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课堂"是尊重学生生命本性,激活学生学习潜能,助推学生迸发活力和智慧的课堂。构建"和谐课堂"的五个原则是: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氛围;运用交流与互动的策略;激发爱与被爱的感受;提升学习的乐趣和参与的热情;奠定成长与成才的基石。构建"和谐课堂"的五个方向是:由应试教学向能力培养转变;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发现转变;由灌输向引导转变;由"失败"向"成功"转变;由"偏爱"向"泛爱"转变。  相似文献   

2.
文化课堂就是将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结合学科教学而创设的感染、浸润、激励学生的特定环境和活动方式,具有高效性、生命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广场路小学在文化课堂的建设过程中,构建出"尚真"学堂的"14335"教学原则体系、"三维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策略,让课堂成为学校的文化落脚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漠视生命存在的价值,学生感受不到课堂学习的快乐,教师也感受不到职业生命的幸福,师生在课堂中缺乏生命激情的碰撞。源于这样的思考和探索,笔者所在的学校努力打造思品生命化课堂"3S"模式,让课堂洒满幸福的阳光。"3S"模式中的"3"是指课堂三个最基本的教学环节:设境生情,激扬生命:自主探究,感悟生命;反思交流,提升生命。"S"是师、生、生命化三个词语的首字母,体现的是生命化课堂尊重生命、师生和谐幸福的理  相似文献   

4.
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理想境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营造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活化教材,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心,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乐园,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职语文课堂存在"唯权威式"、"机械重复"、"无视学生"、"春蚕蜡炬"的"生命不在场"教学现象。呼唤教师"生命在场"的中职语文课堂的声音越来越强烈。独立思考,构建主体课堂;"教学做合一",构建灵动课堂;以学定教,构建温暖课堂;教师第一,构建成长课堂等是形成体现教师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呈现教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生命在场"课堂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马宝雄 《文教资料》2012,(17):183-184
情感教育替代传统教学已成为主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在这一大前提下,新课程理念下政治"生命"课堂的构建也成为老师们探讨的问题。本文比较新旧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指出要建立起新课程下政治的"生命"课堂,使课堂有生机,学习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美术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术教学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营造一种参与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友爱"营造氛围,用"微笑"愉悦心境,融入"生活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索,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本真事业。中学思品生态"三生"课堂要以"生命态"大教育观为旨归,关注学生生命在场现实诉求,重构自然之教"三生"本真模本,浸润"三生"课堂生活旅程,拓展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将"三生"体验融入教学全过程,注重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着力探寻生态课堂管评动态平衡点,使"三生"教学充满无限和谐的生命活力,以诠释当下素质教育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师生生命涌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要构建灵动的课堂,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有效利用教学各个环节,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0.
王涛 《湖北教育》2010,(4):49-49
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实现"教"与"学"的无缝对接,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  相似文献   

11.
心理课堂就是生本课堂,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课堂生命流动的主宰,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师生在其动态的活动中共同体验、感悟、成长、提升。每节心理课都是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课,推动着每个生命的自感自悟、成长发展。虽然心理课堂本身就是生本课堂,但是如何从"心"出发,构建有效的生本体验心理课堂,值得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思考,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建生本体验心理课堂:以学定教,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量"心"打造;营造安全轻松课堂心理氛围;掌握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技巧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强劲春风给中小学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过去机械的程式化课堂正逐渐被摒弃,一种新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生命课堂随之生成·课堂教学不再仅是教师的"预设",更多的是学生生命智慧的灵动和生成·灵活的"预设"缔造了"生成"的美丽;智慧、灵活的适时"生成",充分显示出"预设"的灵活·智慧的数学课堂呼唤着教师备课的机动和上课的灵活,呼唤着让"预设"在"生成"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文化课堂就是将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结合学科教学而创设的感染、浸润、激励学生的特定环境和活动方式,具有高效性、生命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广场路小学在文化课堂的建设过程中,构建出“尚真”学堂的“14335”教学原则体系、“三维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策略,让课堂成为学校的文化落脚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教师在"还"字上下了不少工夫,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努力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则在此氛围中显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非凡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反思当下学校课改的得失,从编写"课堂学习单"入手,确定课堂学生"学"的内容;从"以生定教"为立足点,形成"预习-互学-问学-用学"为特征的课堂"学"的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营造课堂"学"的民主氛围等措施,构建了充满活力的课堂形态,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金水区纬四路小学近年来围绕"让每个生命都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和谐校园建设为重点,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构建师生和谐共生的课堂为主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如我校校歌中唱的:"日出东方,升起每天希望;书声琅琅,描绘着我们心中的梦想……"优化管理营造宽松育人氛围基于"教师是带好的"这一管理理念,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少说多做,少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历史课堂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学课堂”,是一种“死的默写课堂”。缺乏创新意识,效率低下。本文依靠建构主义理论,浅析历史“生命”课堂的特点,阐述历史“生命”课堂构建的途径,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历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成为一种“有生命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立足"生长"的课堂蕴含着生本、生命、生成、生活、生态等元素,致力于创设以人为本、基于生活和和谐共生的教学场域,使儿童的生长呈现出勃发向上的生命姿态。我们基于学校课堂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深入讨论生长课堂中"生长"内涵的五个方面及相互关系,总结提炼促进学生"生长"之道——"三一三"组块教学模型,并阐述这种模型的结构、内涵和四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构建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地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可巧用以下方法:游戏体验,身体力行,激发探究欲望,实现师生和谐互动;乡土文化入课堂,缩小思品课堂与学生心理距离;时政热点巧入课堂,赋予思品课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巧用"聊天法",营造民主课堂氛围,激活思品课堂,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  相似文献   

20.
针对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提出了三"点"成线促使别开"生"面的观点。"三点成线"是指创设课堂情趣,激活生命课堂;尊重学生人格,保障生命课堂;发展自我意识,落实生命课堂。同时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活动的场所,教师可以运用导语设计、文本对话、课堂朗读、外加的生活元素来激活生命课堂;创造平等和谐的氛围,放飞学生个性,给予学生自由,充分相信学生以保障生命课堂;在朗读中熏陶自我、在体验中调节自我、在争辩中实现自我,以落实生命课堂。唯有如此,语文课堂才能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