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伦理学视角分析传统尊老伦理文化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内在逻辑机制,剖析了目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大力弘扬尊老伦理精神,促进传统孝道文化结构功能的协调一致,从而促进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重新焕发活力,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读懂父亲     
晓宇 《中学生阅读》2003,(A02):21-22
  相似文献   

3.
鲁迅 《中学教育》2008,(4):61-64
我作这一篇文的本意,其实是想研究怎样改革家庭;又因为中国亲权重,父权更重,所以尤想对于从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父子问题,发表一点意见。总而言之:只是革命要革到老子身上罢了。但何以大模大样,用了这九个字的题目呢?这有两个理由:  相似文献   

4.
《喜福会》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其魅力和价值主要在于作品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因素。从婚姻关系和代际关系两方面入手,可以挖掘文中的中国母亲和美国女儿各自遭遇的伦理困境及其所做出的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5.
家庭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的最基本单元,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查发现,隔代抚养已成为目前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它的实质是家庭内的一种代际分工。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它是基于中国几千年"孝慈"文化的产物,而在城市化急速发展的今天又有了新的生命力:市场意义。本文重点讨论了农村家庭关系在面对市场经济,尤其是打工经济时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家庭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这对于研究当前的城市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传统孝道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传统孝道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进行探讨,提出传统孝道具有维持家庭稳定、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美德、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庆伍 《家庭教育》2007,(1S):38-40
一个12岁的女孩,在父亲被确诊为植物人后,她把发自心底的呼唤化成歌声。每天为昏迷的父亲唱歌。3个月后,父亲终于在女儿的歌声中渐渐醒来。[编按]  相似文献   

8.
陈秀渊 《文教资料》2008,61(13):46-47
孝顺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通过对李安导演的电影<推手>的分析,我们发现孝顺在观念和实践上均已发生变化,并可能受到多层文化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爱》是2003年托妮·莫里森的又一杰出之作,为我们理解莫里森在非裔美国文学中起到的承上启下作用提供了更多有力依据,也为莫里森的研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在当今社会,美国奴隶制虽早已废除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研究黑人作家莫里森和她的黑人小说便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伦理学的三个共时维度:道德伦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在比尔.库什身上的体现,总结出比尔.库什在黑人社区的历史反抗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心中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相似文献   

10.
<无常>因其与<朝花夕拾>格格不入的杂文化风格常常被研究者简单化处理.但鲁迅却借助无常这一特殊形象传达了对父亲(包括父亲和老师)的理想.寿镜吾和藤野先生在描写策略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是无常代表的"师格"的正面典范,同时也是在鲁迅人生中缺席的父亲角色的有力补充,三者最终统一于无常.<无常>体现了鲁迅一生对"人之父"孜孜不倦追求的轨迹,并将<朝花夕拾>从回忆型文本上升到美感与哲理并存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眼泪     
张玮 《师道》2006,(2):60-60
从小到大,我看见过父亲两度落泪。父亲在我心中是个绝对威严的人,他长得不高,有着似乎永远微皱着的眉和紧抿的嘴。其实在我成长的这二十多年,我和父亲并未真正意义上的亲昵过。他是一家之主,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平常对儿女的照顾几乎都留给了母亲。父亲极少插手管我们,而他只要开口对我说话,大半都是训斥。小时候听同学说在家怎样和他们的父亲打闹,甚至挽着手逛街,心中甚是羡慕。也曾偷偷幻想过,但总是想象不出如果真那样,该在父亲的脸上摆个怎样的表情。所以我会尽量努力学习,因为只有在拿着第一名的成绩单回家时,我才能看到父亲脸上难得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孝道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代际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孝道文化的形成源远流长,“孝”对中国传统的养老尊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继承传统孝道,剔除封建糟粕,建立新型的孝道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代际和谐及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养儿防老、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孝道的应有之义,而在新形势下传统孝道瓦解与变异,一种新"孝道"在乡村社会产生。基于化村养老调查,发现这种新"孝道"整合下,老年人逐渐走向自养模式。自养模式建立在理性化关系和劳动观念基础上,惠农政策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孝道"整合下这种自养模式已成村庄规范,老年人老有所养不成问题,但老有所乐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父亲》     
谁都无法忘却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产儿——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八十年代初的“乡土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时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到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加速,传统的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关系急遽转型和变迁,人类的代际关系也发生了从未有过的重大变化。因此,代际伦理的问题便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本文将对近几年代际伦理问题的研究作一个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阅读父亲     
忆起来,当年正值壮年的父亲因劳累中风而致半身不遂,而我从小的记忆里,却从没记得父亲躺在家里,而是日日顽强地进行着恢复锻炼,乃至后来竟出入意料地能下地劳作了。那时还小,我没问过父亲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但随着年龄渐长,已为人父的我渐渐读懂:父亲不依赖别人,甚至不停地为这个家庭做着力所能及的劳作,他的心中一定有着最质朴的、不必言说的对家庭的那份情感。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9,(11):103-110
用"责任担当"一词定义《全能囧爸》《失孤》《夜孔雀》中的"父爱"太轻了,这三部电影中的父爱既有父亲的担当又有母性的偏执疯狂,是不同寻常的父爱。三部电影里父亲对儿子怀有深深的愧疚,儿子既是套在他们头上的沉重枷锁,更是支撑他们活下去、前进的唯一动力。中国电影紧跟城市化的脚步,在塑造底层小人物的形象时,关注家庭的悲欢离合,努力突出父亲在家庭的承担,从而在父之爱中缓解了他们所处的生活困境。  相似文献   

18.
冲突与融合——现代家庭伦理教育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家庭伦理教育出现了功利化倾向、代际关系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与中国正处于家庭伦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特殊时期相关;也是代际伦理日益显露的结果;并且更与家长自身的素养息息相关。作为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有助于使家庭伦理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论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伦理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婚姻家庭伦理关系鲜明地体现着时代的特征,表现出一些新变化:婚姻家庭关系的主轴由传统的重亲子关系转变为重夫妻关系;婚姻家庭形式由相对单一变得多样化;代际关系重心由长者下移至年轻者。这一变化的发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对社会和个人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将“家庭伦理”作为方法去考察2021年度的短篇小说,可以更深入地讨论中国家庭秩序的变迁对整体社会结构尤其是时代情感结构的影响。在短篇小说的创作肌理中,作家对于家庭伦理关系浓墨重彩的书写,不仅是对一种叙事策略与手段的呈现,更是他们凭借创作而介入现实的一条“抗争”或“寻觅”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