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早期的一项基本制度,使得贵族长期垄断着国家的行政大权,极大地阻碍了平民中贤才之士的入仕途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改革的不断展开和深入,阶级结构的不断变化,打破了世卿制度垄断政治的局面,为平民阶层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治平台。 相似文献
2.
周良发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29-32
激进主义思潮的冲击与现代新儒家之偏误,共同促进了"制度儒学"的形成。基于现代儒学研究之缺失,干春松主张以儒家思想与社会制度相结合的方式重新审视儒学的本来面目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并对制度化儒学的基本形态、解体因缘及近代重建作了周详深湛的剖析。"制度儒学"是近年来"儒学复兴运动"之一种,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儒学研究路向的新展开。不过,总的看来,"制度儒学"学理上不够圆通,理论构建的意义也不大。 相似文献
3.
孔寒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1):22-28
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以主要的民族区域为联邦主体,本意是要保证各民族的平等。但在实际上,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大小民族不平等、不同质民族不平等、事实上的民族裂痕为表面上的平等所掩饰等现象。分属不同文化,受不同大国影响,复杂的历史恩怨大大地弱化了联邦制下的各民族对同一国家的认知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国家结构上是联邦制,可在政治制度上却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一党政治集权与一个民族的集权相结合更加强化了三国的内在离心力。三国的联邦制终结不是偶然的,而终结的方式则与各国民族关系的好坏相关。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的速度明显加快,规模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问题也受到了学界的较多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在梳理这些成果于数量、主题和方法方面所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其有待弥补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5.
人与教育的乌托邦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理想存在的必然性。根据职业教育理想与现实的联系程度,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功利主义和科学理性主义两种误区,将其分为缺席与在场两种境界。两者都不可或缺但又在现实中不被重视。前者关注职业教育的伦理性,是对"完善的人"的守望;后者重视职业教育本体论特征,是对实践智慧的希望。职业教育理想就逡巡在这永恒的坚守和现实的期待之间,现实也在对理想的追寻中拥有了精神灵魂和前行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前沿科技,已成为各国争夺的新兴技术战略高地。但与丰富的实践相比,理论相对滞后。通过对人脸识别技术的现实考量,我们发现人脸识别技术适用存在非法采集、过度分析、信息泄露问题。在此,以案例引入方式从理论上思考公权力主体、私主体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存在的理论问题。提出从公权力主体、私主体及信息主体三方面来规范人脸识别技术使用的纾解进路。 相似文献
7.
赵吉惠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4,(4)
本文认为,儒学对现代社会发展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研究儒学的主要任务在于科学地揭示它的现代意义,但是,揭示儒学的现代意义只是儒学现代化的一个侧面,不是儒学现代化的全部内涵,更不是儒学的复兴。儒学研究的现代化不是儒学的现代化,儒学研究的复兴不是儒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8.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9)
封贡制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此为框架构建起来的封贡体制主导泛东亚地区的国际政治秩序达千年之久。明清时期是封贡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其功能逐渐丧失、走向解体的时期。通过对封贡制度解体所带来的后果的研究可以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9.
刘星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5,30(3)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要求以儒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的复兴.然而,长期以来,在儒学与科学的关系上存在许多模糊认识.对模糊认识的消除以及儒学与科学相容性的充分认识,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至关重要.香港中文大学陈方正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刘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尚智丛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和沙龙领衔科学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马来平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着"传统文化对科技的作用"在科学与儒学的关系问题上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论争.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林安梧提出"公民儒学"的理论构想。在体系构建与现实进路的双向推进下,林安梧将儒学复兴运动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极大地拓展了当代新儒学的理论视阈。总的来说,"公民儒学"学理上固然存在不足之处,但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儒学复兴路向的新展开。 相似文献
11.
李兴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19
所谓教育制度的习得性失效,是指人们参照他人或既往应对经验,对教育制度采取有意为之乃至习以为常的改变或变通,结果导致教育制度低效或无效运行的现象。这种教育制度的习得性失效主要表现为教育制度的虚假和不公正运行,对教育制度的不合理变通及"多数人暴政"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育制度目标群体的执行主体地位缺失及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寻租行为等。为此,我们应当真正实现教育制度运行的民主化、公开化,建立完善高效的制度运行监控机制,努力提高制度执行人员的素质,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和奖惩机制,健全制度运行的信息沟通机制,尽可能降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从而确保教育制度运行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纵观新中国70余年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演进,政府角色、资源配置方式、建设路径、制度运作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制度自信日益凸显,但渐进式政策制定模式、政府主导的政策执行过程、效率优先的政策价值基础仍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总体特征。由此,在政策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关于“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参与者”、高等教育发展效率与公平以及制度运作的适度性等问题。未来,提高重点大学政策决策的民主与科学性,进一步明晰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在重点大学建设中的权责,完善重点建设的制度体系与配套政策,处理好重点与特色的关系,平衡重点与非重点、公平与效率等关系问题将成为“双一流”建设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给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挑战。面对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教育领域应对金融风暴的“危机意识”亟待从理性层面给予认识。本文从金融危机与教育变革的视角,对世界以及我国金融风暴中的教育政策回应与教育行动进行解读与反思,对金融危机中的教育变革与发展历史经验进行提升,从而增进教育领域应对危机挑战的理性认识,并进而理解危机中的教育变革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田文敏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9(5):24-25
儒的前身是官学的学官 ,为人师是他们的职业 ;儒士作为术士 ,就是习传诗书、礼乐等经艺之人 ,被人称为儒术、儒家。在孔子之前中国就有了儒、儒术、儒家之称。孔子出身于儒士 ,是儒术的集大成者 ,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他们的观点 ,主张称为儒学 ,儒学在批判、继承古代文化方面有独到的贡献 ,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在世界文化史上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5.
问题研究就是要厘清发展中的问题。现有相关文献中问题研究的前后比较表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并未在已有的问题研究中表现出来。其原因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问题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问题研究不重视;缺少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中问题性质的认识;问题研究基于宏观的视角和局外人的立场;已有的问题研究大多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延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困境。为消解“智能技术+”教育的伦理隐忧,促进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思考与研究,需借助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以伦理学视角对其中的人机关系进行审视,深入剖析智能技术当前以及未来在价值、责任、隐私、人性等方面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由于智能技术具有“类主体性”等独特特征,因此,需要以寻求自我价值、加强法律监管、建构理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等为中心思想,提出可行的消解路径,并力求在未来的教育中坚守教育本质,秉持理性态度,遵守伦理规则,从而保证智能教育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4):76-81
MOOC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在线教育新形态。从意识形态向度探究和考量西方MOOC的意识形态性以及对我国教育安全的冲击与挑战,已然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推进我国在线教育建设和发展,应深刻认识西方MOOC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输出境况,正确把握西方MOOC中的"西方中心"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导向,积极应对西方MOOC中潜在的威胁国民教育体系独立性和挑战教育信息安全等问题,以增强我国意识形态战略思维,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工作与心理压力的伦理省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使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空前增强。外力驱使与内在焦虑是高等学校教师工作与心理压力剧增的两大主因。建立符合伦理规范的师资管理与考评机制,保障教学与科研的均衡发展,构建外部激励与内源发展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实现制度约束与自由发展的和谐统一,是缓解高等学校教师超强度工作压力和超负荷心理压力的有效伦理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刘国豪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国关于知识创新和生产、科技创新和转化、知识传播和应用的制度系统。如果一国创新系统运行不畅,创新体系各角色之间缺乏相互作用,知识流转存在瓶颈,我们则认为该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存在制度失效或系统失效问题。国家创新体系制度失效的原因,既有系统内部微观和宏观层面因素的制约,又有国际经济技术环境的影响;校正国家创新体系的制度失效主要靠制度创新和健全激励机制。坚持制度创新,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激励机制,是目前加快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夏增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4)
汉代中期以后,在政府的主导下,儒学通过不同的渠道传播,其中“遣使巡行”制度就对儒学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政府遣使巡行采风的主要目的在于察风俗、体民情、宣教化,甚至举贤良,意在将皇帝关怀下民之情传布四方。其政治前提就是充分了解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为因俗施政做准备;然后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化民成俗”施政方针,实现儒学的社会化,推进文化的“大一统”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