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报告了对非线性氧化锌压敏电顺电流时间关系测量的典型结果,发现在低电压(V〈Vc)时的豫现象和时间不稳定性及在高电压(V〉Vc)时的剧增现象。探讨了这一变化特性征与压敏机理之间的关系,利用晶界缺陷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讨论,为该类电阻器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2.
纳米氧化锌微乳液法的研制的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乳液法研制出纳米氧化锌,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平均粒径均为10nm。并与固相反应法研制的纳米氧化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以Zn(NO3)2.6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水热法通过控制反应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沉积参数,合成了包括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蜂窝状氧化锌纳米棒、花状氧化锌纳米棒等纳米结构.用XRD、SEM和HR-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样品为六方纤维锌矿结构的ZnO晶体;SEM测试结果显示ZnO晶体的形貌呈花状和蜂窝棒状等形貌,HR-TEM结果表明单晶纳米棒沿[0001]方向生长.研究了玻璃衬底上装配的花状氧化锌纳米棒的场发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花状氧化锌纳米棒具有优良的场发射;开启场强为4.3V/μm,当场强为8V/μm时,发射电流密度达到2.2mA/cm2.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溶液法,在涂布有氧化锌种晶层的玻璃基板上制备列阵式氧化锌纳米棒。考察不同反应物浓度及退火对氧化锌纳米棒的微观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光致发光光谱(PL)对氧化锌纳米棒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水溶液法制得纤锌矿结构且高定向的六方氧化锌纳米棒,不同摩尔浓度的长晶溶液可以获得不同直径的氧化锌纳米棒。光致发光光谱显示,在接近于430 nm处有一较强的可见光发光峰,其归因于电子从锌间隙缺陷的施体能阶跃迁到价带。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以硝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同时加入表面活性剂,来制备绣球形纳米氧化锌.用SEM对制备的绣球形纳米氧化锌进行表征,发现得到绣球形氧化锌是由片状氧化锌自组装而成.通过改变锌盐的浓度、尿素的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研究了这些条件对所得产物形貌的影响,并探讨了绣球形氧化锌的形成机理.在温度为120℃、时间为3~5h、锌盐的浓度为1.2mol/L条件下得到片状纳米氧化锌.随着锌盐浓度的增加,这些纳米片自组装成了绣球形氧化锌.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针状呈球形排列的纳米氧化锌晶粒。通过XRD、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纳米氧化锌粉体的制备条件及其对粉体纯度和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制得不同形貌且具有高纯度、结晶较好、分散性良好的纳米氧化锌晶粒。所采取的实验方法与以往的水热法实验的不同之处是,在将沉淀前躯体加入反应釜前,首先对前驱体进行了预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纳米氧化锌的纯度,有效改善了所得粉体的形貌,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纳米氧化锌的性质和用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纳米氧化锌具有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等特殊性能,它可广泛用于橡胶、陶瓷、涂料等行业,还可用作光催化剂、磁性材料、导电材料等,  相似文献   

8.
纳米氧化锌微乳液法的研制和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乳液法研制出纳米氧化锌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平均粒径约为 10 nm。并与固相反应法研制的纳米氧化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采用相同的工艺制备了氧化锌(Zn O)陶瓷坯体,然后在1 140℃下常压和高压(20 MPa)烧结2 h形成压敏陶瓷块样品。为了比较烧结方式对Zn O压敏陶瓷的微结构和电学性质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压敏陶瓷的微结构,并测试了Zn O压敏陶瓷的I—U和C—U曲线。结果表明,热压烧结得到的样品晶粒较小,析出相的含量较低。I—U曲线的测试也表明,热压烧结和普通烧结的Zn O陶瓷的电位梯度分别为5 230 V/cm和3 980 V/cm,非线性系数分别为32和19,说明热压烧结Zn O陶瓷的压敏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C—U曲线表明,压敏性能提高的机理是热压烧结导致Zn O晶粒内部的掺杂浓度大大提高,这也与观察到的微结构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氧化锌的性质和用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纳米氧化锌具有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等特殊性能,它可广泛用于橡胶、陶瓷、涂料等行业,还可用作光催化剂、磁性材料、导电材料等。  相似文献   

11.
纳米材料是指颗粒尺寸在 1~ 1 0 0nm的超细材料 ,由于其晶粒小 ,比表面积大 ,这就使其产生了块状材料所不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介电限域效应。表现在纳米体系的光、热、电、磁等性质与常规材料不同 ,从而在工程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剂、计算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 3类 :物理法、化学法和综合法。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会有更好更多的新制备方法出现 ,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纳米材料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2.
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得到了几种不同粒径分布范围的纳米级ZnO粉体,用AFM和XRD方法对纳米ZnO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共混法将不同粒径的纳米ZnO粉体制成涂层,利用光透射实验装置测试了涂层的光吸收性能,且与普通ZnO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ZnO比普通ZnO有较强的光吸收能力,且随着纳米ZnO粒径的减小,光吸收能力相应地变强.  相似文献   

13.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表面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纳米碳酸钙的制备、表面改性及其应用领域作了阐述。对纳米碳酸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片上分别沉积ZnOx薄膜、TiO2-y薄膜和TiO2-y/ZnOx双层透明薄膜,改变薄膜沉积过程中的氩气(Ar)和氧气((O2)的比例,获得具有不同氧含量的ZnOx薄膜和TiO2-y薄膜.采用椭偏仪测定所有样品的折射率,仔细研究薄膜中氧含量对折射率的影响.分别选择具有较大的折射率TiO2-y薄膜和具有较小的折射率ZnOx薄膜的生长条件,制备TiO2-y/ZnOx双层薄膜,获得光密媒质/光疏媒质双层结构,并观察到He-Ne激光从ZnOx薄膜入射到TiO2-y/ZnOx界面上发生的全反射现象.研究成果适用于大学生物理实验中的研究型实验或大学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15.
纳米级ZnO-TiO2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ZnCl2,TiCl4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合成了ZnO-TiO2复合粉体,采用XRD、TEM和IR测试手段对纳米级的粉体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得到粒径为10-40nm的复合粉体。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工地检测所得样品的吸收紫外线性能,发现所得纳米ZnO-TiO2复合粉体的紫外吸收性能高于纳米TiO2及市售微米级钛白粉,且纳米ZnO-TiO2复合粉体的紫外吸收随粒径的减小而加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胶囊化红磷(MRP)和酚醛环氧树脂(NE)复配阻燃剂,以ZnO为阻燃增效剂,制备了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无卤阻燃ABS。研究了ZnO用量对ABS阻燃性能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ZnO即可显著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当MRP/NE/ZnO添加量分别为9%、21%和4%时,阻燃PP的氧指数达34%。TGA、FTIR和体视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添加ZnO可以催化MRP/NE间的酯化交联反应.促进材料成炭,增加残炭含量。提高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第一原理研究了Au在ZnO两个极性表面(0001)-Zn和(0001)-O的吸附,分析了单层Au吸附在ZnO极性表面上的态密度和吸附构型.计算结果表明:ZnO极性表面上单层Au吸附层能提高Zn原子在(0001)-Zn和(0001)-O面上的吸附能分别0.41 eV/原子和0.42 eV/原子;同时Au吸附层又比Zn吸附层更加活跃,总能计算可以看出Au处于顶端的构型比Au扩散构型更加稳定,使得Au恒处于顶端,很好的解释了Au在ZnO纳米结构生长过程中充当表面活性剂的角色.理论计算与实验中发现Au颗粒总是在生长出的纳米结构的末端这一现象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氧化锌为载体,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Ag/ZnO纳米复合抗菌剂的最优合成工艺。实验结果表明,Ag/ZnO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液的pH值都对纳米氧化锌对Ag^+的吸附率有影响;采用纳米Ag/ZnO矿质量比为20:1,pH值为8,在60℃的水浴中机械搅拌60min为最佳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直流反应溅射方法在N型Si(100)衬底上制备了ZnO薄膜.薄膜的晶体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来表征,测量结果表明制备的样品是沿c轴高度取向的六方纤锌矿结构的多晶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显示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较低,且ZnO与Si衬底的边界线清晰,结构致密.此外,利用室温光致发光谱研究了薄膜的光学性能,ZnO薄膜的室温光致发光谱(PL)只有位于377nm处的一个很强的紫外峰,这与材料内的激子复合有关.此外对薄膜进行了拉曼散射的研究,拉曼频移的计算结果表明溅射生长的薄膜中存在张应力(0.25Gpa).  相似文献   

20.
The reaction of ZnO nanoparticles grafted with KH570 silane coupling agent was carried out in water-alcohol mixed solvent. Several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such as Soxhlet ext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rmogravimetry (T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zeta potential (ζ). The results of FT-IR and TG-DSC show that the desired reaction chains have been covalently bonded on the surface of ZnO nanoparticles. Zetasize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maximal absolute value of ζ of the modified ZnO particles in acetone medium was 67.0 mV,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modified ZnO particles. So the surface of nanosized ZnO changed from hydrophilicity to hydrophobicity and the dispersity of ZnO nanoparticles were improved simultaneously. Finally, the mechanism of graft modification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