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念楼学短     
木兰琐语:《念楼学短》是钟叔河先生的一本集子,当初书名很让我费了一番琢磨。后来翻先生写的序,才恍然大悟:念楼,即廿楼,就是钟叔河先生住的二十楼;学短,即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短之意。我选钟叔河先生的文字,是因为他那些长长短短的念楼解读实在是别致生动。那些久远的文字和历史在钟先生的笔下,就像一株老树突然地勃发出生命力,花繁叶茂起来。因为喜爱,所以不忍错过。同样是敬慕庄子的濮水垂钓,人教版的高中《语文》第五册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鲍先生倾慕的是庄子的孤独和怪  相似文献   

2.
正认识肖复兴源于他的作品。读《父亲手记》与《我教儿子学作文》,我看到的是一个好父亲;读《和当代中学生通信》与《一个女中学生的日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老师;而读《我的读书笔记》,我看到的是一个好读者——一个好读书的人。根据阅读经验,原以为《我的读书笔记》是一本"读后感"的合集,从中可以看到到底是哪些书给一个作家打下了精神与艺术的底子。可是,开卷发现,他只是在给你讲故事。  相似文献   

3.
拜访钟叔河先生那天,正值酷暑,听说钟先生是在长沙一栋楼的20层住,一路上问了不少人,等到看见20层门前挂一竹额题“念楼”二字时,我们已汗流浃背。然而一进门,钟先生就让人端来西瓜,生怕我们不好意思吃,然后笑着说由他带个头吧,我们也就放松下来了。一下午轻松愉快的谈话,给我们的感觉钟叔河先生是位性格谦和豁达、眼光睿智、观点犀利的老者。其话语,在腴润里带有苦涩,在随意中隐着谨饬;在乡俗里透出雅趣,在直白里饱含书卷气。  相似文献   

4.
甘其勋 《新作文》2021,(6):8-11
小序:文章得失寸心知 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曾祥芹教授,是我国语文教育、文章学、阅读学多学科专家,被公认为"三栖"著名学者:"一语双文"(语言、文章、文学)新语文观的创立者、"实用文章学"的领军人和"汉文阅读学"的奠基者之一. 1987年至今,我参编过祥芹先生任主编的《文章学教程》,与他共同主编过《文章学与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5.
常言道: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课。既然阅读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地"要我读"到主动地"我要读"1、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例如:①学过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学鲁迅的《孔乙己》,可向学生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种延伸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大家还记得《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吗?小说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与罪恶。今天我们来学海因里希·伯尔的另一篇小说《在桥边》。二、初读交流师: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小说,老师特别想听听同学们读完小说后的阅读体会。请试着用1~2句话概括。生1:小说应该是讲爱情的吧?"我"甚至为了爱情丢了饭碗。生2:小说挺短的,读完后也大致了解了小说的情节,可是总觉得好像自己的阅读浅了点,  相似文献   

7.
曾祥芹教授在《阅读学新论》中指出:"文体不同,阅读的目标、思维的方式和方法都有区别。"曾教授将这种区别称之为"文体阅读差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文体阅读差异",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益。关于这一点,我在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时体会深刻。一、初入,不识庐山真面目解读《负荆请罪》,发现有许多值得打磨的教学点。  相似文献   

8.
曾祥芹、韩雪屏两位教授早两年参与建构了“中国文章学”,紧接着他们又奋力拚搏,潜心研究,笔耕不已,建构了“中国现代阅读学”。问世于1992年的中国第一套《阅读学丛书》,围绕着《阅读学原理》这个“主体”建筑,展开“两翼”:从阅读技术深入研究,产生了《阅读技法系统》和《文体阅读法》两本专著;从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研究,编著了《古代阅读论》和《国外阅读研究》两本理论资料,灿然五本,卷帙浩繁,体系完整,洋洋大观,总计160多万字,何其壮哉!那么,五本大著从哪里谈起吧?我想先谈丛书的主体——中国第一本《阅读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谈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知音》篇是明确讲阅读鉴赏的篇章。在《知音》中刘勰提出了三种存在已久的不能积极阅读的现象,即"知音其难"的三种现象:"贱同思古","贵古贱今";"文人相轻","崇己抑人";"学不逮文,信伪迷真"。接着提出了"文情难鉴"的原因,客观原因是"篇章杂杳,质文交加";主观原因是"知多偏好,人莫圆该"。对于如何积极阅读而成为作者知音的问题,刘勰提出要"博观"和"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对于阅读的方法步骤,刘勰提出了"六观"。在《知音》篇的最后,刘勰提出了阅读的最高境界:"觇文辄见其心"。《知音》篇从刘勰的时代一直到今天,对阅读鉴赏和理论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我想说:"多认识字,早阅读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大千"字"界里想认字、会认字、多认字呢?一、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乐"学在人际交往中,最容易记  相似文献   

11.
畅所欲言     
Comments are Welcome!山东泰安杨阳:我在书店里找到了一本04年的《阅读版合集》,不知道中学版是否也有合集呢? CE:Teens:CE:Teens从05年开始共出了三本半年合订本,其中05年两本的封面分别是哈利·波特和奥黛丽·赫本;06年上半年合订本的封面是周杰伦。每本都附有一张MP3,收集了半年内所有CE:Teens的有声材料。如果你再次逛书店的时候,记住留意这些合订本哦!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学生对阅读充满期待,自然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  相似文献   

13.
吴永树 《新教师》2019,(10):21-2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了"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为辅佐"的阅读主张。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理念,再加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任务群之后,整本书阅读在单篇课文阅读的长期"垄断"之下,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1941年,叶圣陶在其重要论文《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这样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43):5-6
1941年,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今《语文课程标准》中描述道:"阅读的能力,即学会运用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如何有效地进行整本书的课外阅读,如何高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现如今阅读教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叶圣陶先生1941年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做辅助。"这应该是最早的关于对"整本书阅读"概念的阐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更是构建了一个从"教读课文"  相似文献   

17.
<正>1941年,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于"读整本的书",提到:"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因此,让孩子读整本书也是对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缺失的弥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整本书的意义重大。因此,我将指导性阅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正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近期,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改变,从阅读开始》的文章,文章主要包括:阅读  相似文献   

19.
《阅读》自2005年1月创刊以来,好评如潮。正如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审读员陈上应同志所肯定的那样:"版幅不大,容量不小;栏目众多,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恰到好处;读写结合,可读性强,《阅读》是有助于小学生双语学  相似文献   

20.
"曾祥芹文章学"是从"一语双文"新语文观引发出来的.他独著《实用文章学研究》,主编《文章本体学》《文章阅读学》《文章学与语文教育》等书,建构了"一体两翼三层级"的文章学体系,主张语言、文章、文学三育的和谐发展,证实其学科开创和奠基之功.文章素养是整个语文(语言、文章、文学)素养的中坚和核心.采纳运用"曾祥芹文章学"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