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目标定位1.关于人文精神。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将是一门科学。”现实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统一,构成科学的整体化发展。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人文精神则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这里说的“人文”,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  相似文献   

3.
4.
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精神,要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教学观念、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及教学手段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并要通过语文的创新教育、情感教育、公民教育、审美教育来体现.  相似文献   

5.
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网络上各具特色的语文教学课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从而使语文教学产生“优价”转化的优势。但仅有信息技术引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因为只用信息技术来印证重现和活化教学内容,而不能让学习者借助信息技术主动探究知识或深化学习,则只能是语文课堂教学吹进了一些信息技术的气息。因此只有从语文学科性质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出发,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6.
7.
在传统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导致学生看事物的角度较窄,无法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中专语文教师需要转变原有教学理念,加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中,笔者首先对中专语文课文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进行介绍,然后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  相似文献   

8.
论文是继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之后,在前人研完成果基础上,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同题进行的新探索,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人文精神及人文精神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研究,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从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因入手,从当前语文教学现状及学生缺失人文素养两个方面,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因及意义。第三部分,主要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们总在说语文学科为工具学科,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它的人文性。其实,汉语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就是说,离开人文性就无从谈工具性,工具性必然通过具体的人文性表现,没有什么抽象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语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在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审美教育:激发情感,真切感知;对照比较,辨别真伪;借助形象,启发联想;揣摩体味,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1.
柯伟隆 《课外阅读》2011,(3):210-210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面对21世纪的现代化教育,塑造新人形象的重担已刻不容缓的落在了我们肩上。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更是思想的启迪、心灵的净化、感情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人文品位和审美情趣。”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新的语文教材在选材上突出了人文性,这也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必须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语文教学过程。本文试图就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新教材蕴涵的人文因素加强审美教育这一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看法。一、利用课文中再现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人文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针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贯彻教育目的,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等方面阐述了人文精神培育的价值,并论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情感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调节作用。因此,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而语文教学渗透着强烈的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观念和美好情操的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语言教学必须进行审美教育,必须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引导学生从文质兼美的课文中充分吸取营养,陶冶性情、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6.
语作为最重要的化载体,其本位特征之一就是人教育。所以,在语教学中回归人精神,渗透人教育,应是当前语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职教语学科多年来在倡导人精神方面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7.
尹景花 《河北教育》2003,(11):38-3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在重视语文工具生的基础上,也应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即将到来 ,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 ,变学生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 ,造就一批在知识经济时代独领风骚的杰出人才。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 ,在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 ,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笔者认为 :教师应拓宽语文教学思路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创设各种语文学习环境 ,在活动中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一、讲读与制作结合课创新能力是和实践能力、动手能…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拥有丰富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所在,也是中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很多说法,众说不一,但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与精神世界的完美,即重视人文精神。语文学科由于先天具有的深厚蕴藏与鲜明的人文特征,使得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既是客观存在,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