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往往是复杂的,在复杂之中,各物理现象和过程、规律方面又存在着各种等同性.如物体受到若干个共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合力的作用效果等同,平抛运动与两个直线运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同时存在的效果相同.因此,为了认识复杂事物的本质规律,我们经常利用这种等同性,将实际事物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研究的物理事物,这种方法即为等效替代法.本文就对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等效替代法作简要  相似文献   

2.
类别字是汉字中普遍存在的文字现象。所谓类别字,是指有相同的抽象意义,有相同或相近的读音,只是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存在着类的差别的字。作者认为,共别字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共是有相同的音义转换符号,另一类音义转换符号不相同;在构成上,存在着层级的特征。英别字产生的本质在于客观事物间存在着共同的属性而又有关的差别,而人类对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采用相同的命名,类别字正是为了从视觉上区分那些具有共同属性共同命名的具体事物而创造出来的文字符号。所以,类别字问题,实质上是文字与语言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3.
构成比喻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喻体和本体在本质上各不相同 ,二是喻体和本体存在一定的相似点。比喻的运用是否成功 ,关键在于寻找二者之间的相似点。这样的相似点 ,不仅存在于同一属性范畴的事物中 ,也存在于不同属性范畴的事物中 ,存在于无形和有形的事物中 ,并且存在于不同感官范畴的事物中。同一属性范畴事物间的相似点 即在与本体属性相同的事物中寻找相似点来构成比喻。“少小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李白 ) ,“轻舟南下如投梭”(苏轼 ) ,盘与月在形体(圆 )、颜色 (白 )上有相似点 ,梭与舟在形状上、动态上有相似点。“玉容寂寞泪…  相似文献   

4.
教育界对教育本质问题展开过长时间的讨论,认识正在深化。但是,至今为止,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争论,仍各据一理,各执一端,认识远未能统一。笔者认为,在这场争论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对“本质”(或“本质属性”)的概念不明确。例如,不少同志把两个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直接当成事物的本质属性。其实,这是两个既相联系又不相同的概念。本质的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必然的规律性联系;本质属性则是指事物的内涵,是指某类事物必然具有并与其它各类对象相区别的特有属性。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的  相似文献   

5.
人脑不仅是贮存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智力的源泉。要开发人脑的智力,必须重视培养合理的思考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较好的思维方法呢? 一、相似法。在现实世界中,从宇宙星系到原子内部运动都存在着种种相似之处。人类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史也很相似。科学理论方面也存在着相似内容。但是,相似不等于相同。相似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相同和变异的矛盾的统一。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通过相似法中的相同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承袭关系,又可以通过变异部分看到事物前后之间的差异及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八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有了较大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就全国情况看,面上的整体改革还有待扩展,点上的整体改革还有待深化。其关键在于深化学习整体理论,其中认真研究、运用整体改革的运行机制是一个重要课题。 机制,简言之,即事物之间联系、作用的方式。整体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相对的整体,存在于更大的整体(系统)之中,不仅构成此事物的各要素之间,而且与其相关的系统都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互相作  相似文献   

7.
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同、相似、相关、相反关系的反映,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到乙观念,由特殊现象想到普遍现象的心理过程。其在话题作文写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能使作者张开形象思维的翅膀,拓广思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审题立意,构思谋篇,深入议论。联想类话题作文是近年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考察形式。一般来说,联想分为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和相反联想。一、相关联想,又称接近联想。事物之间原本存在着某种联系,当提到其中的一种事物时会自然想起另一种事物,也就是平常说的“睹物思人”、“触景生情”…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角度来看,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其本质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一种事物。经济隐喻就是人们用熟知的概念去理解经济领域中复杂的事物和现象。英汉经济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相似或相同的生物隐喻,两者有其文化共通性。  相似文献   

9.
<正> 在形式逻辑中,推理有三种形式——演绎、归纳和类比。 类比是一种从个别到个别或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它是在甲、乙两个(两类)事物之间进行比较,从它们的某些类似或相同(相异)的属性出发,根据甲又具有某一属性,推出乙可能也有与之类似或相同(相异)的另一属性。 一般地说,类比有三种基本形式,它们是正类比、反类比和合类比。在数学中,通常用正类比,其推理公式是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相似思维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相同与变异,只有相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方会发展.变异是事物发展与运动过程中的差异.相似不等于相同,相似就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同与异矛盾的统一.相似现象就是客观世界物质的基本粒子在统一场作用下运动的一种和谐协调而又相互适应的组合形式.我们用以思考客观,认识事物,理解问题,进行创造,就是在进行相似思维.例如,世界上,几十亿人口中没有相同的指纹,只有相似的指纹,数不清的树叶中也不会有两片绝对相同的叶子,只有相似的叶子.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上述问题,就要用上述相似论的观点,在客观事物存在同与异的既矛盾又统一的过程中,展开相似思维,才能对问题获得正确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汉字数以万计,组成词,千变万化;词组成句,句组成段,段组成篇,虽有共同规律可循,但由于排列组合的内容和形式存在变异,而分别形成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等,而各种文体的内部,又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相似现象.我们用同与异既矛盾又统一的观点看待语文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同与异的矛盾,就是在进行语文教学的相似思维.  相似文献   

11.
在大型的词典工具书中可以查到对“相等”与“相同”两个词语的注释:相等——(数目、分量、程度等)彼此一样;相同——彼此无差异.可见,两个词语的词意非常接近,但还是有差异、不相同,前者侧重于事物的量的方面,后者针对于事物的各方面.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相等...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类比呢?在形式逻辑中,推理有三种形式:演绎、归纳和类比。类比是一种从个别到个别或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它是在甲、乙两个(两类)事物之间进行对比。从它们的某些类似或相同(相异)的属性出发,根据甲又具有某一属性,推出乙可能也有与之类似或相同(相异)的另一属性。  相似文献   

13.
古诗歌中的对比,常见的是反比和正比。反比,就是把相反的事物,或相同事物相反的特点,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中阐明一定的道理。正比,是把相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事物之间相同的特点,放在一起比较,使它们互相映衬,以推出新意,阐明新理。古典诗歌广泛地运用对比,能使内容丰富,道理深刻。说服力强,同时又富有文采,抒发作者的强烈感情,具有形式上的对称美,有极佳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类比推理与比喻推理在概念、推理模式、特征以及作用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类比推理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常用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它要求两个(类)事物有一系列相同之处,已知属性与推出属性的相关程度越高,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就会越强;而比喻推理建立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之上,常用于论述道理,比喻推理中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只要存在相似关系即可,相似属性的建立越恰当精准,推理越"有说服力"。但类比推理和比喻推理都是对两个(类)不同事物进行比较,要求事物间相似处越多越好,并且力求产生较强推理效果的推理。  相似文献   

15.
丁庆红 《物理教师》2007,28(2):46-49
周期性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现象,周期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重复性.物理学中大量的周期性现象往往又具有对称性,一般情况下周期性表现为物理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对称性和重复性.具有周期性的现象,其相互作用的过程存在某些相同的特征.因此,一旦确定了物体在某一周期内  相似文献   

16.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同一 ,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逻辑思维方法 ,即A事物有a、b、c、dB事物有a、b、c 则B事物可能有d由A到B的推理是“特殊—特殊”的推理过程 ,即由于A、B事物具有相同的a、b、c属性这一特殊性 ,于是假定A、B为一统一的系统 ,它们有所有相同的属性 ,从而根据A事物已知的属性d推出B事物也可能存在的未知属性d。因此类比方法是根据事物间的相似性进行推理判断的 ,按类比对象间的相似形式来分 ,类比方法有因果类比、数学相似类比和模拟相似类比。类比方法是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在对质和本质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来谈一谈我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看法。 一、关于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也就是说,某物之所以为某物,而不是它物,就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可分为两种不同层次的质:自然的质和系统的质。 自然的质就是事物某一方面所显现的质,从这个角度说,一事物的质是无限的。黑格尔认为质是规定性,是有,(存在)的规定性。他说:“实有是规定了的有;它的规定性就是有的规定性,即质”①。“有”(存在)是直接给出的,没有任何规定性,但它的确存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感觉的存在。当对它给予规定时,并是实有,这时还没有成为事物(实在),只是将来事物的某一方面,无限多的质才构成了事物,这是因为,一事物有诸多要素构成,要素又有其要素构成,而每一要素与其上位事物皆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要素也是一个事物,因此,要素之所以为要素,也是具有  相似文献   

18.
创造教育的本质特征初探王少华一、创造教育本质的初步界定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就是既能体现此类事物的共性,又能反映此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个性的最基本的属性。是组成事物的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该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的存在和发展规...  相似文献   

19.
中专公共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及教学方法陈希洁一切事物都有矛盾,而不同事物矛盾又各有其特点。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才能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中专公共英语教学与普通中学或大学相比较,有明显的特点,这是由中专校的培养目标以及中专生本...  相似文献   

20.
归纳推理是对同类事物的一些情形作若干次观察、实验之后,在一系列结果中获得这类事物的共同性质的结论。而类比推理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若干相同或相似点之后,推测在其它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结论。类比推理可使我们对甲类事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