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火烧曹宅是五四运动中轰轰烈烈的一幕,它揭开了整个五四运动的序幕。罢课、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使五四之年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历史切片,而五四所呈现出来的种种话题,至今仍有历史回响。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沧桑之后,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倡导“文化消费”的时代,出版纪念五四,一方面要穿越历史的风尘,引导人们触摸五四真正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只有回到当下的社会语境,五四才能在人们的阅读中复活,并凸显出它本应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火烧曹宅”是五四运动中轰轰烈烈的一幕,它揭开了整个五四运动的序幕。罢课,罢市,罢工。抵制日货以及新式知识分子的种种社会和政治活动,使“五四”之年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历史切片,而“五四”所呈现出来的种种话题,至今仍有历史回响。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作为具有里程碑式纪念意义的思想、文化的变革,对当时中国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五四时期的新诗革命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爆发的.五四新诗革命取得的成功,与当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从另一个角度,即文学语言的变迁,表现出来的是直接的现实性.新诗革命的成功既有必然因素,也有一些偶然的因素,这些因素的集合和分析,为后人分析新诗革命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沧桑之后,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倡导"文化消费"的时代,出版纪念五四,一方面要穿越历史的风尘,引导人们触摸五四真正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更  相似文献   

6.
王晓晶 《青年记者》2020,(11):107-108
五四时期学生联合会、社团创办的《少年中国》《新潮》《南开日刊》等报刊将思想宣传同群众运动、政治斗争相结合,成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学生报刊的发刊词,则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报刊的时代背景、宗旨和传播取向,以此看待五四运动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可以发现其何以传播及如何传播的路径体系.  相似文献   

7.
武孟影 《青年记者》2020,(11):109-110
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纪念价值,而报刊作为社会记忆的再生产者使得五四运动得到正确阐释,在传承五四精神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战争期间,《新华日报》的五四纪念报道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本文将通过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方法对《新华日报》(1938-1947)有关五四的108篇纪念报道(题词、歌词、广告、报眼、漫画亦算作一篇)进行研究.《新华日报》将近十年的五四纪念话语主要有两个,从最初的“团结抗战”到后期的“民主科学”,充分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8.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转型期.当前,对五四文学的研究中,翻译文学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翻译文学是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产生影响的最重要环节,没有翻译文学就不会有近代中国文学的革新,也不会有当代文学的丰富多彩.五四翻译文学为近代文学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素材,即中国化的外国文学.五四翻译文学不但繁盛了新文学,同时也推 动了新文学的发展,更是直接参与了新文学历史的构建,是我国文学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概况 1.中国翻译文学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展开,也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五四时期,随着白话文的普及、印刷技术的更新、政党社团的发展以及大批优秀出版人才的出现,出版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版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五四时期,出版业为新思想、新观点提供了发表阵地,各种思想、观点的交融、碰撞又催生了文化派别的分立和现代学科的建立,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子臣 《兰台世界》2016,(23):159-160
平民教育思想是五四时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之类似,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根基.五四时期适逢近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关键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日渐觉醒,缜密思考中华民族在世界激烈竞争中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正是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而其中有识之士对西方文学翻译的努力和尝试可谓功不可没,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  相似文献   

12.
张居安 《大观周刊》2012,(51):434-435
在中国历史现代转型时期中,人文主义在中国被科学与理性所压制。在五四运动和文革之后中国的传统信仰被打破,目前的中国成为理性与科学的信仰者。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往往过度注重理性与科学而忽视了人文主义关怀,其实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既需要科技理性文明的智性开拓这是毫无疑问也是被历史证实的。但是它同时也需要人文文化的涵养与制衡。如今中国的现代转型时至今日尚未完成,社会的精神文化危机也并未消隐,因此现代化的中国需要既要体现科学的理性又要人文主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变革时期,各种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妇女解放运动也一破过去的沉寂局面,以崭新的姿态出现于政治舞台,并显示出与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历史特征。因此,研究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对于深入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探索妇女解放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韩晗 《编辑之友》2022,(10):99-105
发生于晚清的近代中国出版业,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演变提供了包括内涵与发展两方面的动力,其不但丰富了五四运动的内涵,更为五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近代中国出版业与新兴市民阶级的合力,促使其从新文化运动向五四爱国学生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现代文学出版的延伸和发展,它融合了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出版传统,又沿袭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和苏区文学出版机制,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曲折推进,在复杂的意识形态较量中艰难发展,又在文艺政策、媒介制度和多种规范的制约下不断丰富,确立起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学出版新方向,具有革命史、文学史、出版史等多重意义和突出的政党政治属性.它不仅繁荣了现代文学出版,在历史的关键点上,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影响和划定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今70多年的文学出版地图,而且为全面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建立新中国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和文化基础,在特殊历史时期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积累的丰富经验给当代文学出版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刊物——“新青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青年"与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是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最重要的杂志之一.它由1915年开始出版.中间几经变动,直到1926年最后停刊,前后共存在了十年以上.它跨过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末尾,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准备期.它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反封建的文化思想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及其变为思想运动的主流的过程.对于研究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准备时期的中国报刊史,"新青年"是一个最重要的刊物.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被启蒙者的"缺席"问题,导致"五四"启蒙主义文学的"平民主义"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正是由于"五四"启蒙主义文学叙事的多元性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现代性的情感体验、现代性的思维和想象方式、现代性的艺术形式、现代性的语言系统的具体体现,才成就了"五四"时期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杜波 《当代传播》2013,(4):34-35
民国初年的文化场受到政治场的挟持,但社会文化变革的契机已经形成。五四时期具有变革倾向的期刊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在破旧与立新的过程中,实现了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话语创造。期刊的传播过程增强了新文化的合法性,新文化逐渐被社会接受,并开始再生产自己的公众,社会文化发生根本性巨变。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作为民主革命时期的大事件,其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于知识界在诸多报章杂志的相关报道或相关论文、著作经久不衰的言说中。或者说,国人对五四的纪念从未中断过、对五四的解读也从未停止过,五四运动的成因、性质、意义、精神在这种不断的探讨中逐步趋于共识并得到升华,五四的荣光与精神也由此得到了传承和光大。百余年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散发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但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译入与译出:困惑、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它构建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借鉴与尊重,成为世界交流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从中华文明的演进来看,对异域文化的译人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东汉至唐宋的佛经传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五四运动时期的西学东渐,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直接参与了中国文化、宗教乃至社会的变革、改造与更新,体现了翻译与重大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