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明青 《考试周刊》2012,(38):178-179
关注高中生"早恋"问题,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高中生的"早恋"现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但由于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而导致了"早恋"问题。学校、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摆脱"早恋"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汪湘云 《教师》2020,(4):5-6
早恋在中学生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相对来说,农村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会多一些。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对学生的生理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时效性,农村家长对学生监管疏忽,一些媒体宣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中学生早恋给他们的生理、学习、家庭都带来了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正确预防早恋的方法,即家长正确引导、学校及时劝导、媒体健康导向。处理早恋问题,关键在于做好问题学生的引导工作,其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影响力更大。教师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引导"的原则,正确引导学生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认为早恋其实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所谓早恋的种种“罪恶”,只不过是人为地给异性中学生之间的一些正常行为和现象贴上了早恋标签,再加上广大教师、家长、社会对这些现象的高度恐惧。进而采取不恰当的应对措施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早恋"问题屡禁不止。早恋让家长觉得没有面子,让老师觉得头疼,对学生自己的学习、人际交往、成长过程都是弊大于利。但现在学校和家长处理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暴,本文针对学生早恋的原因、害处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学校、老师、家长、自身多方面谈论了如何正确处理早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已成了家长及教师普遍关注及担忧的一个社会问题。有些家长及教师对中学生的恋爱一概采取禁止的态度。一旦发现,毫不留情地予以惩处,有些则对他们的恋爱漠然置之感到无可奈何。这样做的结果并未使中学生的早恋之势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6.
多年担任小学高段班主任,我发现如今的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年龄越来越小,身心发展不平衡,给教育带来了诸多问题. 每接手一个班级,到了五六年级,班上就会出现"谁喜欢谁""谁和谁谈对象"的议论;办公室里同事们也会开玩笑说:"我们班出现了一对儿."面对这种现象,家长则如临大敌:"某某经常给我们家孩子打电话,这是不是早恋呀?"正是因为对青春期孩子不了解,让教师和父母给小学生贴上了"早恋"的标签.  相似文献   

7.
教师和家长们提到"早恋",都是"谈虎色变",而这种异性相吸的情感只是到了一定的生理、心理年龄的正常表达而已。很多青春期恋情导致的问题,都是由家长和老师的不正确干预造成的。禁止、打压不是良策,夸张、矛盾是家长的失职。只有教会学生自己把握青春的成长,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才是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早恋问题对家长来说无异于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不少家长在处理青春期孩子的早恋问题时,总采用一贯的“高压”政策,试图以家长权威压制孩子的情感,极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惨痛场面。一名初二女生因早恋问题与家长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女孩动不动要跳楼,母亲气得想吃安眠药自尽。心理教师采用家校联合、绘画治疗、心理讲座等方式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干预,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青春期情感问题,促使家庭走向和谐温馨。  相似文献   

9.
关爱"早恋"的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疏导是最好的预防教育。对有早恋现象的青少年,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0.
好书推荐     
正书名:《早恋:怎么看?怎么办?》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作者:王晓春出版时间:2014年1月主要内容:作者详细分析了学生早恋的复杂成因,将早恋分成13种不同类型、25种早恋行为;书中收录了大量关于早恋的案例或媒体报道,并给予简明扼要的点评。推荐理由:著名德育专家、家教专家王晓春老师,用生动、真实的案例阐述了教师和家长处理早恋问题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注意事项等。本书可供中小学教师、班主任、德育工作者阅读,也可供广大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关爱"早恋"的孩子,让他们健康成长,疏导是最好的预防教育.对有早恋现象的青少年,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12.
面对越刮越烈的学生"早恋"之风,家长和教师有的无可奈何,有的围追堵截.态度方法的不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我们唯有认真分析才能恰当解决.  相似文献   

13.
解读早恋     
一、早恋内涵早恋是近学年本土化的一种提法,大意是指那些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但在家长和教师眼里还是孩子的青少年异性间的亲密交往。在欧美的语汇中是找不到早恋一词的,西方的文化和习俗对性发育成熟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学论坛》2006,(7):79-79
交流障碍取代早恋问题升级为家长们心中的第一难题。两个月中,天津一家较权威的心理咨询门诊接到200多名家长的热线电话,没有一个问及孩子的早恋问题。并不是孩子们不早恋了,而是家长们都有了新的头疼事。他们不知道如何使孩子更好地和别人交流,担心孩子得自闭症、抑郁症,今后无法在社会上生存。有些家长认为.早恋毕竟只是一个特殊年龄段的特殊问题,而交流问题则要伴随孩子一生。  相似文献   

15.
<正>某中学初一女生,成绩好,长得漂亮,被同班一男生"看上",两人出现"早恋"情况。该男生成绩不太理想,是单亲家庭,父亲管理粗放。班主任与女生家长都觉得这段"早恋"可能会耽误女生的发展,极力要求女生提出分手。作为教师,该如何处理初中生异性交往中的三个具体问题: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异性喜欢自己,希望交朋友"的请求。2.如何正确面对初中生异性交往对双方心理成长的积极意义。3.如何指导处理和平分手等有关初中生初涉异性交往的具体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早恋已成为中学校园文化的一大"风景线",是家长和教师在管理教育中较棘手的难题。对此问题,若能正确应对,孩子们将会免尝酸涩的"青苹果"之味,从而能健康地度过青少年的成长期;如果应对方法不恰当,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泯灭孩子的个性,毁灭孩子的美好的人生。那么班主任作为管理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学生中出现的早恋问题呢?本人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并在工作中经常遇到  相似文献   

17.
只要一提到"早恋"这个词,许多家长都会立即警觉起来.在这种过度戒备的心理支配下,一些对孩子成长而言更为重要的问题往往被家长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由此造成的麻烦和危害也许比早恋本身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早恋已是一个毋庸讳言的客观存在。家长闻之色变,老师也束手无策。虽然家庭和学校对这个问题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可谓是围追堵截,但中学生早恋还是大有蔓延之势。家长和老师倾注在预防和制止中学生早恋上的心思和精力不可谓不多,但收效却往往很不如意,特别是在制止那些已成事实的早恋时,有时不仅达不到劝止的目的,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早恋的学生还没有尝到青苹果的酸涩滋味的时候,倒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先品尝到了教育失败的苦果。我曾经教过这么一对学生:双双来自农村,高一入学时两人的中考成绩都进入了班上前八名,授课老师…  相似文献   

19.
王威 《教育》2011,(30):42-43
<正>早恋问题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惑家长和教师的难题。由于中学生处于特殊时期,早恋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本文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早恋现象,分析和探讨了中学生早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中学教育中处理早恋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学生早恋的年龄一般提前到12——14岁,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也时有早恋现象。对此,学校教师、家长深感忧虑。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