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初中生希望特质的现状及希望特质、自尊水平和自信心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绩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自尊量表和中学生自信心问卷对唐山市某中学的3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学业成绩(t=-4.137)、自尊(t=2.329)和自信心(t=3.350)的差异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不同性别初中生在途径思维(t=3.326)和动力思维(t=-3.439)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初中生在途经思维(t=17.423)和动力思维(t=12.290)两个维度和希望特质总分(t=17.131)上差异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和希望特质得分(r=0.165)、自尊(r=0.124)及自信心(r=0.124)相关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希望特质得分对自尊、自信心和学业成绩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由此可知,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受希望特质、自尊及自信心等因素的影响;希望特质对学业成绩、自尊和自信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学生的希望特质,学业压力学业成绩的影响。以532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中学生学业压力量表和学业成绩,用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探讨希望特质和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带来怎样的影响。中学生的希望水平、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均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期望压力与学业成绩显著相关。结论:希望特质是调节中学生学业压力的重要心理因素,希望特质及学业压力对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对青海省158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说明青海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良好;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予男生;从各年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高一年级与其它年级相比心理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心理康复特质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自编的青少年心理康复特质问卷,选取四川省彭州市等各受灾程度不等的中学的650名学生进行施测,以探讨四川灾区中学生心理康复特质的差异。本研究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并运用相关分析、双因子变异数分析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所得结果如下:从不同年级的中学生的平均数来看,初一和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的中学生在乐观与希望、问题求助方式、不安全感、安全感维度以及总问卷上的平均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1)初中二年级学生具有的乐观与希望、安全感特质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2)初中二年级学生整体心理康复状况好于其他年级的学生;(3)高中二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更善于运用问题求助来帮助自己康复。从不同性别的中学生的平均数来看:(1)男女中学生具有的整体心理康复特质没有显著的差异;(2)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高程度的不安全感;(3)女生比男生更多地用问题求助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康复,且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更能找到问题解决和求助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讨论可能的原因。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量化的依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使用浙江大学心理系郑全全教授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沧州市不同层次的6所中学的近1000名中学生进行了测查,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2.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心理健康状况中自责倾向显著高于常模水平;(2)心理健康水平城乡差异显著;(3)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显著的差异;(5)父母文化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结论:不同层次学校、不同年级、市区和城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学校、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的方法,对福安二中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在MHT量表中的健康总分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正常,在MHT的各因子中,检出率最高的为学习焦虑,其次是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绝大多数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班级层次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立新  张庆林 《教师》2008,(8):113-117
以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HMHS)作为测量工具,随机调查了西昌地区1716名中学生,结果表明:(1)彝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8.8%,但51.6%是轻度心理问题;(2)彝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3)女中学生比男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抑郁及学习压力感等心理问题症状;(4)城镇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乡村中学学生;(5)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优于初中学生的心理水平,除毕业年级外,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随年级升高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SCL-90和王极盛编写的MMHI-60为研究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分析了青海不同学历阶段及学历层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在城乡、民族等因素上无明显差别;亲子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之间在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存在差异且各学校不同年级之间有差异;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家庭结构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问卷(MHKQ)和一般健康问卷(GHQ-20)对800名大学生施测,以分析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对“焦虑”和“忧郁”有负向预测作用,对“自我肯定”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专业在心理健康知识与“焦虑”、“忧郁”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的关系间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0.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教师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采取方便取样和整群取样的方法对延安市幼儿园一线245名教师进行了调查,延安市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好于全国普通人群;阳性项目检出率为11.02%,心理问题排前三位的依次是强迫、敌对和抑郁;民办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办园教师;无职称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好于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教师;中专学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上好于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教师。建议建立独立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增强幼儿园教师个人的心理调试能力和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水平,提高幼教质量。  相似文献   

11.
湖南城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深入开展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调查湖南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运用SCL—90量表随机对1570名中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城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0.56%,其中严重心理问题学生有3.69%。比较显示,农村与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中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但城乡中学生各年级间心理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一和高一,而城区中学生中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是初三和高二。城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既不容乐观,也不宜悲观。各因子分中,农村中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因子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抑郁和精神病性两因子也显著高于城区中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高于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湖南城乡中学生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调查黑龙江省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黑龙江12所农村中学1 052名初中生进行了MHT测验,同时为了与城市初中生作对比研究,对10所城市中学的1 061名初中生进行MHT测验。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偏常人数检出率为7%;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初一,初一优于初三,初三的心理问题最严重。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极其显著地低于城市初中生。  相似文献   

13.
以中科院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为研究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以西宁市区7所中学1478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调查结果表明:(1)西宁市区中学生在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总均分等指标上高于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44.99%,和全国相比检出率较低;(3)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总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男生在几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4)随着直系家庭成员缺失程度的加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降低;(5)普通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重点中学学生;(6)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其次是初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调查了150名寄宿制初中生和非寄宿制初中生50人,比较寄宿生与非寄宿生心理健康差异;结果:寄宿生各项得分均略高于非寄宿生,其中在“人际关系紧张敏感”程度上,寄宿生明显高于非寄宿生;在“敌对”程度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其中“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紧张敏感”两个因子上,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强迫”因子上,单亲家庭学生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某高职2008级护理专业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探索学校-班级-寝室-学生四级心理教育模式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08级护理专业新生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年心理干预,分别在新生入学初和在校学习一年后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干预一年后学生心理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各因子分均有下降,且除敌对外,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学校-班级-寝室-学生四级心理教育模式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在推广的同时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考试焦虑、异性交往存在显著差异;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ho report extremely high levels of hope. A sample of 682 students (ages 11–17) completed measures of hope, school engagement, life satisfaction, self‐worth, and mental health. Academic achievement was obtained from students’ school records. Based on their hope scores, stud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extremely low” (bottom 10% of the distribution), “average” (middle 25%), and “extremely high” (upper 10%). Results indicate that students in the extremely high hope (EHH) group differed from students with average (AH) and extremely low hope (ELH) on all measures. Further, EHH and AH are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 benefits that are not found among students reporting comparatively ELH levels. Taken together,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EHH in students is associated with adaptive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related functioning. Overall, given the superior adjustment profile, perhaps ‘‘enough hope’’ should be defined as “EHH.”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业负担》一书在广泛调研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业负担状况,总结了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的发展规律;并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改善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减轻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该书既是从理论层面对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的总结报告,也是在全国大范围的调研和细致的专题探讨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成果;对改善当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聋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探查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重庆市180名聋生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聋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乡村学生,从五年级到高二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呈M状发展;聋生的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较普通学生为轻,而孤独倾向较普通学生为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