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茵 《甘肃教育》2008,(4):27-27
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2.
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3.
浅谈期望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二中谷运艳期望教育就是教育者给受教育者确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以此不断地鼓励和暗示受教育者,使其增强自信心并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在哲学上体现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来实...  相似文献   

4.
激励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激励教育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育激励理论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教育激励 ,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 ,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激励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 ,主要是教育者 ,有时是学生家长 ,有时是教育组织机构。教育激励的客体 (对象 )是受教育者 ,即学生。教育激励的目的 ,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 ,积极上进 ;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本文拟对教育激励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一、教育激励的模式教育激励是激发学生的动机 ,调动其积极性 ,使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正确行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活…  相似文献   

6.
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教师不断对学生树立信心和给予期望,不断鼓励和表扬。教师期望效应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实施一种爱的教育、人性化教育以及对其设置更高的期望目标,使他们的成绩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教师不断对学生树立信心和给予期望.不断鼓励和表扬.教师期望效应实质就是对受教育者实施一种爱的教育、人性化教育以及对其设置更高的期望目标.使他们的成绩沿着教师期望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不可忽视的家长教育期望吴国印教育期望,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某方面的前途的希望和期待。恰如其分的希望和要求,可以促成受教育者强烈的成就动机,从而影响整个学习状况和人生态度,取得良好的期望效应。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比较注重学校的教育期望,而忽略了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9.
激励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教育的主体是教育工作者,激励教育的客体(对象)是受教育者,即学生。激励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做人和做学问,积极上进;有时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使其按激励者所期望的轨道和方向前进。一、尊重学生,爱心引领在影响激励教育成效的因素中,首要的并不是激励技巧的高低、激励方法的多少,而是对学生爱的真切与否,或者说是否真正发自内心地、科学地把被激励者作为鲜活的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教学是教育者和有客观存在教育者双边活动的过程。德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方法、途径,使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处于主体地位,其思想的形成、变化、发展,最终通过自身内在的思想矛盾与斗争,把各种外在的教育和影响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  相似文献   

11.
一、因材施教的含义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施加教育影响,使受教育者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材施教的思想在我国由来以久。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先行者。宋代的理学家朱熹曾将其概括为...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学作为一种行为动作较多的特殊学科,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本文提出了将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努力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对政治教师提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1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  相似文献   

15.
一、德育过程概述一般而言,我国学校德育是指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德育过程即  相似文献   

16.
陈军  张娟 《江西教育》2010,(3):34-35
目标化管理是指教育者设计出具体目标并组织实施,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的一种管理方法和手段。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隆(V.H.Vroom)的期望理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目标.这个目标反过来又对于激发人的动机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学生把某种教育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该目标所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也就越大。反之,如果期望的概率或目标价值太小,则目标的激发力量也小。  相似文献   

17.
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是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愿望,然而,如今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格局很难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的要求。溯其根源,优质教育资源固有的特征限制了教育政策所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柔性教育目的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教育目的观是一种客体论教育目的观,这种观点忽视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发展自我的主动要求.受教育者应是教育目的设定和达成的实践者.柔性教育目的观是与刚性教育目的观相对的,它的基本内涵是:教育目的的设定,应顾及受教育者自主发展的要求和需要,而不仅仅是社会的要求和成人的预设;教育目的不再是单一的终极目的,而应是一个多元分层的目标体系;教育目的实现,应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协调,是一个动态可变的目标达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德育理论中,德育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主动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理论、观点以及道德规范的教育活动,而受教育者能动地对这些教育内容进行判断、吸收和接纳。家庭作为一个和受教育者朝夕相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影响,以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它主要包含在矛盾冲突中定向引导的规律、迂回曲折中发展的规律和层次递进的规律等三大规律。只有在遵循其客观规律性的前提下,才能确定适当的目标和任务,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