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科学研究以追求确定性知识为指向,布尔以文化整体性的视角将逻辑与数学结合起来,可以给之以哲学的指引。布尔对传统逻辑的改造助长了科学脱离哲学的进程,但是并没有远离哲学。改造后的新逻辑仍然是理论进步的阶梯,这种改造的目的在于结合逻辑理论创新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布尔重视符号语言的逻辑研究,他通过逻辑的数学化来重释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确定性,但是反对将符号语言的逻辑研究与自然语言割裂开来。布尔关于自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的逻辑思考,饱含着对于人在语言应用过程中主体性地位的关照,他重视科学研究向人靠拢,使得其关于逻辑、数学与科学研究中饱含着人文关怀;布尔的立场与逻辑实证主义的统一科学思想相左,在他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立场中存在一个逻辑研究回归哲学的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2.
极端情感主义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在20世纪上半期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其哲学立场,否认伦理学的科学地位,主张道德是个人情感的表达,否认道德的客观性。由于其哲学立场和道德观点的先天缺陷,最终被温和情感主义伦理学取代。  相似文献   

3.
社会科学哲学中,以批判理论为代表在马克思影响之下开辟了一条独特路径。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都能发现马克思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是存在并具有重要价值的。因此,在与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比较中,挖掘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统一科学观等问题就成为理解马克思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的重要主题,以马克思的立场理解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也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于社会科学解释,主要有自然主义、反自然主义和多元论三种观点。三者对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无本质区别、社会科学问题可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等问题作出了不同回答。在现代西方哲学史上,这三种哲学立场的争论源于对逻辑经验主义统一科学观的评价。逻辑经验主义认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具体科学研究进程以及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态度三个方面,探讨了何祚庥先生的哲学思想。文中指出,兼备自然科学和哲学两个领域的学识,预示着未来科技人才的知识结构模式;对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探究,是导致深层次哲学思考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哲学基本问题上,自觉地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是研究过程深化的必然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6.
本文站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立场,对于冯友兰的新理学如何理解、改造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新理学充分肯定了分析方法对于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申和评析维也纳学派拒斥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试图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重建形而上学,这种努力是否成功尚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一种语言批判,通过对语言的逻辑进行研究,为可说和不可说的领域划定界限。在逻辑分析的视角下重构他的科学观,能更清楚理解他对科学的定位和评价。他的科学观表现为:(1)哲学与科学既非奠基、也非取消的关系,哲学在科学之外,为科学划定界限;(2)逻辑之知具有先天性和必然性,科学之知具有后天性和偶然性;(3)自然律的形式桥接了逻辑形式和自然律的内容,保证了科学知识中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前期维特根斯坦独特的科学观,可以为进一步思考科学的本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罗素从捍卫其逻辑指称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对语句结构进行深入的逻辑分析,提出的摹状词理论,严格区分专名和摹状词,并给出摹状词定义及包含摹状词的语句的逻辑形式,从语言形式上成功地解决了20世纪三大语义学难题。这一理论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思想相对应,向人们展示了解决哲学疑难和捍卫特定哲学立场的语言形式分析方法的范式,在西方哲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佳俊 《中文自修》2023,(21):53-55
<正>批判理性主义(criitical rationalism)是指主张证伪的科学哲学思潮,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奥地利,创始人为奥地利裔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卡尔·波普尔(1902—1994)。“批判理性主义”的思想来源于爱因斯坦的批判方法和康德的唯理主义,致力于建立与逻辑实证主义相反的科学方法论;主张科学哲学应当研究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增长,以建立方法论规范为主要任务;提倡反归纳主义立场和证伪原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英美科学哲学界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逻辑实证主义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在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波普针对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划界的标准方面提出了他的意见。本文从理解的向度方面,首先论述了命题或者答案的意义在于它的问题,继而对科学进行探讨,为后文做铺垫,然后考察了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在科学划界方面各自的答案,最后阐明他们之所以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