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说要变“教”为“学”.教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就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时代的发展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更要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法指导。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自己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指导学生科学记忆,提高记忆的品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发展学生智力”四方面,浅谈了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具体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处在知识急剧增长、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的“知识爆炸”时代,这决定了现代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知识功底,更需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学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教师,不仅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国外一些未来学认为:未来的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和学了知识不会运用的人.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与鱼”,这也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的的根本出路.高职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需要的是独立工作能力,这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因此,在日常的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语,加强学生语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要教会学生独立学习语,培养学生的语自学能力,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在中学时代教师就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并不断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的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不断更新和充满竞争的当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来加强自己。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课程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总结了笔者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四段式”自学指导教学法的经验与体会。四川省广元市铁通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改的重要课题。自学能力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需要通过后天不断的学习。然后语文自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形成,需要教师通过有效途径进行持之以恒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学生在收获新知的同时积累更多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学能力,为打开知识宝库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成为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当今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这是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必要性的最有力的诠释,而且也不断地激励着教育工作者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实,自学能力就是一个人独立学习并获取知识的能力,甚至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竞争更加激烈的 21世纪,应该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而自学能力,则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 1〗近年来,我们围绕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开展学习指导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教学重在“传授知识”变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重在能力培养的论断。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强调:“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张俊 《现代语文》2014,(10):69-70
叶圣陶先生一生的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教师教,自己能阅读。”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方式。这就是说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盲校的语文教学受实际情况限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较少,所以更需要学生掌握自学能力。“未来的文盲,不再可能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时代的发展赋予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更要培养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法指导。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自己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指导学生科学记忆,提高记忆的品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发展学生智力"四方面,浅谈了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具体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需要新型的多方面高素质人才,面对时代挑战,要培养跨世纪接班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自学能力培养不仅是满足学生在校学习需要,而是使学生毕业时,不仅带走高分,更重要的是带走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渴求知识的火种,并使它终身不熄地燃烧下去,为学生将来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就初中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谈几点自己的体会。自学能力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对刚接受化学启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研究问题和解决向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就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自学能力的培养谈两点建议。一、充分利用物理课本培养自学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会”所教的知识,而是在于要教会学生“会学”,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更多的,甚至是教师不曾教过的知识。做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把课教好,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学生要掌握学法,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学法指导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离不开教师,而另一方面则离不开阅读教学这一主要形式。换句话说,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通过大量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8.
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成为能运用学习方法。去主动地获取需要的知识,会学、善学的人,而不是只被动接受知识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迅速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能力。有学者调查表明 :人的一生所运用的知识总量 ,从幼儿园到研究生 ,通过学校获得的知识仅占 2 5 %左右。这意味着 ,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大部分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取得 ,其中最主要的是自主学习。因此 ,在学校教育中 ,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者、探索者和发现者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十分重要。1 以疑激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之在学的过程中始终有一兴奋中心。…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的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自学能力正是这一能力的基础.而培养自学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作为高中老师,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变成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