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电视戏曲栏目,如河南台的《梨园春》、陕西台的《秦之声》、安徽台的《相约花戏楼》、山西台的《走进大戏台》等,成功地完成了电视与戏曲的对接和碰撞,使戏曲这一备受冷落的文艺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栏目经过不断地改版和调整,积极地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节目样式,成为收视率较高、观众喜爱的名牌栏目;有的栏目经营运作成功,更是形成了品牌效应。《梨园春》激活了河南戏曲市场,推动了地方戏曲的传播,被学界称为“梨园春现象”;《秦之声》亦使秦腔这种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被称为“秦之声现象”。这些戏曲栏目…  相似文献   

2.
河南电视台的戏曲栏目《梨园春》自1999年初改版以来,逐渐成为河南卫视“火”起来的名牌栏目。1999年10月27日,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厅共同举办了《梨园春》研讨会,专家、艺术家和新闻工作者及一些领导同志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指出不足,希望把《梨园春》办成全国省级电视台中的名牌栏目。《梨园春》栏目之所以在全国独树一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突出地方特色,创办精品栏目 电视原本就是综合的艺术,它要追求最大可能的观众收视率。面对喜好鲜明的观众群,如果没有吸引人的节目,便无法抵挡有更…  相似文献   

3.
《梨园春》:同样专注异样精彩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的《梨园春》,在全国戏曲栏目中可谓一朵奇葩,更是河南电视台文艺宣传的一面金字招牌。从主管领导到栏目组的全体人员,深知“打天下易,守天下难”的道理,因此,大家没有守着耀眼的荣誉不思进取,而是着力挖掘我省戏曲文化的深厚积淀,力求推陈出新,以增强现代意识为中心,通过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精彩来打动观众、吸引观众、报答观众。2003年6月22日到8月10日,《梨园春》栏目联合河南省豫剧一团、省京剧院、省曲剧团、省越调团等八家专业剧团,精心推出了八台专场晚会。八家专业剧团在同一个…  相似文献   

4.
《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于1994年10月创办的一档全国性的戏曲电视综艺节目,以宣扬戏曲文化为目的,深深地植根于中原这片有着浓厚戏曲文化的土地上。《梨园春》栏目创办已近20年,深受广大戏迷观众的喜爱。然而在新媒体背景下,《梨园春》栏目已呈现出疲惫无力之势。一方面,其忠实的受众群体面临老化状况,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电视运营。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下,各类电视综艺节目借新媒体之东风,吸引眼球,迅速提升收视率,对《梨园春》的年轻观众进行分流。本文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探析新媒体背景下《梨园春》生存发展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王伟 《新闻爱好者》2010,(4):160-161
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梨园春》坚持电视文艺为群众的宗旨,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关注现实民生、发扬“大公益”精神,大胆地“走出去”,完成了栏目的品牌拓展和升级,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河南电视台创办的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从去年5月改版至今,由一个不被瞩目的戏曲栏目,一跃而成为全国普遍看好的戏曲类主打栏目。不仅中原人爱看《梨园春》,陕、晋、冀、鲁、皖人爱看《梨园春》,新疆、甘肃、四川等省份的人也爱看《梨园春》,在河南及全国的不少地方,出现了“满城争说《梨园春》”的现象。 《梨园春》火了,火得让人始料不及,火得让众多戏迷观众每周日晚锁定河南卫视。这种现象,先是引起河南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在省内召开专家座谈会,探讨《梨园春》现象;继而引起国家广电总局和广电学会领导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6):I0003-I0003,I0002
河南电视台品牌栏目《梨园春》,一个以电视为载体的当代戏曲传播平台,一个用12年辛勤耕耘锻造的优秀文艺栏目。380期节目的成功直播,1000名平民戏迷擂主明明的璀璨诞生,10万群众的直接参与,3亿观众的收视期待……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底,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推出了“擂响中国”系列活动之“专业演员擂台展演”,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更引起了众多戏曲从业人员的关注。《梨园春》的“立足自身、发展戏曲”的核心理念激发了这个栏目的创办。作为该活动的主要执行导演,在策划、  相似文献   

9.
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在戏曲行业饱受现代传媒和其他娱乐方式冲击的今天,一档以传统戏曲为主要内容的电视栏目风风雨雨经历了十年,由稚嫩逐渐成熟继而走向辉煌。《梨园春》成功的重要原因一是将传统戏曲和现代传媒——电视联姻,使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喜爱的戏曲节目。二是定位准确。栏目制作者深知河南是戏曲大省,戏曲底蕴深厚,是开办戏曲栏目的牢固基础。三是走平民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梨园春》风风雨雨走过了十年的路程,有失败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酸辣苦甜,样样俱全,感慨万千。1994年,在戏曲处于低迷的背景下,河南电视台的领导决心创办《梨园春》这样一个戏曲栏目,这种做法首先就是一个创举,这个创举成就了一个奇迹。1999年,《梨园春》改版后,由于增设了观众参与的环节———戏迷擂台赛,提高了节目的竞争力和群众的参与性,使栏目很快在全社会产生轰动效应。2004年,《梨园春》坚持创新原则,在固有节目框架的基础上,又对栏目进行了调整,注重了形式上包装,使节目样式在保持河南本土特色的同时,向“更新、更美”这一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作为《梨园春》节目的主持人,我们代表着栏目的形象,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观众。如今随着栏目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观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作为主持人,站在栏目和观众之间,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观众的鼓励、支持和掌声,也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 人们常说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脸面”,就主持人形象的定位,我们也走了一条“返朴归真”的道路。考虑到梨园春是戏曲栏目,而戏曲又是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于是,我们的形象定位汇成了“东方长者”和“东方娃娃”,无论发型还是服装都极具民族特色。一年下来,我们受益匪浅,可是我…  相似文献   

12.
汤娟 《传媒》2016,(7):66-67
《舞蹈世界》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一档以舞蹈为主要内容,集经典艺术展示于一体的电视文艺栏目.该栏目开办于1999年,为舞蹈和电视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是舞蹈在电视屏幕上得以展示的重要窗口.《舞蹈世界》栏目创立的三个子品牌——“舞蹈全民星” “五彩缤纷夏令营”“青春梦想季”,开播以来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进一步拉近了观众和舞蹈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3.
《梨园春》的品牌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愈红 《视听界》2008,(1):35-37
经过13年的精心培育,《梨园春》已成为河南电视乃至全国电视的一个品牌栏目,《梨园春》发展史或者说是成长经验成为业内同行关注的问题。一个电视戏曲栏目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它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策略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声屏漫议     
《声屏世界》2016,(11):71-72
学学梨园春的“不创新毋宁死”
  □耿银平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要求,让我想到了善于创新的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该节目招徕全国各地戏剧选手,公开打擂,观众和专家参与评分。选手唱得有激情,观众打分打得有水准。几年来,这个栏目收到国内外观众来信百万余封,拨打热线电话的观众90万余次,报名参赛打擂的戏迷5万多人,相继推出500多位擂主。它已成为中国电视界戏曲栏目的第一品牌,2000年至今平均收视率保持在18.6%,最高达35.7%,囊括“星光奖”“金鹰奖”“兰花奖”等国家级电视大奖。  相似文献   

15.
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开办5年来,受到了观众的好评,特别是去年5月份改版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形成了“梨园热线”。《梨园春》集名家名段、戏迷擂台赛、浓郁地方色彩的文艺节目为一体,吸引了广大戏迷观众,其收视率之高,参与之广,热情之浓,评价之好,刷新了河南电视台文艺节目的历史记录。 一个节目“火”了,主持人也会备受注目。《快乐大本营》中李湘、何炅青春一派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梨园春》中较引观众注目的就是节目中一老一少两位主持人:倪宝铎、庞晓戈。有戏迷说:“倪老师说得很好听,晓戈笑得很…  相似文献   

16.
由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电视戏曲兰花奖颁奖晚会在河南电视台的1500平米演播大厅落下帷幕。这是一次聚会,也是一个节日,更是对于电视戏曲这个伴随新中国电视文艺成长的老牌行业的一场新时代的检阅,如何让这台晚会既满足普通观众的欣赏需求,又能在业内凸显其独特的艺术个性,是我们一直追求和探索的方向。本文将该晚会的一些创作体会做出梳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2001年2月,陕西电视台的戏曲栏目《秦之声》获得第14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的“优秀栏目奖”,这是《秦之声》第四次获此殊荣,这在陕西及西北五省区各电视台文艺栏目中尚属首次,为陕西秦腔界和文艺界争了光。当然,更为陕西电视文艺争了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也随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由于受地域、经济、文化和生活习性等原因的限制,对于生活在内陆地区的河南人来说,每天的业余休闲方式仍以看电视为主。《梨园春》自1999年改版之后,就一直保持较为理想的收视率,成为地方电视台坚持地方特色的一个成功典范,也成为一种被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现象。下面,本文将对《梨园春》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1.观众的广泛参与据《梨园春》栏目的统计,目前大约收到观众来信50余万封。登陆河南…  相似文献   

19.
张磊 《传媒》2014,(15)
正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保持活力的秘诀在于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拓展产业链条。河南电视台曾先后创办了戏曲擂台栏目《梨园春》、武术竞技栏目《武林风》等有着厚重文化韵味和河南元素的电视文化栏目,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土电视媒体的结合创新之路。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河南电视台坚守"文化中国"定位,从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中寻找动力,从开发新内容上谋求发展机遇,以开放办台和内部革新战略,对电视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第十三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日前在北京揭晓,陕西电视台《秦之声》又一次获得“星光奖”──优秀栏目奖,实现了三连冠。在当前荧屏游戏节目过多的背景下,《秦之声》以其节目的严肃性和高质量征服了在京专家及电视观众,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享此殊荣的文艺栏目。由陕西电视台录制的《西部大联欢》──西部电视集团’ 99元旦职工文艺晚会,荣获综艺类二等奖;《九十九个春天》──陕西电视台’99春节文艺晚会荣获综艺类三等奖。 本届“星光奖”颁奖活动将于2000年新年之初举行。陕西电视台栏目、节目又获“星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