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激发兴趣,应鼓励学生多设计一些探讨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案,让他们从中寻求规律。如做证明氢氧化铝性质的实验时,兴趣小组先设计了制氢氧化铝的四种实验方法:铝盐溶液中分别加入氨水和烧碱溶液;氨水和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随后又设计了氢氧化铝分别与...  相似文献   

2.
一、两种基本类型的课题对课题进行必要的分类对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无论从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还是研究结果,课题研究都表达了研究者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从其内容实质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研究专业思想的课题,即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探讨的一类课题。例1:《铝与氨水反应初探》(见《化学教学》2000年第5期)。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一般认为铝与氨水是很难进行反应的。该文作者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最后得出:铝与氨水能反应,并随着氨水浓度的增大、温度的…  相似文献   

3.
铝跟氨水反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在许多化学教材中都说明铝易溶于强碱溶液 ,如 199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P .2 0说明……镁不能跟碱起反应 ,但铝能跟强碱溶液起反应 ,生成氢气和偏铝酸盐。再如 [美 ]W·H·内博尔等著 ,陈复等译的普通化学 (第四分册 )P .164通过实验证明也如此。这说明铝溶于强碱溶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否意味着不溶于弱碱 ?查找现有资料均未提及铝与弱碱是否反应的报导。笔者为此对铝与氨水 (弱碱 )能否反应 ,程度如何等进行了探究。二、实验探究实验 1:铝能否与氨水反应 ?选用材料 :纯度≥ 99.5 %的铝片 (厚度 0 .1mm) ;新购…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氢氧化铝的沉淀形态叙述为白色絮状,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实验,结果得到了两种形态的氢氧化铝沉淀.一.实验现象1.按照中学化学教材中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向铝盐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加入氨水,得到白色絮状沉淀.2.向铝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制得铝酸盐溶液,然后向铝酸盐溶液中滴加盐酸或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得到细粉状沉淀.二、结果讨论上述实验表明,不同的实验方法能够得到不同形态的氢氧化铝沉淀.向铝盐溶液中加碱直接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是絮状的,而向铝酸盐溶液中加酸所得到的氢氧化铝沉…  相似文献   

5.
高比表面纳米γ-Al2O3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硝酸铝经氨水沉淀制备氧化铝,加入适量的聚乙二醇,120℃失水后得到凝胶,经900℃焙烧可得到纳米γ-Al2O3。利用XRD、TEM和BET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γ-Al2O3具有大的比表面(203m2/g)和1.26cm3/g左右的孔容。  相似文献   

6.
针对焦化厂机械化焦油氨水刮渣槽分离焦油、氨水和焦油渣的效果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先分离出焦油渣和焦油氨水混合物的机械化刮渣槽,实现了将固-多种液相的介质分离改为固-液相的介质分离,液相溢流出机械化焦油氨水刮渣槽后再进行液-液相分离,提高了焦油、氨水和焦油渣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氨水的浓度、氨水的用量、氨浸时间、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称取1g(精确到0.0001g)的矿样,经过最佳条件的焙烧后,最佳浸出条件是:氨水浓度为1∶1,氨水用量是4.0mL,浸出时间为2小时,浸出温度为60℃,分2次浸取,浸出率为95.95%。  相似文献   

8.
许多化学教材中对氢氧化铝是否溶于氨水等弱碱都没有明确说明,有老师通过不同的理论计算分别得出氢氧化铝难溶于氨水和能溶于氨水两种不同的结论。此文对几种不同的计算过程进行剖析,以澄清“氢氧化铝是否溶于氨水”这一问题,并通过两种计算方法都得出氢氧化铝能溶于氨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氨水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典型弱电解质溶液,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现将氨水的有关知识要点总结如下. 1) 密度氨气溶于水可得氨水,氨水的密度比水小,其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2) 溶质与电解质氨水是弱电解质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氨水浸渍法对果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讨论不同氨水浓度(5%、10%、15%、20%)对果壳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改性后的果壳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对果壳活性炭的结构及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氨水浓度为10%时,活性炭表面形态清晰,凹槽分布均匀,比表面积提高至775.1382m2/g,较改性前提高了6.5%;改性前后活性炭微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5 nm;果壳活性炭的吸附率随氨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氨水浓度为10%和15%时,吸附率分别达到86.51%和86.54%,吸附率相比改性前有所提高。而当氨水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率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了氨水的浓度、氨水的用量、氨浸时间、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称取1g(精确到0.0001g)的矿样,经过最佳条件的焙烧后,最佳浸出条件是:氨水浓度为1:1,氨水用量是4.0mL,浸出时间为2小时,浸出温度为60℃,分2次浸取,浸出率为95.95%。  相似文献   

12.
铝在国计民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铝的冶炼来自于氧化铝的电解,而氧化铝富含于铝土矿中,但是铝土矿中又含有氧化硅、氧化铁等杂质,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呢?下面本人设计两种提纯方法以飨读者,同时将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总结一下。实验仪器:烧杯、钥匙、玻璃棒、普通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滴管、锥行瓶、双孔橡胶塞、长径漏斗、酒精灯、蒸发皿、三角支架、玻璃导管、橡皮管。化学试剂:研磨的铝土矿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氨水、蒸馏水、碳酸钙。  相似文献   

13.
焦油氨水系统乳化影响气浮除焦油器分离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依据破乳原理,提出了以硫铵满流槽尾气为气浮除焦油器的气源、向气浮除焦油器内连续添加复合破乳剂,通过降低焦油氨水乳化效果提高焦油氨水分离效果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4.
在解答氮族元素的有关试题时,学生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1.氨水显弱碱性的理解不全面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少部分电离出OH^-、NH4^+,所以氨水具有弱碱性.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15.
一、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H3、NH3·H2O等分子和NH+4、OH-等离子及微量的H+.二、氨水中的化学平衡在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3·H2O(?)NH+4+OH-当加酸时,上述平衡向右移动;当加碱、加热或浓缩时,上述平衡向左移动.三、氨水的密度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相似文献   

16.
“氨水”问题是常见的知识考点,现将有关“氨水”的问题小汇如下: 1.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氨气或液氨溶于水所得溶液,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H_3、NH_3·H_2O、H_2O等三种分子和NH_4~+、OH~-、H~+等三种离子(除H_2O分子外,含量最多的为NH_3·H_2O分子),这些微粒共同构成了一个系列化的可逆反应,它们之间可相互转化。2.氨水中的化学平衡在氨水中存在着平衡:NH_3+H_2O(?)NH_3  相似文献   

17.
废镍镉电池的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废镍-镉电池的碳酸铵-氨水浸取液中,利用硫酸铵-聚乙二醇2000-铬黑T双水体系萃取分离镍与镉,实验表明,在常温常压下,碳酸铵-氨水浸取液中不含铁,在pH=8.95的硫酸铵-氨水缓冲体系中,经过两级萃取就能实现镍、镉的定量分离,消除了镉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对铜的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进行了讨论 ,侧重讨论了铜的难溶化合物 ,认为铜的难溶化合物在氨水中的溶解性主要取决于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和铜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  相似文献   

19.
<正>一、提出问题在电解质溶液的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是,pH相同的氨水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如何变化?二、理论探究方法一:氨水是弱碱,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氨水被稀释,使它的电离程度增大,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则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增多,混合物碱性增强,所以pH增大。方法二:氨水中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中氢氧根离子的影响,使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弱,氨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氢氧根离子减少,则混合物  相似文献   

20.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56页“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中采用了浓氨水和无色酚酞试液2种试剂。具体实验过程如下: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在烧杯B中加入3—5mL浓氨水,用1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的溶液罩在一起(图1),观察现象。浓氨水具有强烈的氨臭味,实验中虽然使用到的浓氨水不多,但往往还是弄得教室里臭味四溢,且该实验基本上只能作为演示实验,很难作为学生分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