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逝去的生命     
在许多年中,我们依赖书信维持生存。书信是我们寂寞的日子里稀少的欢乐和光明。信中的每一个宇都被我们贪婪嚼碎小心咽下,然后一字不漏地“输入”记忆珍藏。收信、读信和复信,常须躲闪避开周围警犬般的耳目,使得书信的来去变得隐秘而鬼祟,那仅仅只因为小小的信封承载了最大的私人空间。是充满敌意的生活中唯一的温暖和慰藉,支撑我们度过苦涩难耐的时光。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眼睛     
透过眼睛这一心灵的窗户,你可以窥到一个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2,(26)
据英国《卫报》和《太阳报》8月1日报道,28岁的南苏丹难民戈尔·马里亚通过了国际奥委会的许可,被允许以无国籍身份参加奥运马拉松比赛。在伦敦奥运会上万名运动员中,马里亚是唯——位不代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独立运动员”。报道称,  相似文献   

4.
理解生命和理解死亡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死亡方知人生是有限的,才可能认真考虑人生价值。忌讳谈死亡是中国的不当习俗,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愚昧,并导致对生命的不珍惜。理解死亡的目的不仅是要智慧地对待死亡,更重要的是怎样活得更好,活得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老人临窗端坐,环着雪白披肩。在读《庄子》。那只唤做“咪咪”的大白猫跳上书桌,依偎在她身旁,守望着她,仿佛是与她形影相随的亲人。 她没有起身,由于腿脚不灵便。她将一天的时光分成了两部分:坐的和躺的。前者比后者多.一直到永远。即使是坐,她也在读和思,就像现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的大学教育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的关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生命责任教育、死亡教育为内容的生命教育应成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的领导、教师、辅导员、党团组织都应承担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1.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所以,何必把血痂撕开让人参观。那为什么你不哭?因为掉眼泪也不能让我找回它。  相似文献   

8.
逝去的生命     
朱施洁 《高中生》2012,(5):54-55
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逝去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9.
感情生命     
杨胜 《云南教育》2008,(21):1-1
在教育局工作,便幸运地有了一次次走进校园的机会。每一次踏进校园,便会听到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或是看到一张张俊美稚气的面容,一个个灵巧矫健的身影。每当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心潮澎湃之余,总会有一股暖流遍及全身,感觉无比舒服和美好。我想。这既是回忆起自己童年而引发出的情感,更是出于对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珍爱和尊重。  相似文献   

10.
杨洋 《江苏教育》2012,(Z1):69-70
作品简介:《老男孩》是2011青春系列电影之一,由肖央担任导演、编辑和主演之一,影片于2010年10月28日首映。《老男孩》讲述了一对痴迷迈克尔杰克逊十几年的平凡"老男孩"重新登台找回梦想的故事。"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如果你是70后或80后,如果你看过"筷子兄弟"的网络电影《老男孩》,就一定会对结尾时的这句台词记忆犹新。伴随着在微博和网站上的疯狂转载,《老男孩》在不少人眼中成为见证自己青春年华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善待生命     
人来世上是偶然的,而走向死亡是必然的。 谁都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但很少有人懂得善待生命。 除了生与死能引起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健康生活在世上的人很少会认为拥有生命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2.
王一涛 《文教资料》2007,(35):124-126
在青少年生命教育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很大工夫,却收效甚微,结果难尽人意。症结在哪里?就在于我们不能正视生和死的教育,不敢直面性和死亡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汤元军 《培训与研究》2007,24(2):104-106
生命教育应以敬畏生命的理念为指导,引导青少年确立“敬畏生命”的道德信念。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没有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敬畏生命视野下的生命教育要求敬畏死亡,只有敬畏死亡,才能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中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不区分生命与生活的生命教育不可能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也必将消解生命教育的问题意识和目标。  相似文献   

14.
女婴含着母亲的乳头生还;别恨我,我是军人;父母带你回家;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相似文献   

15.
张雪 《鸡西大学学报》2008,8(3):129-130
在朦胧诗的创作中,杨炼的诗歌不仅实践了这一创作群体的宗旨,而且他把从个人情感世界走向时代广场的朦胧诗引向更为宏伟的历史的天空,进一步开拓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在诗歌创作中投注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死亡与生命是欧茨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之一。她善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死亡与生命的象征,展现了欧茨对于这一认知客体的理解。本文通过对欧茨几部作品中象征的分析,解析作品中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死亡是个体存在的必然归宿。汉乐府中充盈着对死亡的冥索与反思。人们面对死亡,分别采取了争竞人世、服食求仙、放情游乐的人生态度。它们的特点分别是战胜死亡焦虑,推迟死期和忘却死亡。这些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都是对人生真谛的思索和内在人格的追求,是对生命强烈的欲求与留恋。  相似文献   

18.
1月12日上午,上海警方从松江大学城文汇路学生河内打捞起一男一女两具尸体。经初步调查,死亡两人均为在校大学生,为溺水死亡,可能是由于感情问题导致两人跳河自杀。为了所谓的感情问题,居然选择了双双走上死亡这条不归之路!看到这则绝对悲剧的消息,我为他们深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提升生命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史记》以写人为中心;在各种生存与死亡的对抗与选择中表现生命的力量、意志、精神与价值,从而实现其千百年来经久不衰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