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论使成式产生的时代及判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成式的研究一直是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关于使成式的产生时代各家看法不一,其所见的史书资料没有太大的区别,故而产生各种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家对于使成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的不同看法。因而脱离使成式的判定标准来谈使成式产生的时代是没有意义的,故而本文将涉及这两个方面。同时,在使成式的形式方面,V+O+C是否应归入使成式范围也是各家意见分歧的地方。本文限于篇幅及作者能力,只讨论最典型的V+C+O式。  相似文献   

2.
使成式产生时期的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成式的产生时期,学术界说法不一,分歧较大。要鉴别确定使成式,关键在标准。王力先生所讲的使成式特征难以作为鉴别的标准。确定使成式的标准当是:能使其变换为使动用法、兼语式,加“得”或“不”式、处置式等。以此新标准检验先秦部分语料,可确认使成式的产生时期在于先秦,而不是产生于汉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使成式的定义进行讨论,从而进一步明确其特征及其判断标准。同时,依靠这一标准析取《世说新语》中的部分例句进行讨论,初探使成式在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前人对使成式(结果补语)的界定及其特点的看法,然后重点描述和讨论了《史记》使成式的各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史记》使成式的性质、特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提出了使动用法的判断标准。殷商西周时期已出现一定数量的单音节使动词,在此基础上,"与使动式有关的复合结构"开始萌芽。这类复合结构发展至后世,可以分为三类:并列式使动性复合短语、动补式使动性复合短语、使成式。其中只有"并列式使动性复合短语"和"动补式使动性复合短语"具有使动用法,后者至近代汉语阶段才大量产生。殷商西周时期,已经产生具有使动用法的"并列式使动性复合短语",并一直沿用到中古汉语及近代汉语。  相似文献   

6.
试论《太平广记》中的特殊被动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平广记》一书的语言现象反映了中古汉语的面貌,本文从中归纳了中古汉语的三种特殊被动句:“为A见V” 式、动词后出现宾语的被动句、被动式与使成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中,实词活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近代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发展,这些活用的方式不能适应表达生活的需要,已逐渐为新兴的分工更精密的双音节实词、使成式的动词或动补词组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频繁使用的趋向动词“来”和“去”形成于哪一个时期,这是汉语史研究中迄今尚未解决的问题。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册中论述了“使成式”(即以形容词、动词作补语的动补词组)的产生及其发展,他认为:“依我们现在考察到的史料看来,使成式产生于汉代,逐渐扩展于南北朝,普遍应用于唐代。”但对于以趋向动词“来”、“去”为补语的动补词组的产生和发展,王力先生未作专门的论述。史存直先生认为“来”、“去”在其他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时是一种助动词,他在《汉语语法史  相似文献   

9.
也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判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华玉 《生物学教学》2009,34(11):59-61
本文从比较全面、系统的视角,阐述了细胞分裂及其图像判定的前提条件、影响判定的障碍、判定的标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论专利侵权的等同判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等同判定原则日益为各国所采纳。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已明确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认了专利侵权中的等同判定原则。三要素标准是判定等同的基本准则,四种辅助判断方法以及等同判定五要件标准是等同判定的最新原则。  相似文献   

11.
“词汇化动词 NP”的口语用法是当前社会中年轻人较为流行的一种表达方式,且有蔓延的趋势,但是严格地按照语法来讲,这是一种错误的语法格式。本文在列举种种“词汇化动词 NP”语法格式个例的同时,还对它们作了结构上的分析,发现这种本不能带宾语而今又能接宾语的动词都是词汇化了的动词,“词汇化动词 NP”新用法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作用以及这种动词结构的特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VP”句仅限于“有”和动词的直接搭配,它的兴起是汉语方言和港台普通话共同作用的结果。“有VP”句中“有”的性质对句式的成立和结构有着决定性作用,它用来表示确定或者强调,应归属副词词性,甚至是完成体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13.
"A多了"和"A得多(了)"两种格式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常可以互换使用,而句子所表达的表层意思基本不变,但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这两种结构在内部结构、深层语义以及语用价值上都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汉字“赋”的语义分属于“政治—经济”和“文艺创作”两个语义场 ,本文讨论赋体语言与作为政治经济手段的赋之间的审美关联 ,认为在中国 ,赋体语言风格已突破了特定的创作手法范畴 ,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文化概念 ,积淀在人们的潜意识中 ,每每让人们在言语的铺排张扬中享受主宰时空排列的神圣 ,拥有世间万物的自豪。  相似文献   

15.
邝萍 《铜仁学院学报》2005,7(4):60-62,70
当代外语教学理论文献中,“第二语言”与“外语”两个术语的使用很混乱,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广义第二语言和狭义第二语言对外语有不同的界定。本文通过对两个术语的讨论指出:英语在中国的定位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本文还对国外语言教学理论的引进、中国外语教学现状以及如何看待传统外语教学法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产生深刘的影响。通过对湖南省龙山县坡脚乡万龙村土家族人的实地语言情况的调查,可以从主观评价、民族意识、价值取向与行为倾向、语言忠诚等方面分析土家人的语言态度,从而透视和反观土家语濒危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隐喻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语境之中。隐喻的正确使用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与传神,其主要原因是隐喻话语具有双重影像的特点。对隐喻的双重影像的特点在语境中的使用进行一番探讨,可加深我们对语言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中“动宾补”结构即已有之,只是用得很少。唐宋以后的近代汉语中,随着语言更接近口语,这种口语色彩浓重的“动宾补”结构,使用频率大大增高,且作为补语标志的结构助词“得”也已产生,形成了与古代汉语不同的“动宾补”结构特征。不仅如此,近代汉语中的“动宾补”结构,无论用“得”还是不用“得”,和现代汉语相比,都显示出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世界与物理世界并非一一对应,“青”类词语不单纯表示物理世界里的各种青色调,由于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介入,“青”类词语内部结构和外部含义都得到大大的拓展,而这种拓展也是有迹可寻的。  相似文献   

20.
少儿阶段语言可塑性强,是语言教育的关键。目前,在小学英语教育阶段,目标设置、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选择等方面尚无规范统一的标准。如何发挥小学生现有的汉语认知水平,保护他们的语言表达需求,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摆在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提出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学内容的"三明治"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