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慧远与庐山     
公元三七八年(东晋太元三年),由于战争险情的逼临,慧远离开了道安率领下的檀溪寺教团,开始了独立弘道的南行之旅。当他踏上江州境内时,“见庐峰清静,足以息心”(《高僧传》本传),遂终身隐居于山中。对于飘泊的旅人来说,最使身心释然的处所无过于家了;而“足以息心”的庐峰,对出家人慧远来说,也许无异于故乡的感觉。总之,慧远与庐山的这一场遭逢是历史性的,在人文地理的意义上,慧远的名字与庐山从此难分难解了。 一、 南行背景 道安率领下的襄阳檀溪寺教团,利用襄阳处于南北交通要冲的地利,既得到东晋权贵奉佛者的物质帮…  相似文献   

2.
文化乃庐山之魂!庐山文化的源头在远古的传说里,在绵长的道教、佛教香火里,在灿若繁星的优美诗歌里,当然也在众多书院、书堂莘莘学子诵读声中,在纷繁复杂的政治争斗之中,更在庐山山民长年累月劳作欢歌之中……古代历史虽无确切文字记载,往往还能  相似文献   

3.
刘扬 《兰台世界》2014,(10):98-99
我国佛经翻译从西汉末年开始,到元代进入尾声,千年佛经汉译,经历了一个逐变的本土化过程,使佛教逐步加入了中国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我国佛经翻译从西汉末年开始,到元代进入尾声,千年佛经汉译,经历了一个逐变的本土化过程,使佛教逐步加入了中国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在唐朝时期我国涌现出很多得道高僧,弘扬佛法,促进亚洲佛学的交流。其中义净法师生于635年,卒于713年,是唐朝著名的高僧和佛经翻译家。本文研究的内容是探讨义净法师的修行历程和其对佛教翻译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薛黎 《兰台世界》2014,(3):102-103
在唐朝时期我国涌现出很多得道高僧,弘扬佛法,促进亚洲佛学的交流。其中义净法师生于635年,卒于713年,是唐朝著名的高僧和佛经翻译家。本文研究的内容是探讨义净法师的修行历程和其对佛教翻译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对大多数的中国文人来说,隐逸都是一种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美丽、恬静,充满诗情画意。因此数千年来,隐逸都是中国传统文人热衷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有人从纷乱、烦恼的生活中逃出,走到深山密林之中,寻求庇护和宁静,体验"久在樊笼里,始得返自然"的滋味。他们有的隐于诗,  相似文献   

8.
晚清维新派为中国翻译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无论是从翻译译书的选择上还是翻译译书的社会功能,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时代的进步性。而本文主要探讨了晚清维新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翻译历史的贡献,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翻译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手语翻译的职业概况及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聋人与手语翻译 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聋人,他们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真周围环境的声音的人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使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手语。我国现有聋人2000多万,手语是聋人群体中广泛使用的交际工具,它作为一种语言,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它具有交流信息,沟通思想、表达情感的功能。它形象、简便、快捷,是其他工具难以替代的最适合聋人特点的交流手段,只要有聋人群体的地方,就有手语的自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体育运动发展在近代中国占有重要位置,梳理历史文献,发现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共承办过三次远东运动会,其举办地点都在上海。对这三次运动会的承办过程进行回顾,是我国体育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借鉴近代体育发展经验之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柳斌杰 丹羽宇一郎出席颁奖典礼本刊讯由日本讲谈社主办的第18届野间文艺翻译奖颁奖典礼9月1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两名中国翻译者岳运坤、陆求实荣获本届翻译奖。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等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  相似文献   

12.
13.
谭小梅 《大观周刊》2011,(27):26-26
1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的难点 语言是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形成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文化的真正意义对于本文化群体来说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的群体,则是非常陌生的。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语言群体,于是,当不同语言群体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词汇空缺,即无法在非本族语言的范围内寻找到能够表达其意思的相对应的词汇,而这些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上。  相似文献   

14.
毕冉 《出版广角》2016,(7):41-43
莫言荣膺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的主要翻译者——葛浩文功不可没.葛浩文作为翻译者的成功典范,为中国文学在翻译领域“走出去”提供了一个研究契机.毋庸置疑,对其成功经验的细察,将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再度思考与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5.
晚清经世致用思想与翻译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波 《编辑之友》2005,(6):76-78
晚清的翻译出版是我国出版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与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出版、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出版不同,它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写照.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在国家深陷危难之际,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吸收西方文化经世致用思想,从而使晚清的翻译出版选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西班牙语国家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中拉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图书在该地区的翻译出版有利于深化中西文化交流、实现文明互鉴。文章梳理了1920年至2022年间在西班牙语文化区包括西班牙及拉美地区的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智利等在内的6个主要西班牙语国家发行的中国文学图书,并依据馆藏数据,分别从译者与出版机构两个层面,考察了中国文学在西班牙语文化区出版传播的整体情况,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1937年初首先在北平翻译出版斯诺《西行漫记》的王福时老人,已于7月2日辞世,享年100岁,百多位亲朋好友到八宝山为他送行。老人一生为新闻出版事业做了大量工作,留下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1937年初,斯诺将正在写作的《红星照耀中国》的部分书稿交给王福时,  相似文献   

18.
1937年初首先在北平翻译出版斯诺《西行漫记》的王福时老人,已于7月2日辞世,享年100岁,百多位亲朋好友到八宝山为他送行。老人一生为新闻出版事业做了大量工作,留下很多宝贵的历史资料。1937年初,斯诺将正在写作的《红星照耀中国》的部分书稿交给王福时,  相似文献   

19.
张小花 《兰台世界》2012,(22):37-38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福建侯官人,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历任清朝江苏巡抚、陕甘总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和两广总督。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力主禁烟、抵抗外辱,是中华民族抗击西方侵略的民族英雄,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能臣,深受后世敬仰。除了虎门销烟、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等被人熟知的英雄事迹之外,林则徐作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