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2.引导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是中国一代国画大师,其绘画艺术作品中融合了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同时汲取了民间艺术的营养,具有独特的审美格调。文章重点阐述齐白石绘画艺术独特的结构与意蕴,以求索其对现、当代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个成功艺术家的重要标志就是其所创作的诗书绘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感情色彩,齐白石大师的百年艺术生涯已然将绘画的造诣提升到新的高度。齐白石大师的绘画艺术正是中国优秀传统主题和民俗古典技术融会贯通的有力表现形式,这也是能够得到广大人民认可和支持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对齐白石人物绘画作品中情感表情展开论述,以期更好地欣赏、理解齐白石的人物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六十三岁题画白菜时写道:“余有友人尝谓曰:‘吾欲画菜,苦不得君所画之似,何也?’余曰:‘通身无蔬笋气,但苦于欲似余,何能到。”,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2007,(3):I0002-I0003
刀画是吉林画家林宝君先生经多年艺术积累、潜心探究和反复实践独创的绘画方法。近几年其作品逐步成熟、升华,成为绘画艺术新门类。刀画是以钢刀为主要作画工具,采用油画颜料,刀笔结合,交互运用,通过画笔和刀具在纸(或画布)上涂增和刮减色料完成刀画创作。由于其创作方法吸收了国画和油画等绘画艺术之精华,从而使刀画作品既展现出国画苍劲古朴的深远意境,又呈现了油画反映景物质感和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装饰价值和收藏价值。刀画作为绘画创作的新门类,引起了美术界、新闻界和收藏界的广泛赞赏和注目。  相似文献   

6.
齐白石(1864-1957)出身于农民家庭,曾做过木匠;27岁始拜师学画,打下坚实的工笔画基础:40岁后,画风渐变,走上石涛、八大写意花卉一派;后因家乡匪患,孤身避难定居北平。当时北平画坛多数画家认为他的绘画笔墨“粗野”。受陈师曾先生劝告,改变画风,独创红花墨叶的双色花卉与浓淡几笔虾、蟹、草虫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7.
大画家齐白石,有一个座右铭是:“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曾是一个有争议的画家。对他的画风和成就,有人大加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百年难现的艺术大师,“诗书画印”无所不精,从他笔下流动出来的许多人物、山水、花鸟,都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但也有人出于偏见对他进行攻讦,或出于嫉妒向他泼污水,或出于无知对他妄加评论。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祖母: 我又梦到您,梦中我又回到小时侯住的日式房子,庭院里的杂草长的好高,屋里黑漆漆的,我感到害怕,我听到您一直在叫我,一只老猫蹲在廊前,专注地看着飞舞的蜻蜓。  相似文献   

9.
以目前湖南省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湖湘文化讨论及湖湘文化与湖湘学派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齐白石出生以前,清代乾、嘉以降湘潭、湘乡两地诗文金石书画的人文艺术大环境;阐述了齐白石出生后,生活在其周围的的人文艺术圈对齐白石的熏陶、濡染,使其在书画诗文艺术方面成才的过程;指出齐白石在定居北京、实行“衰年变法”之前已经成为了一位具有大师潜质的艺术家;进而论证了从湖湘大地走出去的艺术宗师对于湖湘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画者的禅语     
以禅宗的思维方式和机理本原来阐释绘画艺术,不失为一种独特视角。艺术没有真理只有生命的观点虽不大过新颖,却也不无道理。而且鲁迅先生也说过,写小说不能依靠小说技法之类书籍。然而小说也好,绘画也好,创作出来之后既已定型,还是有标准、能评论的。事物具有规律性,这已为世人所公认;创作没有成规,也是文艺工作者的共同体会。个性的东西、独特的东西究竟怎样产生,这确乎不仅是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个理论问题。望同好积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这个多元时代的艺术家,不仅要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自己头脑的艺术观念,更要改变对传统文化的恋旧情志;借以艺术“名义”而存在意识形态的最大特征,是它们围绕人本主体意识的出现;所谓的主体意识则是画家对客体有自己独立的的领悟和感受,努力寻找适合自己能表现的绘画语言;在艺术发展中,如果只有艺术作品样式发展,而没有相应感悟心境的净化,那么,这种艺术是很难体现其内在价值的;艺术的价值必须把它放到大的文化背景下来审视,可以用某一种准则来衡量和把握,而艺术的价值是一个观念的评判。这样艺术的“精神状态”则是一个至上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2.
杨宗 《小读者》2011,(11):1-1
齐白石是中国画坛的一代宗师。他不仅擅长书画,还对篆刻有极高的造诣。但他并非天生具备这样的艺术天赋.而是靠他的踏实耐心.经过了非常刻苦的磨炼和不懈的努力才成功的。请看下面“化石为泥”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3.
你想过自己的童年是怎样不知不觉地被丢掉的吗?你想过要去听听鲸鱼的歌唱吗?你想过旋转木马也会流泪也会疼吗?我知道,很多人都没有想过。  相似文献   

14.
王海平 《考试周刊》2010,(16):48-48
绘画是创造性的艺术,绘画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创新。一味地“摹古”或“跟风”,其结果只能是复制画匠。因而绘画的创新比之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就显得更为重要。绘画的创新除了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其艺术内涵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绘画艺术的创新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因为绘画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向前发展的。中国画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创新的问题,林风眠是最早进行国画改革的现代画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由建国 《甘肃教育》2009,(22):63-63
欣赏中的“欣”即是指愉快、高兴,人在心情好时才能进行艺术欣赏,这是不言而喻的。而欣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赏”,《刘子》云:“赏者所以辨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小该: 曾经我也像你一样,抬头仰望一片新叶,看一朵飘过的云,就会觉得快乐。 曾经我也能静静地站在树下,听风翻舞树林、小鸟鸣唱,就会觉得感动。  相似文献   

17.
白石山水的章款特色——书法独特画龙点睛白石老人山水画的章款极其明确,绝不因题跋印章破坏画面。他往往在绘画之前就想好了留白、虚实位置。虽然不多,却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白石老人看来,这既是抒发情感、阐述画意的纽带,又是增强绘画美感的手段和桥梁。  相似文献   

18.
工笔花鸟画这一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古老艺术形式,经过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从传统状态中脱颖而出,如同一颗抹掉尘埃的珍珠,格外闪烁出璀灿夺目的光华。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中华文明发展到唐朝,其魅力已使当时的海外各国心驰神往,直至今日,当我们在诵读唐人留下的诗篇、欣赏唐人留下的绘画时,还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先生是诗、书、画、印全人神品的千古大师,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了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写俱佳,在他的笔下,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