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价格听证制度与实践是听证制度在价格决策领域中的大胆运用,价格听证会的召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基本肯定,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伦理视角来解读价格听证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并就价格听证实践的伦理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价格听证会、行政纠纷听证会、重大决策听证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不断出现,听证一词已不再陌生,公安消防机构作为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当然也应遵守这一规定,笔者拟对听证制度在消防监督执法领域的应用做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听证会作为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在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的听证制度较为完善,这不仅仅体现于其行政听证程序的立法详细、具有可操作性,信息公开制度和听证主持人制度也是使听证会富有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本文紧扣美国相关立法,以美国环评听证会的实效性为出发点,全面探析美国环评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听证制度是我国公民利益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其对公民代表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听证制度容易陷入非透明化、不合理化、低效能的困境,因此本文从公民利益表达的视角,试图解决听证制度公民代表参与问题,并基于公民利益表达的内在功能,提出既符合听证制度公民代表参与本质,又符合公民利益表达目标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作为域外环境与公共决策领域普适性公众参与制度的公民陪审团制度,在其运行逻辑中,蕴含着抽选公民陪审员和遴选专家证人、专家证人小组接受公民陪审员的询问等基本程序。公民陪审团兴起的制度背景在于社会理性对技术理性的纠偏与协调,以及代议制民主向协商民主的转变趋向。从中可以得出的启示在于,自上而下地推动实现公众与政府的有效协作和互信,以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方式相互印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以随机抽选的方式保证参与者的代表性,以交互性的质询和讨论方式保证参与质量,充分的程序和制度保障保证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听证制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对于促进公共政策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平等参与,保证政府公开、公平、公正的行使公共权力,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文 《科教文汇》2008,(16):139-140
公共决策是政府管理的核心与关键环节,公众政治参与公共决策有助于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以及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唤醒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愿望。在公共决策中,公众日益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过程,并寻求各种途径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动力与阻力是并存的,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动力大于阻力。由此,探讨我国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法律角度对政府行政决策听证的概念进行界定,阐明其对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意义,指出了当前我国在施行这一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听证制度是近十年来的一个新生事物,其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促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的有效途径。该制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听证代表选择不够透明、民主,缺乏有效性;听证代表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得不到有力的保护;现行的听证制度笼统性、宏观性较强,可操作性不够,制度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出路: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其二,扩大公众参与,加强媒体监督;其三,保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其四,大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蔡正平 《科教文汇》2009,(3):212-212
听证制度是近十年来的一个新生事物,其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促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的有效途径。该制度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听证代表选择不够透明、民主,缺乏有效性;听证代表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得不到有力的保护;现行的听证制度笼统性、宏观性较强,可操作性不够,制度不健全。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出路:科学合理地遴选听证代表;其二,扩大公众参与,加强媒体监督;其三,保护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其四,大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一、电子治理视野中的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国家能力既是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又是政治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国家能力与政治发展是一种正比的互动关系。电子治理模式的出现,在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之问建立起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向公民提供服务,公民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对政府提出批评建议,参与政府的公共决策,参与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电子治理模式的出现,为公民平等的参与公共管理提供了平台。人们只需坐在计算机前便可以和政府实行对话.政府可以根据公民的要求及时地做出反应,一切事情在技术的支撑下都变哿那么简便易行。可以说,电子治理模式与政治发展已经密切相关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还处于成熟发展的时期,它在适用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令人疑惑其存在合理性的问题,本文深入探析行政决策听证制度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发掘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群众路线的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中,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生活、参与治理、对那些关系他们生活质量的政策施加影响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浅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信息引导”、“提供服务”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希望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参与公共决策和享受服务;政府部门之间也迫切需要依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立法开放政府信息也是民主政治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加入WTO、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打破政府信息部门所有的局面,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和规范政府信息的开放,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信息交流机制,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现代民主的两大构成要素是公开和参与。公开是参与的前提是基础,没有政府信息的公开,公民的参与权就是雾中花,水中月;若没有公民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将形同虚设,无法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公民有效参与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同时,公民参与权的实现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通过协商民主鼓励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可以增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效果,建立劳资共赢的工资协商制度,增强各级党政组织公信力,减少恶性群体事件发生,对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电子民主代表了未来民主发展的新方向,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学术界围绕着电子民主与直接民主、公民政治参与、公共领域、社会资本等问题进行了较多的阐述与探索。发展电子政府、电子政党,开展网络选举与电子投票,以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民意表达和政治动员则是电子民主的主要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论电子政府建设对中国政府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德平 《中国软科学》2002,(4):66-70,85
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相继提出适应了信息化时代中国政府职能和权限的改革与变动,是以后者作出的适时合理定位。而“电子政府”的创建与推动,则为中国政府权能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设备与技术路径支持。这为政府职能、政府运行方式的变革与改进,为政府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空间,是中国现阶段政府改革的又一新取向。是时,电子政府提供了真实、公开的政府信息环境,促进了公民大规模和高规模和高强度的政治参与,使公民的参与水平产生质和量的改变,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民主、自由的公民社会里,治理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换句话说,治权的主体除了政府外,还应有其他社会主体的参与,在救灾这一重大的社会治理系统中,更应如此。在减灾救灾过程中,建立政府与民间组织等社会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商制度,目的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听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的推进中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尝试从立法型听证的公众、信息、主持人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给出建议,以期对立法型听证在我国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