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19):55-56
古诗词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打破时空距离,走进作品,走进诗人,去品悟古诗词。引导学生读出韵味,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趣味,带领学生进入其中的意境,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味。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只要是诗歌艺术的精品,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们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作品时,要通过语言的媒介,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作品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并通过联想再现作品中的审美意境,将学生带入图画般的意境中去,指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正确捕捉、领悟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引导学生以读传情,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内容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会文学作品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呢,一、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二、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三、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本编入了很多的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有的作品突出语言美,有的作品蕴含意境美,有的作品体现人物形象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去感受、去欣赏这些美,需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如何引领学生去发现美是一个关键。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的做法。一、通过自主阅读感受文字美翻开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处处都有美。我们教师要领着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去感受、去体验美的存在。面对隐藏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境和境界,是诗词作品里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是诗词作品永恒艺术魅力之所在。好诗离不开美的意境,引导学生突破语言、意象表层去体悟诗词的意境美,达到审美的深度,是诗词鉴赏教学中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9.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就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分析课文、理解句子含义、归纳主旨等内容上,应该逐步拓展到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悟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我以“审美”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以“思考”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视”中感受形象美,在“听”中感受音乐美,在“思”中感受意境美,引领学生在广阔的语文世界里,尽情地读、写、说、议、思、悟,让课文中的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意境美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0.
陈斌 《现代语文》2013,(11):59-61
教学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反复吟诵,涵咏咀嚼,仔细玩味,真正进入作品的内在境界,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进而引领学生进入文学艺术的殿堂,邀游在美的海洋中。语文课文意境美的表现:情景交融的诗意美,课文立意的含蓄美,思想情感的崇高美,意境整体的和谐美。语文课文读出意境美的实现:一是教师范读,配乐诵读,感受意境美:二是角色诵读,品味诵读,体悟意境美。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师应当按照美学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挖掘美,尽可能地再现作品所创造出的审美意境,并通过审美联想,尽可能完整地将它"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将学生带入有声有色有味的图画般的审美意境中去,指导学生到文学作品中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教会学生感受和内化美,最终实现美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是艺术意境与韵味意境教学只是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教师努力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双向互动,多种器官并用,通过诗歌语言展现的诗歌形象,充分感受作品创造的意境,意境教学还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引领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诗歌教学要求教师能从审美这个角度来指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因此,教师应通过范读渲染、引发意境,激发想象、感受意境,学生自赏、发觉意境这三个环节来教会学生如何把握意境.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美育教学的实施?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美育教学呢?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和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语言,充分想象作品的意境,使学生在美的欣赏中得到熏陶。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布局谋篇,感受作品的建筑形式美。一篇文章的组成由许多材料组成,由字词句段连成篇章。那它是如何构成整体,达到和谐统一、搭配相宜、生动流畅的美感呢?领会掌握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把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再创造的言语活动。指导学生朗读,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进入文章意境,读出真情实感 朗读时,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用脑去想像,用心去感受,进入课文意境,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学习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看录像,从三幅不同的画面中感受战士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朗读课文,就会懂得如何用强烈的语气表达出对战士们的崇敬与佩服。  相似文献   

16.
插花作为新编美术教材内容,引进学校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无比的兴奋与巨大的热情,这与学生的现代审美趣味和生活环境相符合。学生通过学习插花,将生活与艺术结合起来,提高了对艺术造型的感受力、审美想像力、创造力,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创造出插花意境,丰富作品的内涵,提高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这个问题很值得广大教师去研究、探讨,以下结合我的个人体会谈谈这个问题。一、帮助学生理解意境的含义何谓意境?《现代汉语词典》中“意境”的词条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中国画讲究“意在…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8.
音乐最大的作用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音乐教学,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两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并感受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体会能力较低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其理解歌词是  相似文献   

19.
作文兴趣教学法琐谈一、创设氛围,引入情意,激发兴趣①选择情文并茂的好文章,以朗诵为手段,用意境美去感染学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征,选择名家名作来上朗诵课,学生在倾听朗诵时,很快进入作品意境,产生思想共鸣在情感体验基础上,分析讲解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学鉴赏是读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从而领会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情趣的一项学活动。中学语教学不能只停留于字、词、句、段的识记,而要充分发挥学鉴赏的功用,对学生进行艺术形象的感知、分析,让学生融进作品中去,感同身受地进入角色,以自己的感情的“弦”去应和作品感情的“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