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水 《垂钓》2005,5(11):21-24
玩钓鱼已经有年头了,我今年三十有二,爱上钓鱼却已有20余年。钓鱼这么多年来,我对手竿钓鱼始终情有独钟。从1993年开始,我接触到了悬坠钓法。而在此以前我一直用传统的立标和自己做的星标钓鱼,也曾经玩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个有着20多年钓龄的铁杆钓迷,前些年因为只知道钓鱼而不会做鱼,所以全家人对吃鱼的兴趣不大,也就造成了对我参加钓鱼活动不是那么支持。近几年来,我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学会了做几种鱼菜,家人和钓友们都反映不错。今“斗胆”献上“我的红烧鲤鱼块”,请大家也来尝尝:  相似文献   

3.
我的钓饵梦     
王忠保 《钓鱼》2004,(6):25-25
记得当年我刚刚拿起钓竿,跟着别人学钓鱼的时候,出发前问需要做哪些准备,带哪些东西,回答不外乎是:一根钓竿一把米,几条蚯蚓就可以。  相似文献   

4.
吴染 《垂钓》2006,6(9):67-67
天生喜水的我在上个世纪70年代做知青的时候就常常忙里偷闲,拿着竹竿到水边钓鱼,当然,那个时候钓鱼主要是为了解决肚皮之需。后来很多年没有握竿的机会,便逐渐淡忘了置身在自然中的那份安宁与清静。前年深秋,偶然应友人之邀,我们一行四人去了绵阳三台的鲁班水库。  相似文献   

5.
陈天开 《中国钓鱼》2018,(12):95-96
今年78岁了,一生喜欢钓鱼。我从七八岁时就开始学钓鱼,那时跟村里的一位老人叫覃美清学钓鱼,我叫他四伯父。平时他喜欢我乖灵小巧的,他一去钓鱼,就叫我跟他一块到河边。每次他都拿着两三支钓竿,他自己拿两支,分给我一支钓竿,让我跟着他学。那时钓鱼用的全部是蚯蚓(我们壮族地区叫蚜虫)作钓饵,而钓竿是用山上野生的小金竹来做的。  相似文献   

6.
我是钓鱼翁     
文子 《钓鱼》2005,(1):51-51
也许有人会认为钓鱼有什么好?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也许有人还会这样解读钓鱼,钓鱼只可当作一种休闲、消遣的手段,就像工作累了去散散步,去歌厅唱唱歌,去舞厅跳跳舞。虽然你说得对,但是你毕竟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和眼光来诠释钓鱼的。  相似文献   

7.
徐锐 《钓鱼》2007,(11X):69-69
我的养生秘诀是钓鱼。我是一个退休职工,已72岁。退休前体弱多病,食欲不好,退休后参加了钓鱼协会,学习钓鱼,由于参加钓鱼活动,饭量增加了,晚上能安睡,也不容易患伤风感冒了。我觉得垂钓的确能促健身,想跟老年朋友们聊一聊我的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秋心 《钓鱼》2005,(11):22-22
我初涉钓鱼不久,且年龄尚小,没有参加过任何钓赛,也没做过任何有关实心尾、空心尾和剩余浮力的实验。钓鱼的时间也很少,因而没有太多经验。在这里,斗胆就实心尾、空心尾和剩余浮力的有关问题和各位老师商榷。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相似文献   

9.
钓鱼是一项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的群众性活动。回顾我20多年的垂钓经历,体会不少,垂钓既健身心,又助工作。我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中国钓鱼》创刊以来,我是一个忠实的订阅者。每期收到  相似文献   

10.
去年5月26日,浙江省富阳市钓鱼协会组织会员到建德市安仁镇施家水库垂钓。此水库面积数百亩,多年来蓄水养鱼,是钓鱼的好去处。我是一位老钓鱼迷,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次垂钓活动。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一个钓鱼爱好者。25年前,我就患上了神经性头痛病,每逢极冷极热的气候,免不了复发几个小时以致长达一日乃至几日难以忍受的剧烈头痛症。加之神经衰弱,长期头痛,失眠。曾先后到过县城的几家医院诊断、治疗,做脑电图,扎过针灸,作过穴位注射,均无明显好转。 后来,我从《中国钓鱼》上得知钓鱼可以健脑,于是,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是解放军总参工兵部南京干休所开展钓鱼活动的第三年,也是空前活跃的一年。除未进所的老干部和9位遗孀外,全所共有36户,参加钓鱼的就有18户。自4月至11月,七个月时间,有组织的钓鱼活动18次,钓鱼700多斤,成绩显赫。不少老干部通过一年多的钓鱼活动增强了体质,现在是红光满面,黑脸铁汉,年轻一半,健康好看。 据笔者了解,南京近百个干休所,像总参工兵部干休所钓鱼活动开展得这么好还是少见的。为什么?原因颇多,但最关键的一  相似文献   

13.
我这个人喜欢钓鱼,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从十来岁扛着小竹竿蹦蹦跳跳地跟着父亲到小河边学钓鱼起到现在,我的钓鱼历史已有45年了。我又是一个钓鱼书籍的爱好者,《中国钓鱼》出刊不久我就订阅了。但那时收入很低,加上邮局服务质量太劣,一年6期总共才收到3期,妻一怒之下不让我订了。最近几年,我们这个地方连年干旱,河塘干涸,好多老钓点无鱼可钓,加上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去远钓,因此钓鱼的机会少了。钓不成鱼,对于一个老钓迷来说,其失落感真令人不好受,哪怕是接触一下跟钓鱼有关的事物也好哇。于是,我又迷上了《中国钓鱼》,从中享受钓鱼的乐趣。信不过邮局,我就到书报摊上买。这个城市买不齐,我就到那个城市去买。  相似文献   

14.
已是“四张儿”多的人了,自认为个人的兴趣还是蛮广泛的,读书、摄影、旅游、游泳、球类棋类等等,虽无深的造诣,可多少年一直未厌倦过。我给中国钓鱼协会主席肖鹏同志做秘书工作快4年了,但直至1年多前,钓鱼还未走入我的兴趣范围。那时,我看着钓鱼的人在水边一蹲半天,眼巴巴地盯着那个小小的浮漂,老  相似文献   

15.
王永洲 《钓鱼》2007,(3X):67-67
岳父是个离休干部,在职时,逢节假日总有人上门邀请他外出钓鱼,那时岳父工作忙,很少有时问去休闲娱乐,除非盛情难却,他才乐呵呵地带着渔具而去。每次回来,他也照样乐呵呵地冲我们说:“没想到,我不会钓鱼的人,今天居然钓得最多,钓鱼也有意思!”……如今,岳父退居二线,上门邀请他钓鱼的人寥若晨星。每到节假日,岳父总爱拿出鱼竿抚摸一会儿,尔后重重地叹一口气。我看在眼里,心里不是滋味,于是跟妻商量,决定礼拜天陪岳父钓鱼。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5,(9):40-40
让我们试着做撒饵吧 在浮钓中不可缺少的,除了挂饵以外,还有撒饵。这和船钓有所不同,因为是在一定的钓场钓鱼,无法立刻换标,所以必须把远处的鱼引过来。撒饵的主要作用是掩护挂饵,并且给鱼一种刺激,制作一个易于钓鱼的好环境。用鱼饵勺舀起饵食可直接撒到标的处。  相似文献   

17.
田中文 《垂钓》2006,6(5):22-22
我是1991年开始迷上钓鱼的,但那时只是偶尔玩玩,对于钓鱼的理论并不是很懂,只知道坠子的重量须把浮标完全压入水中。因此,那时根本谈不上灵钝,鱼获也就很少,十次有九次都是空军。看到别人上鱼,还认为是自己的饵不对,从来没有在钓法上想想。后来我买了很多钓鱼方面的书籍,通过学习我才了解一些钓鱼的理论知识,同时还知道有一种不同于传统钓的钓法——悬坠钓。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计生工作者,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邀上钓友南征北战去钓鱼。钓的多了就有了一些心得一些感触,时常写下来,整理整理寄出去。不想有两篇竟在《中国钓鱼》上发表了,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中国钓鱼》一直是我的好朋友,看到《中国钓鱼》开展的“关注环保,从我做起”的活  相似文献   

19.
甲申新年,金猴亮相,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钓鱼的春天。  相似文献   

20.
徐亮 《垂钓》2004,(12):63-63
我是一名业余的钓鱼爱好者,如果按年头来算也有个十五六年了,在钓鱼的技术上始终没有很大的提高,总是停留在传统的钓法上。自从阅读了《垂钓》,我开始接触“悬坠钓法”,终于创造了我个人的钓鱼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