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就业率、离职率、收入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5 个指标,建构了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并应用对陕西省53 所高校41702 名2017 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数据,计算了陕西高校190个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指数,进而根据该指数对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总体水平有待提高,且不同本科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率、收入水平、专业匹配度、就业满意度、离职率等方面的差异明显,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不充分、不平衡的特征显著。依据陕西高校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的测度结果,筛选了若干应该鼓励发展或限制发展的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人事局日前公布了《2003、2004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报告》。这份在 全国各大城市率先推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数报告,以湖北省毕办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数 据库为基础,选取了所在地在武汉的21所普通高校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数据为样本,专 业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3个专业大类进行统计分析。这些对政府调整就业政策、高校设置 专业、高考生填报志愿等均具指导意义,以下刊登的是该报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校在校学生的数量逐渐增长,就业难的问题愈来愈激烈。过去对大学生就业方向的研讨主要集中在设置专业、就业辅导、公共服务、就业范围等层面上,但是把大学生人力资源和就业结合在一起来研讨的并不多。大学生是社会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与祖国的繁荣。因此,主要对基于人力资源理论的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需要全面准确了解和监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做到这一点,需要构建一套全面并具有代表性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以就业质量指数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和预警系统的重要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由4大维度、10项指标组成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了毕业生专业就业质量评价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现有招生就业模式的主要问题和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内涵,从模式的理念、架构和机制策略等方面构建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模式,试图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点,构建社会需求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体系,以招生促培养、培养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缩小社会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差距,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艺术类专业女生存在着就业面相对狭窄,专业对口比较困难,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主要有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学校专业结构与课程、社会用人环境等原因。只有通过建立以市场为需求的艺术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建立就业信息网络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艺术类专业女生的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口,其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如何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成为当前各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任务。本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专业为例,通过分析2017-2021年5年间的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总结学生就业特点,探索聚焦学生行业就业能力提升、聚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聚焦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三聚焦”地质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广东省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质量低、就业稳定性差等各种就业问题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改进的现状出发,提出职业指导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就广东省高校如何构建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本科人才职业指导模式提出了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通过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学校、院系等三级评估体制,从社会就业环境、高校大学生就业组织工作、高校办学质量、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毕业生自身状况和就业心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评估体系,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的,结合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从就业制度、就业市场、信息网络、就业心态、专业设置、学生质量、诚信教育等方面形成预警机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不公平、就业不诚信等现实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办法,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高校合理办学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2020年中国知网CSSCI数据库中收录的495篇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领域已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现存问题、就业质量的评价、就业政策等方面,但研究成果比较分散,...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办学质量、专业设置、就业观念、就业制度、体系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搭建产学平台;完善就业准入制度等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对西安理工大学2008届本科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为依据,分析了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和主要原因,从社会应创造平等就业环境,高校应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就业指导,女大学生自己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全稳定,妥善解决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基于统计模型预测,给出2018年高校就业形势的统计预测。基于对招聘单位的问卷调查,计算平均招聘计划人数增长率和招聘难度预期指数。基于对高校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的问卷调查,获得就业供应方一线专业人员的判断和预期。从而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提供量化依据,引导高校就业管理部门早做工作安排,引导社会和经济主体形成合理预期。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人才,因此,采取合适的公共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人才缺乏的"双赢"路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三个主要渠道是政府和准政府岗位、市场化岗位、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注是国家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产出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对云南省不同办学层次、不同地域5所高校2019-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发现,近几年云南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存在就业行业分布比较集中、劳动力市场供求“冷热不均”,就业心态趋于“求稳”,体制内就业竞争激烈,自主创业比例不高、多集中在创业门槛相对不高的行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等趋势。本文依据“三螺旋”理论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讨加强高校、政府、用人单位三者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协同发力的举措,提升毕业生适应多元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能力,以此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各校不仅在过去充分强调就业质量与招生、专业调整的互动,还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大就业质量对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的指导作用。目前,中国多所高校已将就业质量列入招生安排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据4月10日新华网报道)大学生就业持续困难,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市场需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考生和家长已不仅仅满足于上好.学校,对专业的选择也更慎重。专业关系着学生的就业方向甚至终身的就业质量。而高考填报志愿的不确定性又给锁定专业和职业倾向的考生们出了一道大难题,是否服从专业调剂让人两难:不服从,担心被退档;服从,又担心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因此,了解高校历年的录取数据,尤其是各个专业的录取情况就成为考生的亟需。  相似文献   

18.
理工科高校毕业生作为地区经济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就业行业分布影响地区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文章根据中部某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在理工科毕业生就业行业的分析基础上,通过构造专业—行业匹配度指标和专业—行业匹配度矩阵,对高校理工科专业行业匹配度及其产业异质性进行评价。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运用专业—行业匹配度矩阵找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双高适配区”和“失配引导区”的理工科专业,探究匹配度对行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从行业匹配视角为我国高校理工科专业设置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突出问题是结构性失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如此.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新专业设置缺少系统、科学的论证,专业开设趋同化、盲目性和无序性,专业整改因惰性作怪不能及时到位等.以就业为视角来看目前地方高校专业设置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完善高校专业设置结构,建立健全专业质量的评估、退出机制,改进专业建设措施等,以促进地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关于高校危机教育的研究,国外主要集中在危机教育专业开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教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危机情境下的教育援助及教育重建等方面;国内研究则集中于高校危机教育的内容、意义、现状、对策等方面.学界关于高校危机教育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方法略显单薄、实践层面的危机能力教育研究有待深入、网络环境下的危机教育研究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