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档案》1998,(Z1):15-25
1904年3月10日成立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1907年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辛亥革命后,定名为国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自成立后,不断扩大组织,征集会员,在全国各地区增设分会.于1923年6月1日在昆明召开成立万国缔盟中国红十字会昆明分会的大会,正式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昆明分会.  相似文献   

2.
郭进萍 《北京档案》2021,(10):59-61
在中国红十字运动史上,女性红十字组织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中,北京女界红十字会(1928年改称北平女界红十字会)尤为引人瞩目.北京女界红十字会是活跃于民国年间的一支重要慈善团体,它秉承红十字会的博爱恤兵宗旨,致力于保护和扶助弱势群体,成绩突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该团体在当时有多种称呼,常见于媒体报道的就有中国女界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女界、北京女界中国红十字分会、中华女界红十字会、女红十字会等.那么这一团体成立于何时,由何人创办,又开展了哪些人道救助实践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红十字会始建于1904年,是目前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人道救援组织.近年来,红十字运动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浙江红十字运动起源于何时,换言之,浙江第一个(批)红十字会组织在何时何地诞生,这是研究浙江红十字运动绕不开的基本问题.目前,红十字会界普遍认为浙江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924年.截至笔者撰文,浙江省红十字会网站和杭州市红十字会网站在介绍各自红十字会历史时皆持此观点,"浙江省早在1924年就开始有红十字会组织";"杭州市红十字会于1924年建会".  相似文献   

4.
杨萍 《云南档案》2000,(5):40-41
1923年6月1日昆明正式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昆明分会,即现在云南省红十字会的前身.红十字会平时赈济贫困,战时博爱恤兵,救死扶伤,促进世界和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疆土大片沦陷,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饥寒交迫,昆明红十字会紧紧围绕红会博爱、恤兵、救护、施济的宗旨,一面积极进行自身建设,兴办医疗救护实体,发展基层组织和会员,训练救护队员;一面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动员人员、物资,大力开展战地救护和社会赈济服务.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20日,新浪微博上一位昵称“郭美美Baby”的20岁女孩公然炫富,其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认证身份引发了众多网友对红十字会所获善款流向的质疑.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其无关,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致歉.事件发生后,全国各地红十字会慈善捐款锐减、信誉遭受质疑.有报道称郭美美事件加剧北京市“血荒”,无偿献血人数剧减.此外,国内其他慈善机构亦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北平红十字会,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为中国红十字会北平分会。抗战胜利后,中国红十字会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员时期(即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在这一重要转型时期,北平分会抱定会总会。嗣于1944年10月,伪华北政务委员会令该会停止活动,复改为伪华北救护委员会,隶属于伪华北医药卫生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11,(43):17-17
“要赚钱的,你就远离红十字会。”履职一个月的新任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说。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四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八十周年。现从清代外务部档案中选出驻美使臣梁诚、御史夏敦复奏请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折片,清政府颁给驻英使臣张德彝补签红十字入会原约敕谕稿,日内瓦万国红十字会为中国入会事致外务部的信函等有关史料,予以公布,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9.
《北京档案史料》2007,(4):122-122
重庆社会部长谷钧鉴:奉酉宥、亥哿两电,饬对于灾黎救济迅与当地善后救济分署密切联系妥办具报。等因。遵自童署长抵平后,每星期开谈话会一次,童署长、杨副署长亦周、冯组长尚文、英局长千里、黄参事觉非及崇信均出席,参加商讨积极推进本市善后救济事宜。除冬令救济工作已另电呈报外,关于老弱、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和8·8台湾莫拉克风灾中中国红十字会与台湾红十字会两家非政府组织(NGO)在危机期间的公共关系行为的考察,认为公共危机中NGO的公关活动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必要行为,其信息传播应该成为整合、动员社会资源的公关传播平台,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公益传播模式;在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公共危机中,NGO的公关行为还可以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形象传播中政府公关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1.
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一场公众质疑中国红十字会组织本身的信任危机,此事件中带来了很多不同层面的思考。而就红十字会本身而言,是一次危机公关事件,而且是一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事件。红十字会的反应迟钝和其组织本身固守旧的组织公关方式和不改革的态度,对新媒体环境下公益组织危机公共关系应对提供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2.
继郭美美事件后,隔三差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被推到风口浪尖。而这一次,因为对4·20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国红十字会被置于舆论审判席。在地震中,躺着中枪的有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的27岁的志愿者彭措邓珠。自从4月21日凌晨抵达芦山县城,彭措邓珠作为红十字会志愿者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他给志愿者  相似文献   

13.
提到白求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说起贝熙业,大家就知之甚少了.贝熙业是一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无私地援助中国人民的白求恩式的医生.贝熙业民国初年来华,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曾任法国驻中国使馆医官、法国医院大夫.1920年中法大学成立,任该校董事、教授兼校医.1954年离开北京回法国.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正义的抗日斗争赢得了贝熙业的肯定和无私帮助.1937年,贝熙业代表外国驻京医官向中国红十字会致函,表示愿意为红十字会服务,支援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4.
新华社发的英文电讯稿往往显得冗长拖沓,有的则笼统含糊。下面是1979年冬新华社与法新社就中国红十字会救济滞留在泰柬边境的柬埔寨难民一事播发的电讯稿(原稿是英文)。现试作比较,以见“长”“短”。两篇的中译文是: 新华社曼谷11月29日电中国红十字会捐赠的一批日常必需品于今日抵达泰国,协助解除柬埔寨难民之困苦。中国远洋轮“华阴”号于当日下午在曼谷港口卸下药品、罐头食品和布匹。这批物资将由泰国红十字会分配给越过边界进入泰国的柬埔寨难民。  相似文献   

15.
在公民组织相对不足的中国,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在救灾、救护、救援方面最具经验的中国红十字会,因各种压力集中于一身,而显示出某种程度的措手不及。在物流和信息极其发达的今天,四川红十字会还是以极其传统的救援机制,让没有记录或记录不明的物资发放方式维持了整整10天。  相似文献   

16.
郑风  牛艳君 《兰台世界》2016,(21):115-118
社会动员作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救济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社会救济中起了很大作用。陕甘宁边区政府很重视社会救济中的社会动员工作,在总结以往动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颇具特色的社会动员方式:组织动员、宣传动员及利益动员,这不仅有利于边区群众统一思想,认同并接受政府的救济政策,还能极大地号召人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同时也为当今的社会救济和社会动员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尚佩 《大观周刊》2011,(20):131-131,135
引言 “郭美美事件”.不但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更引发了整个社会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从这一事件当中,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代表的国内NGO组织体系内部的各种问题可见一斑。然而时至今日.大多数人最关注的,恐怕依然是“超级年轻女富豪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郭长江、  相似文献   

18.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政局动荡,各系军阀混战,天灾肆虐.饥荒连年,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境地.尽管当时政府对此有所察觉,但危殆时局,丛生事变,使其难以顾及黎民百姓.数以千万计流离失所的难民及生活无着落的人,只有依靠民间慈善机构和团体来救助.于是,这一时期便出现了慈善事业兴盛发展的局面.中国红十字会(简称红会)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慈善团体,尽其所能从事社会救济工作,解危济贫,纾缓社会苦难.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16日,第三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钓鱼台芳菲苑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政府七家相关部委机构和联合国驻华系统代表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中国红十字会彭云会长为获奖企业及媒体颁奖。论坛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红十字会、  相似文献   

20.
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着冬季的临近,劫后灾黎的救济刻不容缓。为此,国民政府社会部多次致电北平市社会局,要求北平市社会局积极推进当地善后救济事业的开展。北平市社会局据此要求,采取了扩大举办冬令救济、救助失业劳工、对原有的救济机构进行扩充改组等一系列措施。本组史料即反映了这些方面的概况,对研究北平善后救济措施及当时救济机构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关失业劳工的救济,可参见《北京档案史料》2007年第3辑“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救济失业工人史料”。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2—7—592。[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