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的山虽说不多也不大,但沟或谷却不少,有一些还拥有非常好的自然风景,并已被开发成为了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选择其中最有特点的十处,推出辽宁最佳的山沟景观。一、辽南小桂林——冰峪沟冰峪沟位于庄河市北40公里处,是一处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全区约有110平方公里,有龙华山、小峪河谷和英纳河3个景区,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赋予我们丰富的温泉资源,在我国,无论是温暖地区,还是寒冷地区,到处都有温泉分布.辽宁地区亦遍布温泉,已开发利用的温泉达100多处,通过综合的比较,这里推出辽宁最著名的十处温泉.  相似文献   

3.
辽宁多平原和丘陵而少山脉,洞穴并不发育.以往发现的著名洞穴多为出家人修行的场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地区对洞穴进行了开发,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青溟浩荡"的本溪水洞、大名鼎鼎的"八宝云光洞"等.这里,我们从已开放、正在或准备开放的洞穴中遴选出十个著名洞穴,与读者一起作一次辽宁名洞的"旅游".  相似文献   

4.
"颠倒"这一认知性装置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著名批评家柄谷行人先生在《风景之发现》里提出的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文学概念。由此切入不仅能从根本上批判日本现代文学中的起源问题,与民族主义和现代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且解构了日本现代文学的"神话"。可以说它是深入解读这一内容的一把钥匙,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日本现代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另一番风貌,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即文化古迹,它包括人类在史前生活的遗存、历史年代久远的遗存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纪念地等.辽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从古到今,在这块上地上留下了大量人类的史前遗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代遗址和各种纪念地.据统计,辽宁现已发现的古遗址有1 100)多处,这其中,最著名的十大遗址是:一、辽宁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迹——庙后山庙后山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城子村东庙后山的南麓山坡上,距县城小市10公里,距本溪水洞15公里,是 一座古人类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6.
近日阅读<咬文嚼字>,看到陈福康先生一篇有意思的小文章<苏青的"发明"?>.他指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时代生活史>一书中,有这样两处文句:"曾经有一位发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著名女作家和陈公博有染……"(第209页)、"苏青当时为陈公博所激赏的名句是‘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第279页)作者惊异万分该书把孔圣人的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变成了苏青的"发明"和"名句"!  相似文献   

7.
<正>梁漱溟(1893—1988),字寿铭,原名焕鼎,曾用笔名瘦民、寿名,祖籍系出元代皇室之梁王,故入河南开封籍,后于清朝中期官游至广西桂林,故世称广西桂林人,是现代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者、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也是现代中国新儒家学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还享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美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西城区万明路与香厂路交汇处,现在虽是一片普通居民区,一百年前这里却建有闻名京城的"新市区",是当时城市"CBD"之一.此地在清末被称为"香厂",连续三年举办厂甸庙会后成为闹市.故1914年督办京都市政公所成立后,决定在此处建立一处新市区,以推动当时北京城市化.香厂地区"虽偏处西南,而自前朝之季已为新政游观之区,一时士女姘集,较之厂甸或因过之,且可验位置之适宜,人心之趋向,遂于民国三年悉之计划着手进行"[1],香厂新市区便应运而生.为了发展此处,市政当局在这个交叉路口上设置了北京第一处路灯和交通岗,四周建起了各式各样化妆品店、烟草店、丝绸店、饭店和百货店,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在中心广场东北角的新世界商场.  相似文献   

9.
辽宁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断有重大的考古发现。这里仅选10处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以表明辽宁自古就是一片物产丰厚、环境秀美的土地,是一片充满生机、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土地,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充满了创造力的土地。  相似文献   

10.
韩晓时 《兰台世界》2015,(1):144-145
辽宁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断有重大的考古发现。这里仅选10处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以表明辽宁自古就是一片物产丰厚、环境秀美的土地,是一片充满生机、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土地,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充满了创造力的土地。  相似文献   

11.
宜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滇中粮仓"之誉.先秦时为古滇国部落居住区,宋朝大理国时期,宜良为罗平驿道、滇桂驿道的必经之地,现在昆河铁路、桂昆铁路、国道江(底)昆(明)公路经过,与其它公路一起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宜良还是我省重要的旅游地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著名的阳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九乡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著名的石林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宜良县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3.25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达28.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18亿元,1999年的粮食产量达3亿6700万公斤.档案工作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位于美丽的北京城西北部的海淀区,一直是历代皇家园林之荟萃地区,特别是在清朝鼎盛时期,这里建成了举世闻名的三山五园,其中最富盛名的是一座占地五千多亩、规模宏伟壮丽、景色秀美的皇家离宫,这就是当时被世界赞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不仅尽收江南风景与国内外园林精华,依据北京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先后进行了150年时间的人工堆山导水,移天缩地建造经营,成为世界园林中创作的绝代风华,同时也是清朝几代帝王处理朝政的国事机构和长期居住生活的郊外行宫.园内兴建有皇帝的办公殿宇"正大光明"殿和"勤政贤良"殿等,园前还设有内阁、六部、钦天监等国家中枢机构.在圆明园里不仅有大量的中国传统风格建筑物,也有西洋式的建筑群,这里收藏着难以计数的珍宝古玩和图书字画文物等艺术品.  相似文献   

13.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乾宏洞"、"织金天宫",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面23公里处。织金洞囊括了全世界溶洞中的各种沉积形态,既是一座地下艺术宝库,又是一座溶洞博物馆,堪称"世界奇观"。织金洞属高位旱溶洞,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钟旗等40多种堆积物,洞道纵横交错,遍布石峰、流水、间歇水塘、地下湖等,被誉为"岩溶瑰宝"、"溶洞奇观"。织金洞是我国著名的喀斯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40佳之一,1988年国务院审定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14.
姚航  听雨 《报林求索》2012,(1):50-52
<正>微薄之盐是北京小有名气的演出场所,文艺青年们在闲暇时节都会前往此处。在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也有一个与盐相关的小清新场所,是被称为"盐都"的非著名古镇——黑井。这个称号让不了解的人,误以为这里是繁华之地,其实黑井的火  相似文献   

15.
走笔西安     
在西安,我住闹市的一角,门前没有山,也没有河,但是依然有风景.每天看的是城市的风景. 西安城内东南角,有一条街道叫建国路,名字是后来改的,1949年之前叫玄风桥."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在西安时的公馆就建在这里.小街直对的城门叫建国门,门开于"文革"时期的1968年,是为了红卫兵造反和游行方便.  相似文献   

16.
山川秀美的沂蒙山区,有一种平顶的山,被称作崮,以其变幻神化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以及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形态之奇特,名扬四海,令人神往.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沂蒙山区的崮至少有上千座,而比较著名的崮有七十二座,仅沂水县就有四十八处.  相似文献   

17.
山川秀美的沂蒙山区,有一种平顶的山,被称作崮,以其变幻神化的自然景观、厚重的历史以及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形态之奇特,名扬四海,令人神往.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沂蒙山区的崮至少有上千座,而比较著名的崮有七十二座,仅沂水县就有四十八处.……  相似文献   

18.
正都说民国时期"大师云集",然而彼时真正被大家尊为"大师"的还真不多,若有者,章太炎先生大概可算上一位。章太炎先生是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的朴学大师。所谓朴学,即上古朴质之学也,后泛指为儒家经学。梁启超称章太炎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也就是说,传统之经学,到了章太炎这里基本可以"观止"矣。而且,章太炎学问之大,几乎是当时一批新旧学者人所佩服的,旧学  相似文献   

19.
九洲池是隋唐宋洛阳宫城内一处重要的池苑建筑,荟萃了唐宋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可谓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典范。本文根据考古资料,对九洲池遗址进行考古分期,对不同时期九洲池的形状规模、池岸结构、池底结构、池中岛屿及建筑等园林要素进行归纳。分析九洲池的宫苑布局特点:"广水无山",平地筑园;多岛屿,九洲池中发现十多处大小不同的岛屿,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池三山"的传统依然存在,但并不拘泥于"三"这个数目;园林建筑形式多样,既有长廊建筑,又有亭类建筑,还有殿阁建筑;巧妙应用"尺度设计";生物配置范围广泛,品种丰富。"园囿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九洲池始建于隋代,得益于汉魏时期引谷工程而形成的小面积水域,唐代扩大面积,成为政治舞台,宋代九洲池面积变小,随着北宋西京政治地位的衰落,皇家的九洲池也随之衰落、废弃。  相似文献   

20.
在沈丘县城风景如画的颍河之滨、繁华的批发街地段,有一座不起眼的小楼,上面赫然挂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沈丘县支行"的横幅.别看这座"财神庙"不新,这里的"财神们"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工作出色,先进事迹多如节日的礼花.这里绽开的档案之花,1998年底通过省标一级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