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青年时代的孙中山曾向往太平天国一样的事业,希望从精神重塑上建立国民人格,后来,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改造中国的事业中。他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1]32。他非常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清末民初,正值科举走向末路,民主思想和新型教育制  相似文献   

2.
一、新闻切入——汉克斯获美国国家档案基金会"利用档案成就奖"[1] 2017年10月21日,美国国家档案基金会授予知名演员、影视制作人汤姆·汉克斯"利用档案成就奖",表彰他利用档案进行影视创作为宣讲国家历史和弘扬国家文化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是我国现代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民主主义为思想基础,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蔡元培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使他将教书育人看成是救国图强的必然途径,蔡元培是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的洗礼后形成的思想总结,这在近代中国具有普适性的影响意义。严复曾经有"民力已荼,民智已卑,民德已薄"[1]15,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经历苦闷彷徨后①274,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决定改组中国国民党,发动国民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孙中山特别强调和重视宣传舆论,认为"革命成功极快的方法,宣传要用九成,武力只可用一成"[1]568.他不仅在国民党内建立宣传机构,设立讲习所(学校),而且亲自为学生、工人和士兵进行演讲.笔者认为,孙中山此时之所以如此重视宣传舆论,是其革命思想发生变化的结果.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珍 《兰台世界》2013,(22):118-119
<正>孙中山在总结"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曾经讲道,"他所用以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有因袭中国固有理论成果的成分,有借鉴欧洲学说的地方,有自己本人对理论的独创,所以自己的三民主义是集中外学说顺应世界潮流而得的一个理论成果"[1]220。可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因袭中国固有理论成果,借鉴欧洲学说加以自身独创而得的"创  相似文献   

6.
<读书>杂志自1979年创刊以来,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起伏跌宕.作为一本立足前沿和高端的思想文化评论杂志,<读书>体现出来强烈的现实关怀、文化理想和批判精神.不论是早期的"无能、无为、无我"[1]的办刊理念,还是逐渐地介入现实、批判现实,<读书>构建出一片开放的思想公共领域,是中国精英知识分子话语的空间.许多大师都在<读书>上留下了文字笔墨足迹,这其中就有丁聪和他的漫画.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后,蒋介石就开始关注苏俄革命,他在研究苏俄革命经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苏俄的信任.认为苏俄革命的胜利"是中国革命的福音来临",是"人类的救星"[1]31.1921年3月5日,蒋介石在给孙中山的信中说:"回忆吾党失败之历史,无一次不失败于注重外交者,则外交之不足恃,盖可知矣.近观俄国外交之近状,尤足借证.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1]以"学习强国"APP平台为例,分析新媒体在华夏文明传播中的表现形式、内容特点,并就进一步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华夏文明传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地方自治是指"在一定的领土单位之内,全体居民组成法人团体(地方自治团体),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并在国家监督下,按照自己的意志组织地方自治机关,利用本地区的财力,处理本区域的公共事务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1]56。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对地方自治也给予了极大关注,是其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一、孙中山地方自治思想的形成1.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之前孙中山地  相似文献   

10.
<正>在孙中山向西方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途程中,美国曾是他关注的要点之一,他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地方是与美国联系在一起的,美国给了他很多启发,他的思想的启蒙、发展与转变都是与美国分不开的,也就是他的革命活动与美国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这一段的中国现代化历程是与美国分不开的。孙中山对美国的政治、社会究竟有着怎样的认识?这些认识对他的价值观起着怎样的指示、借鉴和修正作用?又该怎样评价这样的  相似文献   

11.
卢粉艳 《兰台世界》2012,(16):22-23
邓小平曾经在南巡讲话中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讲话时也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于1915年在加州旧金山市"开世界未有之盛会而庆祝之"[1],即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简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美国广邀各国参会,民国北京政府也受到了邀请.中国社会各界对本次赛会极为重视,江苏也是全力以赴,最终取得佳绩.中国"得奖之多,赴赛各国,殆无伦比"[2],江苏也斩获颇丰.  相似文献   

13.
王雅丽 《兰台世界》2012,(28):82-83
618年建立的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大唐开国立基,万国景慕,四方来朝,成就了辉煌灿烂的盛世文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也为中国古代史留下了绚丽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1]6.1876年,清廷派出了第一位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天朝"代表,这便是中国第一位常驻西方的外交官--"出使英国钦差大臣"郭嵩焘.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平生主要做过两件大事:参与镇压太平天国,鼓吹兴办洋务并担任首位驻外大使.正是这后一件事,使得人们在"流转百世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2].  相似文献   

15.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畅销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 《编辑之友》2005,(3):47-49
"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度,只有通过解读中国的历史,才能够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实.我设想通过一个能够反映时代变迁的人物,写他的故事,写一代人的故事,写个人生命历程中国家的命运.我想,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神奇魅力与显著进步的最生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是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Bridgman)于1832年5月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的宗旨是"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近地区的最可靠的和最有价值的资料"[1],内容广泛涉及中国历史、宗教、法律、政治、农业、儒家经典、文学等方面,并特别注意报导关于中国的时事和对外关系,记载了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卫三畏称<中国丛报>"包含着当时中外关系的历史"[2];美国宗教史家赖德烈亦认为<中国丛报>"是有关中国知识的矿藏","这是当时中国对外关系最好的史料",是研究当时中国的.不可缺少的史料?[3].  相似文献   

17.
1923年8月,由蒋介石担任"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代替孙中山前往苏联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其政治、军事和党务,而特别关心的是所谓红军的长处和短处."[3]1220三个多月的考察,蒋介石看到苏联红军训练有方、装备精良、士气高涨,感到应该以红军为榜样,建立真正的革命军队.也正是这三个多月的考察,在蒋介石的脑海中深刻地烙印上"反苏反共"四个字.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1919年撰写完成的《实业计划》是中国近代以来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实业发展方案。他所擘画的中国经济建设宏伟蓝图,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又力图适应中国发展趋向,对全局和区域、整体和重点通盘筹划,主张坚持在国家主权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谋求利用国外资本、人才、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中国现代化发展步伐。这体现出其渴望中国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美好的理想追求和卓识远见,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是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而丰富的精神遗产。本文以孙中山《实业计划》为中心,试对其撰述的思想渊源和实践轨迹进行述析。  相似文献   

19.
郑樵,字渔仲,福建莆田人,生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世称夹漈先生.学术大师梁启超对郑樵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宋代史学中"朱子前一点,最伟大的是郑樵","史界之有樵,若光芒竟天之一彗星焉"[1]22.著名学者顾颉刚评价郑樵"有极高的热诚,极锐的眼光,极广的志愿去从事学问,在谨守典型而又欠缺徵实观念的中国学界,真是突出异样的人物."[2]2068他为后人留下一笔巨大文化财富的同时,也展现了丰富无比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颁行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毕生的执著追求.到临终前,他仍为"三民、五权之主张"未达到而死不瞑目①.1922年春夏,孙中山曾命国会议员叶夏声起草五权宪法,并拟由国会非常会议制定颁行.这是孙中山生前制定五权宪法的一次重要尝试,所成"五权宪法"草案经孙中山本人过目并获"慰勉",对于研究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