行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点,正常发育现象。不要随意训斥、打骂孩子,…  相似文献   

19.
妈妈和孩子一起在花园中散步,妈妈问:“这些花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它们在地下幼儿园里上学,一下课,花孩子们便穿上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在绿色的草地上跳舞。” 妈妈:“那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一笑 《家教指南》2006,(2):47-48
故事: “宝宝,这个给我吃一点,好不好?”“不给,这是我的。”4岁的宝宝害怕地将所有的巧克力都抱在自己怀里,怕妈妈抢去。妈妈很生气地说:“宝宝,如果这样,下次我不给你买了。”宝宝听到后,干脆坐在地上哭了起来,不停地说:“坏妈妈,抢我的巧克力!”妈妈感到很无奈,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自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