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吕怡然 《新闻界》2001,(5):22-23
作为社会主义的大众传媒,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使命,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己任,这都是毫无异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以"正确的舆论"去给人导向,怎么让受众由衷地接受这种导向.  相似文献   

2.
3.
4.
陈巧云 《新闻爱好者》2011,(20):146-147
综观目前的新闻媒体,既少了大篇幅的理论说教,也没有长时段的政策解读,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报道,但这并不等于说新闻媒体不重视舆论导向或是放弃了舆论导向,而是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客观、务实去报道现实问题,引导民众主动接受大量舆论信息,从而对这些信息进行思考,作出导向性判断。笔者把这种导向作用理解为"隐性导  相似文献   

5.
“隐性采访”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表明真实身份或身份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借助照相机、录像机、录音机等采访工具,秘密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活动。 媒体被称为“社会守望者”,监测环境、披露丑恶、伸张正义是媒体的社会功能之一。许多新闻事实(特别是涉及社会丑恶现象的新闻事实)用显性采访的方式是难以接近和捕捉的,而隐性采访可以有效地获取此类新闻事实,满足社会的“知情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华日报连续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改版,探索党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如何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去年12月,新华日报实施的最新一轮改版,明确提出内容结构上要形成“龙头凤尾”的格局,以“三贴近”的思想创新党报优势。力求全局观念和新闻规律的统一、舆论导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党性原则与受众意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认为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新闻机构与政府“一体化”的观点尚待商榷,但对于党报而言,尤其是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报道安排中,说两者“一体化”是中肯的。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非典时期的新华日报牢牢把握党报的使命,以党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重大方针决策为中心,积极引  相似文献   

8.
张微 《新闻窗》2007,(4):62-62
近年来,隐性采访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成为进行舆论监督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在媒体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媒体为了增强舆论监督的力度,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战斗力往往采用隐性采访这种方法来报道独家新闻,发掘出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作品。然而,隐性采访毕竟只是公开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或特别的问题上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最好的体现就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抨击社会阴暗面,针砭时弊。隐性采访不但满足了媒体的职责所在同时还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充斥在我们周围。为了区别与其他的新闻报道,迎合大众的口味,许多媒体选择了别开生面的隐性采访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0.
11.
12.
赵芳 《新闻爱好者》2011,(20):135-136
关于"抢盐"事件,最早一条新闻出现于2011年3月16日凌晨2:36——搜狐网转载的《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美国人开始抢购碘化钾》,说的是美国人抢购食盐的事。但是没想到的是却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似的,有个别心怀鬼胎的人也利用这篇新闻开始散布食盐能防核辐射的谣言,并且这个谣言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17日上午,全国各地开始发生"抢盐"风暴谣言能迅速在全国散布开来也是有原因的,日本9级大地震  相似文献   

13.
澎潮 《新闻前哨》2008,(4):85-88
“世上本无事” 武汉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有条汉正街。“汉正街”越来越出名,越来越“值钱”,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越来越红火。就在党的十五大召开的前后,因为偶然之中的必然,以及一些新闻媒体新旧不同观念的支配.“汉正街”又一次成为众多新闻媒体的爆炒对象。  相似文献   

14.
15.
隐性采访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它特殊的采访方式———记者为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采访意图有意地隐藏起来,而遭人议论,是非难判。但一旦产生,它就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其采访的过程是隐秘的,但其最终的作品往往要展示给公众。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它广泛存在,并且有蔓延发展之势。因为隐性采访手段的秘而不宣,常使它能得到显性采访无法得到的采访对象毫无防范和乔装的呈原生状态的真实资料,因而最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特征。又因为是在被采访人毫不设防下真实再现,所以其内容往往具有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新闻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涉足面越来越广,其对经济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新闻报道中,一方面,经济新闻就最新的经济动向,向广大受众做出信息传达、消费指导等;另一方面,经济新闻尤其是批评性报道,由于未把握好正确的经济舆论导向,导致企业破产、市场低迷、消费利益受损的严重后果。去年10月以来,媒体关于“豫花”牌面粉的报道,就是对经济新闻报道失范的又一次警告。  相似文献   

17.
张建毅 《新闻知识》2001,(11):39-40
在浩淼的西方新闻作品中,引人注目的美国人情味新闻延续一百多年而不衰,其中的秘密何在?这种形式对我国新闻工作者有没有借鉴的意义?如何借鉴?我们有必要做一番探讨。一、人情味新闻的由来人情味新闻(HumanInterestStory)是美国报纸的一种特殊新闻体载。它起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便士报时期〔1〕。便士报以它价格低廉、报道面广的优势,冲破了报刊史上的黑暗时代———政党报纸时期,开创了报纸面向广大平民读者的新格局,使报纸成为真正的新闻纸。在美国报业巨臂约·普利策主办的《世界报》上,就曾刊出一条题为“穷人的圣诞…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的国家之一,每年大概有30万人死于自杀,其比例已经达到23/10万,远高于10/10万的世界平均水平。而15-24岁人群的自杀率超过26%,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随着各种媒体的迅速普及,加之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自杀新闻的报道随着自杀率的升高,报道频率、报道时长(报道篇幅)也在逐年增加,这似乎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们开始模仿媒体中的自杀者,在如今社会中又掀起了一股"维特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1,(10):28-30
进行社会舆论引导是一个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必须应时而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做创新社会管理的舆论引导者。文化艺术报社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大局意识,在以导向为第一大局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出新形式、新元素,提高报纸的品质,扩大报纸的受众范围和传播面。尤其经过近十年坚持不懈的探索、碰撞和努力,文化艺术报社已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十大行业媒体、中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单位、中国新闻人才培训基地和西安市精神文明单位。本刊现将《文化艺术报》社就陕西省委宣传部询问有关舆论引导问题的观点回复,予以摘要刊发,供读者和媒体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闻舆论是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强有力工具。《吐哈石油报》通过实践体会到,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应企业的新变化,顺应员工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做到新闻报道"正确"且"好看",才能真正使舆论引导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