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只有让学生学会了学习,才能使学生具有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其中,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帮助学生有质量的预习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部分.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摸索,遵循"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基本理念,探索出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预习的一些方法.一、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方法步骤."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话强调读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鼓励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一、指导学生到位,学会预习方法学生只有预习到位,才能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为此,课前教师要布置好预习的具体要求和任务,教给学生具体可行的自学方法。对语文教学来说,最好的预习方法就是多读。一要导读。首先要让学生在预习时认真阅读每单元的  相似文献   

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学习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课前预习是十分重要的。要重视预习的哪些方面呢?我认为,要重视预习兴趣的激发、预习方法的指导、预习作业的设计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预习,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读通、读懂课文,能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听课时特别关注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同的年级对预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二年级要求是读通、读懂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教学中预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思考、研讨和探究,从而掌握自我获取知识的科学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而且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从而受益终身。笔者就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预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相似文献   

6.
在安丘市培养小学生数学建模用模能力教学研究中,我校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合作交流,优化问题"自主学习环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课前预习发现问题"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学生从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的质疑问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预习时,师指导学生按"读—想—补—做"四步进行。  相似文献   

7.
吴云贤 《考试周刊》2014,(81):76-76
数学阅读是思考、理解、是收获。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开发数学阅读材料,加强课堂教学中数学阅读的指导,把数学阅读真正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形成"讲读练"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数学阅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新的生长点和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乐读。  相似文献   

8.
周晓兰 《小学生》2013,(8):80-8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正是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我校研究"整合课时、大量阅读"的语文教学实验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这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一、指导单篇课文学习的预习方法小学中年级学生基本具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所以预习中我通常要求学生读通课文:1.边读边画指导学生认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注意用不同的符  相似文献   

9.
预习乃"学生预先学习"之意,它应看作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课前预习让学生走在课堂教学的前边,接触教材,发现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变被动学为"我要学".预习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尝试,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序幕.设置预习题讲究方法.根据科学课的特点以及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归纳出实验预习法、情景式问题预习法、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会学",这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和复习预习是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是学好新课、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大力提倡学生质疑,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并记下这些疑点、难点,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直到弄清、学会为止。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教材的难易程度,按照"抱、扶、放"的原则,教给学生"一读(看)、二想(思)、三做(练)、四查(验)"的四字自主学习数学法,逐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琴 《考试周刊》2013,(57):81-82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是每个初中教师都面临的问题。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实现新课程目标。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学经验。1.引导学生预习,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的作用,即使预习也只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意义,并从学会预习方法、注重情境创设、调动学生质疑、提倡多读感悟等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在课前按提纲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教师们的共识。没有指导的预习,学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下手。笔者乃至农村大部分教语文的同事,以往指导学生预习无非是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词等,结果学生读了、画了,但没有很好地思考,这样的预习效果不大,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5.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预习,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思考和探究,从而掌握自我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益,而且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从而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事实证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助推器,它能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可以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优化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并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学会自我检测,深化课堂训练,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在肯定别人的同时敢于表现自己。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由此可见,数学教学要全面落实新课改的指示精神,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促进、组织作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组织、帮助,而不是强行牵着学生鼻子走;要赞美、支持、鼓励学生;要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而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为,教师在课前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教材有关的资料。同时,教师还要进行预习检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汇报,展示预习成果,交流收集到的资料。例如,在教"老师伴我成长"这一课前,我让学生采访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然后在课堂上说说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其学会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预习指导 ;其次要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 ,最后使学生建立自学体系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 ,在学法指导过程中 ,要做到学中求悟 ,悟中得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陆根华 《现代教学》2009,(11):53-53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根本没有预习课本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这导致了他们在数学问题的表述上不确切、不简练,理解上不全面、不透彻。因此,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从实践中,我认识到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前先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提倡“两先两后”的学习习惯,即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做作业。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会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