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把无限分为两种:一种叫做“真无限”;一种叫做“坏无限”。他认为传统的无限观是形而上学的“坏无限”,无限与有限是绝对对立的。而“真无限”则认为有限和无限之间没有不可超越的界限,它是无限和有限的自身发展起来的统一。黑格尔通过对无限的划分,把真无限理解为有限和无限彼此自我否定,自我扬弃后的对立统一,进而达到他所谓的“绝对精神”。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形成自己“新的世界观”中,发现了黑格尔“否定的辩证法”的秘密,并在对古典经济学批判中,进一步深化发展了它。从宗教的批判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再到劳动异化的批判,是一系列的辩证的否定运动。黑格尔对否定性辩证法的论述,在总体上是自觉的、深刻的,并且是层层深入的:他首先指出,否定性辩证法的宇宙论基础,接着以宇宙的“无限”和“有限”为线索,着重对有限事物内涵的“同一与差别”作辩证否定的分析,最后指出,否定性辩证法也就是认识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灵魂取得外在定性并由外在定性向绝对理念过渡的一种意识活动。个体必然死亡的事实证明,“人化自然”必须从个体有限状态的绝望形式出发趋向无限精神,同时这也是艺术真实的根本标准。黑格尔“人化自然”的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辩证法,同时也是他努力证明绵亘无穷的神性存在及其可能的根据,艺术的最终“真实”在于抛弃一切束缚,达到直观中的不朽与永生,这是黑格尔艺术泛神论思想真正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张媛 《现代语文》2007,(5):92-92
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的艺术思想与黑格尔艺术哲学思想有着丰富的联系。闻一多具有自觉的艺术本位观,并从本体论的角度_观照艺术;他自觉而熟练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析艺术现象;在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上,如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知性不能掌握美等,闻一多的看法与黑格尔也无不契合。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美学体系的中心概念即“绝对理念”,其音乐美学思想贯串于他对美学的精彩论述中,尽管有些论点受到其特定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他对音乐的本质及情感表现等方面的理解是很深刻的。  相似文献   

7.
白昳晗 《天中学刊》2024,(1):113-119
黑格尔美学思想重要命题之一的“艺术终结论”诞生于19世纪初,引发了后世学者的广泛讨论且存在颇多争议。将“终结”一词置于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进行分析,可知黑格尔并没有否定艺术的价值,“艺术终结”也并非意味着艺术的消亡或被取代,而是指艺术功能和地位的变化。艺术作为人类沟通心灵、交流情感的载体,其本质在于人类情感的创造性表达,具备无限开放的意义生成和永无止境的发展空间。“艺术终结论”诞生以降的艺术实践证明,艺术伴随人类的精神需求而变化演进,不断涌现的多元化新兴艺术形式实现着对艺术本身规定性的解构,其所引发的每一次对艺术本质的追问都为探索艺术与真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怎样认识黑格尔对“美”的定义?“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本文论述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阐明的根本内涵,以及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美的理念所具有的客观现实性和内在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从所有制角度研究、认识历史,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事实上,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所有制的两次大转变,即两次否定问题。从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包括奴隶制、封建制)的过渡,即实现、完成了第一次否定;从资本私有制这个私有制最高形式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迈进,则实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否定。由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更高级的共产主义公有制,人类完成两次否定过程,达到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实现人类社会一个圆满的结局,即黑格尔所谓的“圆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晚年倾心研究“上古历史”一方面是要弄清楚第一次否定过程,另一方面要为第二次否定寻找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主客体概念作为认识论与历史观统一的哲学范畴,首先是对黑格尔主客体理论的批判继承。黑格尔第一次从认识论与历史观统一的高度阐发了他的主体客体理论。关于实践,关于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的相互联系的学说,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中心思想。黑格尔关于绝对理念自我认识运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观点,即存在与意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问题,集中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历史观与认识论统一的特点。黑格尔关于主客体理论的历史观与认识论相统一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实体即主  相似文献   

11.
绝对理念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它的研究对象.黑格尔哲学就是论述绝对理念的存在、形成、发展以及如何外化的理论.长期以来,对于黑格尔哲学的这一概念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就绝对理念的涵义、绝对理念的客观独立性、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理念的简略发展过程及黑格尔对绝对理念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英语在表达部分否定时,可用含有“部分”意义的词加上表示否定意义的词,以及用含有“整体”,“全部”意义的代词或副词与否定词连用等形式。否定词与“and”或“or”连接的两个并列词语连用时,可分别造成部分否定或全部否定,要慎重辨析其含义。  相似文献   

13.
徐静在《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叔本华的“意志论”浅析》一文中指出,叔本华用“意志”来反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意志,意志决定理性。他把世界看成是我们表象里的世界,有人认为叔本华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实不是,叔本华的表象是一种不同于胡塞尔的现象的用直观把握到的用理念来表现的表象。  相似文献   

14.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基本规律之一,辩证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中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这个基本概念,对于掌握和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侧重探讨“完善式否定”和“变革式否定”是辩证否定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主客体概念作为认识论与历史观统一的哲学范畴,首先是对黑格尔主客体理论的批判继承。黑格尔第一次从认识论与历史观统一的高度阐发了他的主体客体理论。关于实践,关于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的相互联系的学说,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中心思想。黑格尔关于绝对理念自我认识运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观点,即存在与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数学分析方法论证“一”与“多”的统一,批驳芝诺否定“多”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在《美学》中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式探讨艺术的本质,提出音乐是浪漫型艺术的中心。他不仅触及音乐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将其放置在总的艺术维度中加以诠释。音乐的效果即声音对主体的效果,本文通过论证内心生活作为音乐掌握内容的形式,进一步阐发音乐使内心生活处于运动状态,以及音乐的作用通过声音显现情感与内容,由此得出黑格尔对效果问题言论的主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解剖麻雀”的内蕴和意义徐梦秋哲人黑格尔把无限分成两类,一类是“坏的无限”,一类是“真的无限”。在他看来,坏的无限把有限与无限绝对对立起来,否认有限之中有无限,主张到有限之外去寻找无限,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无限。而“真正的无限毋宁是‘在别物中即是在自己...  相似文献   

19.
元语否定机制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绘性否定和元语否定是八十年代荷恩对否定的具体分类。他认为描绘性否定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元语否定否定句子的适宜条件。卡斯特则认为语言中的否定我论在描绘性否定中还是在元语否定中都是一种真值否定。所谓的元语否定其实是一种“回声用法”,但回声用法并非元语否定的充分条件。根据“使用”和“提及”的区别,元语否定中否定的只是语言的一种“提及”。  相似文献   

20.
《小逻辑》是黑格尔唯心主义最少 ,唯物主义最多的一部哲学著作。它论述的是由感性的反映物质世界 ,发展为由知性反映有中介性在关系中的客观现实世界 ,最后发展到理性的辩证的上升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有限与无限得到统一的全体的绝对理念。从历史的和逻辑的进程的一致来看 ,黑格尔逻辑学的总结和概要、最高成就和实质 ,就是辩证的方法。本文将黑格尔“思想与现实一致和转换”的辩证方法 ,运用于文学实践的个别理论研究之中———文学的形式和文学的研究方法 ,力图在理论研究层面 ,能上升到哲学的理性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