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怡 《青年记者》2016,(11):4-5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成为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的重要源头和渠道.“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公众健康,与民生休戚相关;食品安全事件将直接影响消费信心,对整个产业链条形成沉重打击,并引发诸多经济问题.从“毒奶粉”到“苏丹红”再到“瘦肉精”“僵尸肉”等等,一系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的出现不断刺激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框架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人民日报》近10年来的食品安全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报道主题、消息来源、报道领域等方面入手分析了该报食品安全议题的形成和变化,食品安全报道的消息来源偏向以及食品报道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变化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安全报道应坚持理性建设性原则;应加强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并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3.
谣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①指在没有事实基础上被凭空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进行传播的消息.微信食品安全类谣言指借助微信平台生产传播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谣言.食品安全类谣言借助微信平台,不仅污染了网络生态,还对现实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食品安全类谣言为何选择微信 2014年12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联合微信、宏博知微推出的《“谣言”分析报告(第一期)》显示,食品安全类谣言占所有微信谣言数量的38%,居第二位(第一为人身安全类谣言,占51%).食品安全类谣言在微信的盛行与微信的特性和传播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向阳 《今传媒》2013,(4):154-156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频频告警,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发挥发挥了其正面功能.中国食品安全体现了风险社会特征,媒体是风险的定义和建构场域.具有争议的食品安全事件在报道中存在媒体、专家、企业等议程和知识之争.2012年12月的“速生鸡”事件报道体现了食品安全的议程建构,媒体可参照公共新闻理念合理设置议程,以促进共识生成.  相似文献   

5.
李燕飞 《新闻窗》2012,(4):50-50
一、媒体工作者对食品安全报道的“负面”效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立顿”茶叶事件、螺旋藻铅超标事件、“皮鞋酸奶果冻”事件等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民众更是“谈食色变”。  相似文献   

6.
简思达 《大观周刊》2012,(46):80-80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但近年来.“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而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往往与监管人员渎职行为密切相关.要遏制食品安全事故高发的态势.首先要遏制监管中的渎职犯罪.而发达国家在长期的食品监管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十分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姚娟 《新闻实践》2011,(7):42-44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几年媒体报道的热点。近段时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事件再次把食品安全报道推进公众视野。由于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传播模式的不完善,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处于尴尬地位,社会公众和专家既肯定媒体的积极性、建设性作用,也批评媒体的“炒作”、报道不科学甚至失实等不规范行为。媒体该如何正确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本专栏的几篇文章作了分析与探讨,其中一个共识是:成为让公众信服的食品安全信息传播载体,应是媒体在食品安全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黄舒屏 《青年记者》2007,(14):168-168
面对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的事件,媒体片面且夸大的报道令社会上出现了“食品安全恐慌”。对此,笔者认为在运用危机报道的原则下,媒体应该以“雷达”、“显微镜”、“指南针”的三重关系来确立自己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的角色地位。  相似文献   

9.
关于奶粉“三聚氰胺”的记忆尚未散去,近段时间“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又出现在公众视野,而媒体对此类问题的报道也再次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随着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以及大众传媒在当前人们获取信息中作用的日益重要,探讨媒体应如何报道食品安全问题就具有了更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大陆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2012年12月21日在上海召开的“首届食品安全与商务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讨中增进了企业商务传播业界的国际性交流,也为“商务传播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可贵的国际交流空间;不仅在商务传播的实务领域开展了案例研讨,还在商务传播的理论建设上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苏丹红辣椒、三聚氰胺“毒奶粉”、双汇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豆芽、毒生姜、漂白大米、面粉增白剂、下水道小龙虾、双氧水凤爪等等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可以说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例如“问题羊肉”事件,其背后隐藏着一条“黑色产业链”:不法分子收购一些让人毛骨悚然的狐狸、水貂、老鼠等未经检疫的动物废弃肉制品,通过涂抹羊油、浸泡羊尿等方式制售假羊肉,并且将假羊肉以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方式销售至江苏、上海等多家火锅店,废弃肉“名正言顺”地变成了名贵羊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周刊》2010,(9):16-16,18,20,2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再次要求全面落实有关食品安全整顿的各项任务。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开始施行。但此后的三聚氰胺回潮、雪碧汞中毒、矿泉水“砒霜门”等事件一再将食品安全推到更加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五月热帖     
《网络传播》2014,(6):90-91
新华网:以完善的法律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是天大的事。当人们一边为《舌尖上的中国》“口水与泪水齐飞”,一边为吃哪个厂家猪肉、喝什么品牌奶粉而焦虑忧愁的时候,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已经“跌破表”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下,以食品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大众传媒食品安全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社会、公众风险共识的建构、认知和化解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财友  赵坤 《新闻传播》2006,(10):70-70,72
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和信息全球流动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开始在媒体上频频出现,苏丹红事件、牙膏致癌风波、光明牛奶变质加工黑幕、啤酒甲醛风波、保鲜膜“致癌”风波、饮水机“毒胆”闹剧……尽管这些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纷纷攘攘,真真假假,但每一次都经历了“媒体炒作——公众恐慌——有关部门失声——权威部门解决”这样一个类似的模式,虽然问题最终被解决了,可一次次的恐慌给公众和食品行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在赞许媒体关注食品安全事件、公众利益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浮躁炒作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大量关于食品安全事故的报道见诸网络和报端,各种食品安全的谣言也层出不穷。食品安全成为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民众迫切需要食品安全的科普。各级政府及其食品安检部门在发挥食品安全监管、宣传推广作用的同时,民间科普组织也发挥了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名为“科学松鼠会”的科普博客网站。  相似文献   

17.
黎辉  薛军玺 《大观周刊》2011,(51):71-71
当今,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先”。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屡见报端,如何落实食品安全,更确切的说是怎样监督好食品监管部门公权力的行使,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便从食品安全问题来看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晋中市工商局榆次分局荣盛工商所坚决贯彻落实山西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遵循《食品安全准入制度》,全面强化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重要食品安全准入备案、重要食品“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各项制度。在每一次市场集中整治工作中,他们结合实际,大力解决  相似文献   

19.
张晓花 《大观周刊》2012,(25):104-104
“民以食为天”,而近期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本文从商业伦理的角度,分析了事故频发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食品安全阿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健 《新闻世界》2011,(11):225-226
从早期的“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到近期的“双汇火腿”事件,我国食品行业频频出现的问题引起广大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极大担忧。尽管事后行业和厂家表示会重视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严肃声明将加强监管,无奈的是,按住葫芦浮起瓢,食品安全事件总是不期而至,层出不穷。在认真分析后,我们能发现每次事件总是延续同一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