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张红红 《大观周刊》2011,(18):153-153
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治理改革正进入关键阶段.其他银行的改革也将提上日程。国有商业银行究竟改革成一个什么样的银行。改革的路径和方向是什么?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哪里?改革的速度和节奏如何把握?围绕这些问题.理论和实务界都曾展开过热烈讨论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
曹继东 《出版科学》2016,24(3):24-27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出版战略,研究融合发展模式是为全面深化中国出版改革探寻改革路径,重点探析中国出版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全媒体融合范型、融合出版范型、关系出版范型,以期从技术视角探讨融合发展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陈天赐 《今传媒》2016,(1):93-9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以《广州日报》历届亚运会报道为内容分析文本,从中国新闻的改革发展视角来探寻其引导的嬗变路径.结果显示:《广州日报 》 亚运会报道导向沿着"锦标体育"——"生活体育"的路径发展,与中国新闻改革的路径和体育发展的轨迹相符,折射出中国体育和中国新闻业改革发展的节奏和变迁,并对《广州日报》日后的亚运会新闻报道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具体勾画并分析195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教育改革举措,从而表明,这些举措有着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即为了探索如何构建适应新中国新闻教育的模式和路径.就探索本身看,显然是因应当时整个中国情势,但就其改革举措本身,明显带有复旦的特色,与当时担任系主任的王中有着极大的关系.复旦新闻系1956年的改革,既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历史缩影,同时也为中国新闻教育后续的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成长路径 中国都市类报纸普遍崛起兴盛,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轫的报业现象,历经一个十年,蔚为规模.甚而被称许是继省委机关报、晚报及中心城市报之后带领中国报业改革生长的第三波主力.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之作。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四十余位经济学大家重新检视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详细回顾和梳理40年的成就、经验和教训,系统阐述了为什么改革开放被称为“伟大觉醒”“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和“必由之路”,进而从市场化改革、发展与转型、三农及城市化、行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对外开放、专项改革等方面,深刻剖析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对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作了系统研究,为即将开启的新的改革探索积累更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探讨下一个时期的改革之路。本文选编自该书序言。  相似文献   

7.
三中全会为中国农村未来改革设计了一条清晰的路径,这个路径的终点,就是用城乡同权的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在此次改革设计中,尤以农地制度的改革最为关键:三中全会一是明确了农地承包权白此“长久不变”,二是“把政府强制性的征地权限于公共利益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无疑将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上留下标志性印记。经历了26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又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和巨大的社会压力,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和完善原有的发展模式,如何规划下一步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的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广电经过长时间的改革.突破了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限性.在节目创新.体制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结合我们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探讨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广播电视媒体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要突破的瓶颈以及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术期刊改革研究的进路与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学术期刊改革的研究,围绕要不要专业化、能不能企业化、可不可以特色化等问题,学术界和期刊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虽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结论,但为学术期刊是转企还是转型提供了一个方向性选择.改革学术期刊,宏观来看根本路径在于改革束缚和制约学术期刊发展的体制,中观来看关键路径在于谋求学术期刊的发展转型,微观来看有效路径在于改革学术期刊的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六盘水日报社,处在中国三级党报格局的“末梢”地位,其改革发展路径,只是全国报业改革中的一个个案。1994年,六盘水日报社仅有1份4开4版周4报,市财政拨款67万元,广告收入20万元,发行收入18万元,而整个办报支出需要150万元。改革的冲动,来自于在现实上要改变经费拮据的困境;在意识上不甘于落后,不惧怕挑战;在视野上坚信改革顺乎潮流,不改革,是死路,早改革,早主动。  相似文献   

12.
媒体扫描     
推进广播电视集团化改革的必要路径 蔡尚伟撰文说,当前,集团化是中国广播电视改革的一个重要步骤、一个焦点问题。组建广播电视集团的必要性是十分明显的:这是当前发展壮大民族媒体,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急迫需要。今天的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已无可选择地与世界传播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了。我们的发展道路和方式,必须适应国际传播的大趋势。集团化就是国际传播界的大趋势之一。 与世界媒体发展的潮流相比,与国内报业集团的发展相比,我国的广播电视集团改革推进缓慢,要加快推进广播电视集团改革,就应当大力加强自上而下的领导,这是当前组建…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的经典论断。这个论断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曾被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反复印证。其实,理论的重要性,理论思维的重要性,对一个民族如此,对一种事业、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人也是如此。广播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对继续探寻改革路径的迫切需求,催生了大家对阶段性改革成果做出梳理和思考的强烈愿望,于是,撰写论文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广播界同仁的主动选择。大家的这种努力的确成绩斐然,新中国广播事业发展65年来,我们对广播的认识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深刻  相似文献   

14.
体制与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呼声一直非常强劲。到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结构和模式已经实现了基本的转型。纵观中国电影体制的改革史,可以发现,改革的路径遵循了与中国经济其他领域相同的思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以往建立在高度集中的社会组织与管理下的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体系,逐渐转化为与外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路径依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科学地分析中国传播学近30年的演进历程?采取什么样的研究视角才能真正寻找和触摸到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困局与未来发展路径?这是当前摆在传播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中国传播学发展研究作为主要讨论对象,认为中国传播学发展研究中部分问题或困境的周期性重复出现表明中国传播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的制度性障碍,如何走出路径依赖远没有简单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中央五年事业单位改革路线图应时而生,这将对下一步中国广电业改革起到重要的宏观性、纲领性、指导性作用.古语说得好:“善弈者谋势,强者造势,智者借势.”传媒产业化改革提出已逾二十五年,至今何为事业单位还莫衷一是,以至于以往的广电体制改革,往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当下还高悬中国广电传媒改革出现回调的体制性难题.在决定中国广电产业化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有必要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改革路径的是是非非,重新进行战略思考并加以甄别与调整:进一步廓清产事分离、制播分离、整体转制在理念认识、操作层次以及路径选择上的模糊性——方向远比细节与速度来得重要,这样才能更清醒、更科学地把握产业化改革的突破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写在前面     
中央五年事业单位改革路线图应时而生,这将对下一步中国广电业改革起到重要的宏观性、纲领性、指导性作用.朱剑飞、秦空万里的《事业单位改革路线图对中国广电业的昭示》认为,在决定中国广电产业化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有必要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改革路径的是是非非,重新进行战略思考并加以甄别与调整.进一步廓清产事分离、制播分离、整体转制在理念认识、操作层次以及路径选择上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新闻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闻改革与释放、二十一世纪初的民生新闻的激荡与喧嚣,在理念磋撞与技术发展的当下,必将面临一个新的转型和升级.本文从电视民调新闻的角度观察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媒体的新闻发展路径,探讨电视新闻引入民意调查对其新闻价值、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任陇婵 《视听界》2014,(4):30-35
本文以在中国广电改革与发展史上极具样本意义的上海广电的三次改革为例,分析对比上海文广三次改革的背景、动作与难点。从2001年“大文广”、2009年“大总台”到2014年“新文广”,上海文广的改革路径清晰地呈现出中国广电改革发展的轨迹:每一轮改革都是一次“破茧成蝶”,也是一次新的“作茧自缚”,留待下一轮改革“脱蛹破茧”,是一种渐进性、螺旋式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05,(5):1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性改革终于结成"正果",这对于中国传媒业乃至关心中国传媒改革的海内外人士来说,不啻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利好消息.它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改革继北青传媒股份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后,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它同时还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系统性改革在"出人意料"地稳步推进!一方面,政策和体制创新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弹性"和相当广阔的空间;而另一方面,从相反的视角也蕴涵了更加刚性的改革路径.我们在为它欢呼的同时,还要保持应有的冷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