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春季,我国虽仍有沙尘暴发生,但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发生次数比常年明显偏少。 今年2月中旬,国家环保总局宣布,今年春季,我国第一场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及影响范围等将被精确预报。2月底,中国气象局第一次正式发布了2003年春季沙尘暴趋势预报,指出四大原因将使今春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发生次数接近常年或偏少。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沙尘暴天气过程中风速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强  李江英 《青海科技》2003,10(5):32-34
利用自记风观测记录,分析了沙尘暴产生时的起始风速、风速变化及沙尘暴持续期间的风速特征及规律,为研究、预报青海省沙尘暴天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依据近60年来的沙尘暴天气资料,从强冷空气活动、高空环流背景、地面影响系统、高空急流、蒙古气旋的热力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沙尘暴的形成机理,以期为建立沙尘暴的天气学概念模型,做好沙尘暴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19日青海省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本观测资料和我国数值预报产品T639资料,对2010年3月19日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发生的一次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冷空气的卷入使西伯利亚冷槽强烈发展,为大风、沙尘暴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而西伯利亚冷槽分裂短波槽的垂直结构为大风、沙尘暴提供了动量下传机制,地面冷锋后部形成的大风为沙尘暴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省大风、沙尘暴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通过分析各项沙尘暴各项气象指标数据,利用数学方法线性加权、回归模型及目标函数实现对沙尘暴发生情况的估计,气象等级的评估,发生原因的分析描述以及建立有关沙尘暴预报指标系统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应用基本气象观测资料和数值模式预报分析资料,对2011年4月29日~30日发生在乌兰察布市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物理量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是这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前期降水偏少,地表植被稀疏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气流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1981年~2010年乌海本站53512地面测站的记录资料,统计分析乌海地区大风、扬沙、沙尘暴产生的时间分布规律,并将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作为本市大风、沙尘暴类灾害天气的基础数据,为各行业提供服务。通过对本站已积累2001年~2010年高空地面实况资料,对92次大风天前日的各种因子进行统计、总结归纳,得出各种大风天前期预报的指标,为大风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3年3胃19日—20日锡林浩特市遭遇到一次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沙尘暴天气过程,本文应用基本的观测资料、常规图表,从天气掌成因、动力机制、大尺度环流、垂直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地形因素,斜压强迫及高空急流引发的高层等熵位涡下传.使蒙古气旋强烈发展,为沙尘暴提供了动力条件;其垂直结构决定的动量下传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蒙古气旋引发的犬风、沙尘暴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14日锡林郭勒盟出现了入春以来最大范围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文章从环流形势、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等几个方面对这次沙尘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沙尘暴发生前后,地面气象要素有很明显的变化,午后地面增温最强,大气层结不稳定度显著增大,有利于高空动量下传产生大风,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高空横槽与强锋区是激发这次沙尘暴的重要动力机制,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是造成这次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利用Micaps资料及卫星云图对2015年2月20日~22日锡林郭勒盟地区出现的一次沙尘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冷涡底部强劲的偏西风与高低空急流区相配置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前期升温较为明显,蒙古至锡盟西部一带降雪少,为此次沙尘暴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和沙源条件,同时在沙尘暴出现之前,有较明显的混合层存在,有利于干对流的产生;针对此次过程,对寒潮、大风、降雪预报较为准确,但没有考虑沙尘天气,只是考虑了东部地区的白毛风天气,所以隆冬季节要提高对沙尘暴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北方沙尘暴灾害的现状,对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与发展趋势、沙尘暴的成因和沙尘物质来源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沙尘暴的主要危害方式;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日喀则地区6个气象站1981-2010年观测的沙尘暴数据,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日喀则地区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30a日喀则地区沙尘暴日数,大风日数具有逐渐减少趋势;日喀则地区西部为沙尘暴多发区,沙尘暴活动主要集中于冬、春两季,冬季为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沙尘暴的发生与降水、大风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13.
沙尘暴是一种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有着爆发频繁、影响广、危害严重等特征。如今对沙尘暴的分析及趋势预测研究已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本文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沙尘暴问题,利用1961~2005年中国145个区站点观测的沙尘暴天数资料,首先,对西北各主要地区沙尘暴进行了整体分析;然后,确定出了各地区和区站沙尘暴严重性的大小;最后,对各地区各区站沙尘暴情况的大致趋势进行了灰色预测分析,为政府关于沙尘暴进行防范、管理与治理提供了指导性信息。  相似文献   

14.
自然出示的黄牌——沙尘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书记载的“霾雾四塞,咫尺莫辨”说的是强沙尘暴现象,现在人们对此并不陌生。沙尘暴再次袭扰中华大地,如今北京也有沙尘天气回升的迹象,沙尘已越过长城直接侵扰北京地区,今年初南京也出现沙尘暴,甚至波及到上海、杭州,沙尘暴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一次特强沙尘暴灾害造成的损失不亚  相似文献   

15.
论治理沙尘暴与发展我国西部林草业中国软科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沙尘暴的发生虽然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非可持续性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土地退化、诱发沙尘暴发生的主导因素。本文从分析沙尘暴发生的社会经济原因入手,阐述了发展林草业在治理沙尘暴、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西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了以发展林草业来治理沙尘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沙尘暴最常发生在春天。气象学上,它被定义为强风吹起地面大量沙尘,使地面能见度小于1Km的强沙尘天气。依据地面风速和能见度的大小,由弱到强,沙尘天气又依次区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及强沙尘暴几种。沙尘暴在各地区常有不同的俗称,在我国西北及蒙古国称强沙尘暴为“黑风”,称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晚期以来,沙尘暴肆虐,我国每年因沙尘暴造成的损失平均约为540亿元,不仅如此,沙尘暴还影响到1.5亿人的生活和健康。据统计,2006年4月16日沙尘暴后,北京地区呼吸道病人增加20%~30%,居民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林景星 《百科知识》2007,(5S):23-25
上世纪晚期以来,沙尘暴肆虐,我国每年因沙尘暴造成的损失平均约为540亿元,不仅如此,沙尘暴还影响到1.5亿人的生活和健康。据统计,2006年4月16目沙尘暴后,北京地区呼吸道病人增加20%~30%,居民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2010年7月5日20∶57~21∶10在格尔木市出现了一次沙尘暴天气。本文利用沙尘暴发生前的天气图资料、格尔木的探空资料以及沙尘暴发生前后格尔木自动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对这次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起了激发作用;②该地区特殊的地形条件起到了加强作用;③沙尘暴发生前风速迅速增大,为起沙提供了动力条件;④气压和相对湿度在沙尘暴发生前夕和发生的中后期有明显扰动,沙尘暴结束后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和地面等气象要素有显著突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北地区是全球四大沙尘暴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是现代沙尘暴高发生区。自历史以来,这里一直是风沙灾害的主要成灾区域,据历史记载,16世纪开始增多,20世纪达高峰,尤其近50年来,强沙尘暴频繁发生,呈上升趋势。这与土地沙漠化的扩展密切相关。而且时间提前,范围增大。西北地区发生的沙尘暴,沙粒在沙漠及沙漠化地区就近堆积,而卷扬到高空粉尘随气流继续运行,波及长江中下游,乃至周边国家。沙尘暴的发生,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恶化,为此,研究我国沙尘暴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