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学生应对方式评定问卷,对649名高中生面对挫折和烦恼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发泄、幻想和忍耐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学校类型高中生在问题解决、退避和幻想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3)来自城市和农村的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差异不显著,处于不同家庭气氛的高中生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的高中生在问题解决和幻想应对上存在极显著差异;(4)高中生学业成绩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引起大学生挫折感之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导致大学生挫折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挫折感,也有个体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挫折感。  相似文献   

3.
面对压力、困难和挫折,高中生如何应对?使用应付方式问卷对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阶段,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倾向于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来解决问题;2.在"幻想"、"自责"和"解决问题"上,高中生的性别差异显著;3.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越来越多地采用成熟的应付方式,不成熟应付方式的使用频率逐渐减小;4.在高中阶段,"解决问题"的临变点在高三,"自责"和"幻想"的临变点在高二。  相似文献   

4.
青海藏汉高中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青海省海东、海南、果洛三地区的331名藏族高中生、292名汉族高中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青海藏、汉高中生聪慧性属低分组,其余均属中间分组;(2)青海藏、汉高中生在人格因素中聪慧性、稳定性、好强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及人格次级因素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怯懦与果断型、创造能力和成长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因素无明显差异;(3)不同地区藏、汉高中生人格特征的差异性程度不同。这些都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对人格形成和发展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青海高原藏汉高中生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青海省海东、海南、果洛三地区的331名藏族高中生,292名汉族高中生的人格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青海藏汉高中生聪慧性属低分组,其余均属中间分组;(2)青海藏汉高中生在人格因素中聪慧性、稳定性、好强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及人格次级因素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怯懦与果断型、创造能力和成长能力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因素无明显差异。(3)不同地区藏汉高中生人格特征的差异性程度不同。这些都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对人格形成和发展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消除教师的心理挫折保持良好的教学心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了受教师的知识、教学能力、授课艺术诸因素的制约外,还会受到教师授课时的心理挫折感和心境的影响.造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挫折感的原因,包括社会情境因素和教师个人因素.预防和矫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挫折感,保持良好的教学心境,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挫折观,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心理耐挫力,要注意情绪的自我释放,掌握自己的心境,做心境的主人;作为学校管理者,对于有心理挫折感的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改善和创设良好情境,引发和培养教师的愉悦情感.  相似文献   

7.
李翔 《考试周刊》2009,(52):132-134
健康是每个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作者主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洛阳等9地市的部分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选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健康总分均值明显高于常模,社会健康低于常模组,高中生社会健康症状明显;高中男生健康状况好于高中女生;高三年级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好于其他年级;来源地为城市和城镇的高中生社会健康好于农村高中生;示范性高中学生社会健康状况好于非示范高中学生;体育运动对高中生身心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体育运动群体中高中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健康总分好于非运动群体.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九零后高职生的人格特点,采用16PF对常州某学院253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30.2%和27.8%的新生分别在自律性、有恒性因子上得分较高;有25%的新生在恃强性、敏感性、幻想性、实验性和紧张性因子上得分较低.在恃强性、实验性、敢为性、幻想性、内外向性、怯懦与果断性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幻想性、忧虑性、自律性、敢为性、适应与焦虑性、心理健康、从事专业而有成就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总体而言,九零后高职生人格积极健康,不同性别和专业的新生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留守高中生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留守高中生经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父母经常采用的教养方式有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度保护和过分干涉,较少采用惩罚方式;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孩子成熟的应对方式多存在正相关,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孩子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多存在正相关;留守高中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2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自我和谐组较多地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低自我和谐组较多地使用自责、幻想和退避,而在合理化上无显著差异;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各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相关,自我灵活性与解决问题呈显著正相关,自我的刻板性与解决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和幻想呈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自责和幻想能有效预测个体的自我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高中生与成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卡氏特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分层、分级的,且层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主要影响学业成绩的卡氏特质是有恒性、聪慧性、自律性、稳定性、实验性、忧虑性、独立性、幻想性。3.高中生、成人影响特质的主要差异在重要层影响特质上,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和谐量表对2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自我和谐组较多地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低自我和谐组较多地使用自责、幻想和退避,而在合理化上无显著差异;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各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相关,自我灵活性与解决问题呈显著正相关,自我的刻板性与解决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和幻想呈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自责和幻想能有效预测个体的自我和谐程度。  相似文献   

13.
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人格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群性、聪慧性、兴奋性、有恒性、敏感性、幻想性这6种人格因素与高考数学成绩的相关性显著.聪慧性和有恒性对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有正向影响,而乐群性、兴奋性、敏感性、幻想性对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有负向影响.人格因素与高考数学成绩的相关性系数与多元回归方程的偏回归系数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为编制一份信效度较高的高中生专业兴趣测验,为高中生在选择高考科目、大学专业以及就业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对483名高中生进行初测,统计分析后形成正式测验;对460名高中生进行正式施测.结果:编制了高中生专业兴趣测验,共75个题项,分为7个维度——商业管理型、机械操作型、实验研究型、社会助人型、自然探索型、事务规划型、艺术文学型.测验的信度为0.95,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高中生的专业兴趣类型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均基本符合统计学标准.结论:高中生专业兴趣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测量我国高中生专业兴趣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人们对有关“性”的问题比较忌讳,很少有人在公开场合讨论涉及“性”的话题。据调查,大部分高中生是依靠同伴、网络、报纸、杂志等途径获得性知识。而通过这种自我摸索、“无师自通”的方式获得的性知识很多都是不准确甚至是有害的。社会的“性忌讳”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高中生的性无知与性愚昧,而性无知和性愚昧又直接导致了高中生不健康的性心理以及不当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国内广泛运用的《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对150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高中生在社会取向道德价值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高中生在个人取向家庭价值感维度、应付方式幻想因子上存在显著来源差异。(3)高中生在总体价值感、个人取向生理价值感、社会取向生理价值感、应付方式解决问题因子和自责因子上存在年级主效应。(4)自我价值感大部分维度与积极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学习兴趣结构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1 0所中学的 547名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使高中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为愉悦感与功用性、优越感、消遣性、相投性等 4个因素 :使高中生失去学习兴趣的因素为无味性、厌倦感、无助感等 3个因素。此外 ,我们还对高中生学习兴趣产生、变化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百五十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和谐显著相关,自我和谐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的自我和谐三个维度与常模均有显著差异.自我和谐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症状的预测变异量.同时学生的寄宿与否、家庭教育方式、人际关系类型等因素对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家庭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已经是心理学界的共识。在家庭系统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所处的社会阶层等虽然也会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但在众多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对高中生的心理成长起着塑造作用。父母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高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特点,从而避免高中生产生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0.
编制高中生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并进行心理测量学分析.广州市某中学2000名高中生接受测验,使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自编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可以提取4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学习计划与目标管理性、学习资源利用性、学习成效监控性和学习兴趣调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