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教育》2010,(7):79-79
浙江嘉兴一家长来信咨询:孩子一年级,从小是奶奶带大的。现在让人头疼的是,孩子不喜欢去学校,经常从学校回来就闷闷不乐。老师说孩子在学校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上课也不爱发言,性格有些孤僻。我们让她周末跟表姐或者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她也不愿意,宁可在家陪奶奶。孩子这样孤僻、不合群真是让人担心。  相似文献   

2.
金依苓 《幼儿教育》2001,(12):16-16
一个截去整只左手,只剩一条左臂的女孩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她性格孤僻,不爱交往,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小朋友们看到她的残肢,也有些害怕,不愿意主动地和她玩。从与家长的交谈中,老师了解到:孩子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一只手,后来,她产生了自卑心理,渐渐地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孩子遭遇不幸令人同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身体的残缺而任其形成自卑的心理,而应该使她明白,她与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内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大人把孩子当成"宠物"来逗乐。有的大人喜欢捏捏小孩的脸蛋,夸赞他好可爱;有的大人喜欢让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节目,孩子不愿意就觉得很丢面子。我的侄女也会被大人要求表演节目,她的性格相对内敛,并不是一个爱表现的孩子,在生人面前总会表现得非常不自在。因此,只有心情好的时候,她会答应表演节目,否则就会拒绝。看到她说"不"的时候,我很开心,这一点她比我强。来到美国,我发现,幼儿园很注重保护幼儿的人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里,总有个别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平时不爱说话和表露自己,总 喜欢一个人单独待着。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合群,不愿与同伴接触和交往,这种不爱交往的个 性,一经形成,将会阻碍他今后的成长,影响其事业的成功。所以,我们在强调培养孩子的 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尤其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帮助他们积极地与同伴交往,在交 往中健康成长。  首先,针对孩子内向性格形成原因,创造条件支持鼓励他与同伴交往。对孩子的调查 了解发现,孩子内向的性格与婴儿期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 ,孩子…  相似文献   

5.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一幕幕:你性格外向,喜欢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你的女儿很害羞,整天粘着你,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戏;你的丈夫总是希望你们的儿子成为足球明星,但小男孩却喜欢蜷在床上读一本好书……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为孩子取得的成绩骄傲.然而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会感到困惑、惊讶,为孩子的能力、兴趣或者性格感到失望.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哪怕有那么一点点的与众不同.其实,我们应该让孩子"本色出演",演绎自己向往的人生——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尽管这对父母来说绝对是个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甚至更多这样的孩子:整天喜欢一个人独坐。不爱说话,不爱活动,也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对教师和同伴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幼儿性格不健全,必将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如何关爱这些缺少朋友、性格孤僻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恢复活泼烂漫的天性,值得幼儿教师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她原本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一次意外失火让她失去了美丽的容颜,她不再是那个性格活泼、爱笑爱闹、人见人爱的小姑娘了。由于面貌丑陋,她走在大街上常常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让她很不舒服。渐渐地她变了,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再喜欢和他人交往。23岁那年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刚一见面男方就怔了足足五秒,这五秒钟给她的心灵带来莫大的伤害,她不愿再和任何一个男子交往。她独自一人钻进自己的小屋潜心画  相似文献   

8.
宅童诞生记 "宅童"是沿袭"宅男"、"宅女"的叫法,又一被提出的新兴概念.最近几年在少年儿童部落里,一群群的"宅童"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或多或少的具有以下特点:不出门,不爱搭理人,成天窝在家里;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与电视、电脑为伴,在电视机前神情亢奋,在电脑游戏里如鱼得水,网络或是游戏成瘾;懒得走出家门半步,不喜欢运动;社会交往少,不喜欢出去找朋友,而是在网上聊天;很多孩子有近视、驼背、肩部、颈椎等健康问题;他们一般不喜欢和家长沟通,脾气暴躁,动不动就与家长吵架;有的孩子性格孤僻等.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大人把孩子当成“宠物”来逗乐。有的大人喜欢捏捏小孩的脸蛋,夸赞他好可爱:有的大人喜欢让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节目,孩子不愿意就觉得很丢面子。我的侄女也会被大人要求表演节目,她的性格相对内敛,  相似文献   

10.
《家教指南》2009,(9):32-32
生活教育是日本人幼教的重点。他们从小就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外面,经常会看到两只脚的鞋子和袜子穿得不一样的小孩,那是孩子自己穿的。日本人很重视孩子的生活,尤其是孩子的饮食。衡量一个母亲是否称职,只要看一看她有没有很用心地给孩子做便当就行了。  相似文献   

11.
正婷婷从小性格急躁,自尊心极强,但从不娇气,她善于帮助别人,常常以大人自居。作为孩子的母亲,我从不溺爱她,只要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我就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完成。很多时候,孩子的姥姥总是替孩子去做,这便给孩子创造了偷懒机会。很多次,孩子总是问我:"妈妈,为什么你不喜欢我啊?"其实,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采访人:您觉得您的孩子升入中学以后的变化大吗? 受访人:记得在孩子10岁那年,我和他妈妈去上海打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嘘寒问暖,要他好好学习,孩子也挺懂事的,没什么问题,没事也会打电话给我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但过了年把,我们打工忙,打电话就少了,孩子给我们打电话也少了,再后来我们感觉孩子好像变了,性格有点孤僻,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说他的想法总是跟别人不太一样,不爱学习了。当时我和他妈心里很难受,感觉很凄凉,我们父母打工到底为了啥啊?去年升入中学后,孩子不一样了,他每周定期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讲他学校的事,说班主任对他们很好,学校也很关心他们,还对我们说“辛苦了”,自己上初中了,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让我们不要为他担心。那晚孩子跟我们说这话的时候,他妈妈都哭了。  相似文献   

13.
在浩瀚的大千世界里 ,“爱” ,始终是让人生 ,让世界变得美好 ,变得辉煌。面对众多孩子 ,他们纵然千人千面 ,但是在他们身习发展的过程中 ,特别是小学阶段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时期 ,父母的关爱尤其重要。但是 ,在当今社会中 ,由于家庭的破裂 ,婚姻的悲剧 ,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或母亲 ,变成了单亲孩子。失去父爱或母爱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小视的阻力。父母离异 ,“受伤”至深的是孩子 ,由于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 ,孩子的心理会被扭曲 ,造成性格孤僻、脾气暴躁 ,甚至染上一些不良习惯 ,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学…  相似文献   

14.
马建宏 《家长》2021,(1):21-22
父母离婚、家庭破裂会对孩子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心理不健全、自卑、上进心不强、缺乏远大的理想,常常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孤僻、对人对事冷漠;还有些孩子经常抱着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心理,爱发脾气、爱钻牛角、心胸狭隘,对周围同学戒备心强、朋友少.对待这样的孩子,老师要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15.
黎敏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她,性格较孤僻,但很懂事。就快小学毕业,她的个头还只相当于一个三年级孩子,她似乎因此而感到自卑。  相似文献   

16.
《今日中学生》2006,(5):48-48
峨眉山市胜利中学 张晶 我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学习不好,在老师的眼里是一个不起眼的人,老师不关心我,不爱我,每当碰到她的时候我总是躲得远远的,根本就不愿与她打招呼。  相似文献   

17.
让中学生学一点心理学知识,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好处:首先,有利于学生认识良好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从而能自觉地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就拿性格来说,中学生上进心很强,绝大部分都爱集体,爱劳动,具有诚实、谦虚、英勇的性格。就是那些具有孤僻、懒惰、自私,虚伪、不负责任等不良性格的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对自己也是不满意的。他们也盼望自己能够改变这些不良性格,但他们不了解性格形成的心理规律,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一花一世界,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肯定,都是需要被理解的独立的“人”.爱他(她)吧,即使是你最不喜欢的一个孩子,我们也永远不要说放弃,因为,爱没有理由。  相似文献   

19.
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和美德,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爱学生,做孩子的朋友,使每个孩子茁壮成长,健康发展.爱学生可以密切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体现师爱呢? 一、给内向的小朋友多点热心 所谓内向,就是不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表现自己.内向性格的特征是:孤独离群、胆怯怕羞、缺乏自信、依赖性强、不爱说话、适应环境不良.在学习和生活中,我常常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乐于和教师合作,乐于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0.
<正>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感化幼儿,才能和幼儿的心灵产生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达到师爱的最高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幼儿去爱别人,在爱的沐浴中使幼儿学会去爱父母、爱伙伴、爱身边的一切。否则,教育幼儿去爱祖国、爱人民只是一句空话。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用爱心才能打动幼儿。而幼儿园里总有一些特别的幼儿,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初入园的孩子千差万别,相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总有个别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