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吃不完的"人情饭">(见附稿),报道的事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刊出的稿件却有不小的缺陷.可以说,作者抓住的活鱼又给丢了.  相似文献   

2.
编辑部有句流行的话“娃子好生名难取”。意思是说稿子好写,标题难制。常常是一篇文章写好了,抓破头皮也想不出一个合适贴切的标题。 前不久,要闻版负责人编发来一篇稿子,题目是《干部村组就餐,政府出钱买单》,内容是反映首创“农民负担大包干”的枣阳市杨档镇采取干部在农村吃工作餐,农民可以拿着餐单随时到镇政府结帐的做法,既方便镇委、镇政府监督干部,又不要农民负担一分钱。事件的本身毫无疑问是一篇好稿,但细品之余,我发现标题存在问题:一是标题没有反映事件的本质,即:彻底解决了“干部招待费由农民负担的问题”,而标…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各级新闻单位对党政机关干部下基层作了大量的报道,特别是反映干部们如何深入基层排忧解难、办实事的报道更是屡见不鲜。但对干部下乡工作中存在一些什么问题,下乡干部有些什么苦衷却很少有记者去反映。新华社6月6日播发的记者来信《谨防下基层干部变成“采购员”》,就对这些问题作了很好的反映和分析,入情入理,令人信服。稿子开篇点题:“下基层的机关干部不要变成当地的‘采购员’。”这是记者近日在湖北省城乡  相似文献   

4.
叶进 《新闻前哨》2006,(6):19-20
2005年,我在《荆门日报》主办“县乡新闻”,这个专版每周出两期,实际上是个“农村版”。我常在下乡采访时,向基层干部和爱看报的农民朋友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办的这张报纸,究竟有多少农民朋友在阅读?大家最喜欢看的是什么,最不喜欢看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曹玉林 《新闻界》2001,(5):70-70
我十分热爱新闻事业,走出校门就当了乡里的新闻干事。1985年至1988年,我曾在县广播电台当过专职记者,去年6月份,我又从农业部门调进报社工作,这当中虽然间隔12年,但由于我对新闻事业一往情深,且又在农业部门从事文字工作,因此,从未间断过新闻写作,并有大量“农村稿”见诸各级新闻媒体。我的体会是,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应该心系农民,想着农民,多为农民鼓与呼,只要时刻牢记,就有写不完的“农村稿”。归纳起来有三点做法:一、勤学农村政策。这是写好“农村稿”的根本。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政…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报道缺少处于农村主体地位的最基层的村组农户新闻,缺少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活蹦乱跳”的新闻。而那些有价值的、活生生的新闻,绝大多数发生于最基层。缺少鲜活的新闻,是因为缺少到产生鲜活新闻的村组农户去了解和挖掘。通常,从事农村报道辛苦,路途远、条件差...  相似文献   

7.
1990年3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湖北农民报》作为直接同全省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见面的报纸,如何让“联系群众”这条红线贯穿在办报始终,一时成为我们全体编采人员思考的中心课题。农村读者有个特点,有话想对党报说,却又“茶壶装饺子——倒(道)不出”。在他们的来信、来访中,只能热情地为编辑部出题目:他那里有“好人”呀,有“清官”呀,请记者去采访呀;或者他那里有条惹不起的“地头蛇”呀,要记者帮他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上,有些事有宣传价值,却不一定有新闻价值;有些事有新闻价值,却不一定有宣传价值。而我们要写的,是那些既有宣传价值、又有新闻价值的事。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做到恰如其分,也不难,难的是时时要有清醒的头脑,头脑清醒的“出处”就是“讲政治”。我对“讲政治”的理解,首先就是“讲大局”。  相似文献   

9.
“双联双包促增收保稳定”干部大下乡活动,是赤峰市元宝山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区档案局及时介入,跟踪指导,做到了“双联双包促增收保稳定”工作与“包扶户”档案工作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找好结合点     
端木夏 《新闻界》2001,(4):58-58
新闻与宣传,各自遵循的规律不一样,不是同一的事物。新闻与宣传又相通,新闻可作宣传;宣传能用新闻。没有宣传性的新闻是有,但在国家没有消亡,阶级依然存在的世界,不用新闻作宣传的新闻媒体却没有。给报纸特别是给党报写新闻,既要遵循新闻规律,又要担负宣传的任务。这便是新闻写作的一大难处。说难,并不是说两者是不可兼得的“鱼与熊掌”,而是难在找好二者的结合点。请读一读《高科技逼高水村办大学》(见附稿),就不失为一篇“鱼与熊掌”兼得的新闻;既有新闻价值,又具宣传意义。农民变成了市民;一个农业村变成了一个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1.
开拓农村市场,是发展我国经济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应该积极努力的方向,农村图书市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近两年来,新闻出版界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精神,并结合行业特点,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特别是“送书下乡”活动,规模大,效果好,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在去年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书市上创设的农村分市作为发行业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创举,为做好“送书下乡”活动又增添了新的内容。第八届全国书市农村分市于1997年8月31日至9月8  相似文献   

12.
辛革祥本来是某预备役师的干部干事。可当他听说这个预备役师已有6年没有在报刊上登过稿时,他来了个毛遂e荐:“我能不能试试?”领导点头后,他就挑起了新闻干事这个重担。其实,辛干事并不会写新闻稿,平时只是热爱写稿而已。如今要从零开始,得付出几多艰辛!——先从武装自己开始。他从战友那里借来一些新闻写作书籍,如饥似渴地读呀、抄呀,一个月下来,脸变得又黑又瘦。妻子心疼他,为他买来麦乳精、奶粉等营养品,他却背着妻子把这些营养品又退给商店,而用退回的钱买回一大深新闻业务书籍。——一次,他从熟人那里借来一本书,为了…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东台市新华书店,在开展“送书下乡”竞赛活动中,抽调精兵良将,组成“科技兴农送书下乡服务队”,结合送书下乡切实开展“三五双十”调研,了解农村读者分布及其需求构成,适时调整图书进销结构,努力为更大范围地开发农村图书市场奠定了基础。 该店的干部职工把积极投入“送书下乡”竞赛活动作为科技兴农、智力支农,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全店抽调主要业务骨干组成了一支“科技兴农送书下乡服务队”和7个专业服务组,分赴全市29个乡镇流动售书、服务上门。送书服务队(组)的同志通过赴庙会、赴集市,下村组、进渔港,把各种文化、科技读物送到读者手中。 开展“三五双十”调研,切实了解农村读者分布和需求构成,是该店投入本次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三五”即五个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某团报道员们都称团政委宇新华是“三员”政委,何为“三员”政委?——会议桌上的“传递员”年初,军区决定在该团召开“后勤工作现场会”,团召开党委会时,常委们谈到该团之所以有今天后勤工作的新局面,关键是曾被济南军区授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好干部”荣誉称号的副团长孙兆群拖着身上七块弹片兢兢业业工作起了作用。几年来,在他经手的几千万元的经费中,没有一分钱是人情发票。丰政委认为这是一条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当即就把这一线索传递给新闻干事,并亲自组织采写,使稿件位支笔写出新天地》在《解放军报》、《前卫报》大篇幅…  相似文献   

15.
1991年4月,我参加江苏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期间,私下从淮阴市(现淮安市)朋友那里得到这样一个信息: 沐阳县沂涛乡少数农民定期集会,演唱自己编写的反“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说唱鼓词,鼓词内容有矛头直指乡村干部吃喝挥霍和贪污腐败的这样四句独白:“长的是鳝鱼扁的是鳖,干部个个都爱吃,口口都吃农民肉,个个都喝农民血”;若一个村的干部到老百姓门上收提留款,农民便聚集其他村村民前来声援助威,有组织地开展“抗上交”。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在《半月谈》上读到一则《干部下乡竟如此作秀》的报道,反映一位领导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吹嘘自己如何帮助“问题村”排忧解难,文章内容白于严重失实,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并被农民告上法庭,惹起了一场官司。此事在反映出个别人作风上好大喜功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新闻领域存在的某些问题与不足。有鉴于此,笔者呼吁,新闻也需要筑牢诚信“大堤”。  相似文献   

17.
让软新闻精品常见报端黄宏福最近,笔者翻阅新闻资料发现,有一家报社的读者调查表明:农村、城市,特别是城市的读者,有百分之八十的爱读“软新闻”。什么是软新闻?软新闻是指人情味浓,写法轻松的社会新闻,因其情节、文字生动,读者阅读的兴趣性强,能产生“即时的报...  相似文献   

18.
杨福安 《新闻界》2001,(5):69-69
我采写的《“县官”请“社官”作报告》(本刊在第三期作了评析)在四川农村日报刊登后,立即在广大读者特别是农村各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并被评为全国农民报好新闻二等奖和四川省好新闻一等奖。回顾这篇稿子的采写经过,我有以下几点体会。立意,来自素材的追踪挖掘我作为一名农村基层通讯员,天天和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所闻所见的新闻素材不少。但是,真正具有好的新闻价值的题材并不多。所以,注重发现好题材,抓住好题材,始终是我从不放弃的想法。《“县官”请“社官”作报告》就是我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偶然)发现而紧抓不舍…  相似文献   

19.
让记者下基层,让村组上版面,在一版开设“村组见闻”专栏。这是随州日报最近为解决记者下基层难,村组新闻上版面难,尤其是上要闻版难而采取的一条重要措施。 随州市现有人口162万。其中农村人口近120万。全市有近千个村。《随州日报》作为中共随州  相似文献   

20.
多写读者感兴趣的新闻常听到读者对报纸评头论足。譬如,农村报道多了,城里人不爱看,称之“乡土版”;城市报道多了,农民兄弟又不买账,说“离得远”。症结何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新闻作品的地域性或行业性排斥了一部分读者,而是新闻作品的“兼容性”不够,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