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应该加强。但有个问题令人担心,即讨论来讨论去,言论的写作和作用可能会有所加强,而文章也有可能跟着越写越长。眼下,说是短评,也得七八百字;上评论员的,一千五六百字也打不住,更不要说编辑部文章和社论了。现实如此,如果强调加强不得法,文章完全有可能还会拉长。言论能不能写短?能。在1982年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的福建日报社论——《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全文不到200字,能说不短吗?  相似文献   

2.
林钢同志要我来讲讲新闻写作。这个题目很大,我想集中讨论一个“短”的问题。新闻文字或者说报纸文字为什么必须短?为什么短不了?怎么样才能短些?抛砖引玉,请同志们指教。为什么必须短? 新闻文字或者说报纸文字都应该短,我以为是报纸的特性决定的。报纸上各种类型的文字,包括社论、新闻、通讯以及理论文章,都  相似文献   

3.
新闻言论对一张报纸来说非常重要,这早已是办报人的共识。但是,再重要再正确的文章,如果读者不喜欢,或者读的人很少,那么,言论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就受到了影响。当前,读者中是个什么现象呢?我们曾做过了解,报纸所发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要新闻言论,能认真去读的读者尚不到1/5。能读新闻言论的读者,多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写材料、搞宣传、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而大多数读者对新闻言论表示冷谈和不甚关心。这就向我们办报人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使新闻言论具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较强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新闻言论对一张报纸来说非常重要,这早已是办报人的共识。但是,再重要再正确的文章,如果读者不喜欢,或者读的人很少,那么,言论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就受到了影响。当前,读者中是个什么现象呢?我们曾做过了解,报纸所发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重要新闻言论,能认真去读的读者尚不到1/5。能读新闻言论的读者,多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写材料、搞宣传、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同志,而大多数读者对新闻言论表示冷谈和不甚关心。这就向我们办报人提出一  相似文献   

5.
目前报纸上的社论都太长。以人民日报为例,去年一月至九月国内问题的社论,二千五百字以上者占百分之八十多,三千字以上者占百分之四十五多。人们工作之余,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大家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新闻要短,社论也应该短一些。不然,写得再好,一般  相似文献   

6.
怎样写新闻评论怎样写新闻评论?为了把问题谈得具体一点,这里以社论作为评论的总代表,作一些探讨。所谓社论,可以直接理解为报纸编辑部的言论。它是代表报社对某一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报纸是党政的机关报,社论当然也就代表党政机关发言。比如《新疆日报》的社论,就是代表自治区党委的意见。所以,凡社论都要送审,编辑部一般不能定稿。如果是民间报纸,那么,它的社论就是反映报社的意见。例如过去《大公报》的社论,就是由社领导自己执笔,或虽由他人执笔,但须经社领导审定才能发表。国外有些资产阶级报人说,社论就是报纸或杂志表明其总主笔或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报》于1991年初改版,狠刹长风,硬性规定一、二版要闻不得超过800字,社论、评论员文章不超过1500字,通讯不超过2000字。自此之后,文章短下来了,成绩是明显的。可就是有些写典型单位和个人的通讯每每短不下来。为什么短不下来?原因之一是认为短了就不成其为典型,典型就必须长,短了典型形像就立不起来。这个观点不正确。一部二十四史,主要篇幅是人物列传。这些列传,  相似文献   

8.
刘金凤 《新闻三昧》2006,(11):18-19
言论作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有着极强的战斗力和舆论导向作用。言论的选题立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言论的新闻价值。为此,要想把小言论写得言简意赅,富有思想性和战斗力,言论的选题取材即找准问题至关重要.邓拓在《关于报纸的社论》中谈到:“社论的选题计划乃是所有选题计划中最重要的,它的完善与否将影响整个报纸宣传的政治效果。”邓拓同志一语道出了社论选题的重要性。同样,作为报纸评论体裁之一的小言论,它的选题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小言论作为报纸的“轻型武器”,由于它的“短小”、“战斗性强”及题材广泛、切中时弊而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9.
我们都知道言论在报纸上的地位,常把新闻评论喻为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虽说如此,但地州市报言论薄弱的问题又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现实。这种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言论在整个报纸中所占的地位弱;二是重要言论更弱。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地州市报,有的报纸一年没有一篇社论或重要的评论员文章,有的报纸即使偶尔有那么一两篇,也是堆砌概念,正襟危坐,套话连篇,干瘪苍白,读来味同嚼蜡。对此,领导和读者不满,报人也感到棘手。当前我们应当切切实实做些努力,来转变地州市报言论薄弱的局面。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研究,不尚空谈。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新闻言论亦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不要看报纸上的言论,尤其是社论,因为它太呆板。怎么就不呆板?要写得活一点。怎么个活法?要有些抒情意味,要旁征博引,要吸收群众的语言,要少一点穿靴戴帽。这些意见都对。除了对抒情略感为难以外,其余的是可以尽力而为的。当然即使为难,论而有情也是应该的。那么是不是语言群众化了,论证知识化了,文章减掉些不必要的饰品,就一定能活起来了。我看未必。当然这些都是解决言论呆板症的良药,吸收了没  相似文献   

11.
这里选登的三篇小言论,都是河南工商报“腾飞杯”小言论征文的获奖作品。说它们是“小言论”真是名副其实:瞧,获得一等奖的《送礼者的“心意”也领不得》199字,获得二等奖的《抗洪一线“大禹”多》和《不妨走下主席台》分别是371字和208字(均不含标点符号)。在如此短的篇幅内能够说清一个问题,阐明一个观点,并且赢得读者和评委的首肯、赞许,它们有什么奥妙呢? 有成语说:“短小精悍。”短小,是外在形式;精悍,是内在质量。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依我之  相似文献   

12.
为何写不短     
我爱看报纸上的理论和政论文章,但觉得有一个通病,就是太长。写文章当长则长,宜短则短,本不应有什么硬性规定。然则实际是,现在报纸上的理论和政论文章,可短的不短,可长的更长,水份太多。为什么写不短呢?据我观察,至少有五个原因。一是缺乏深度的文章写不短。大家也许知道高僧  相似文献   

13.
有报纸就有言论,而小言论越来越成为各报不可缺少的轻便武器.它以短小精悍见长,三、五百字,即能寄托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有力的褒贬;它以快捷灵便称著,对某些文思敏捷的快手来说,十几分钟即可一气呵成.它还能活跃版面,也符合一般读者欲以较少时间获取较大信息量的阅读心理.因此,报纸上的小言论在诸多评论栏目中,一般是来稿量较多,也比较受群众欢迎的栏目.《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还成了中央级新闻媒体的名牌专栏.小言论虽小,写好却不容易.三、五百字,既要是一篇有头有尾,层次分明的文章,又要以小见大,能说出一番发人深省的道理.因此,小言论在写作之前,是要颇费一番思量的.写小言论,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什么?从一般要求来说,当然是写正确反映党和政府的意志、正确反映群众的愿望的东西.但就小言论这种特殊体裁来说,还需要准确把握它独有的特点.小言论有什么独有的特点呢?一方面,它是以言论的形式区别于其他体裁,需要在“论”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它又是言论中篇幅最小的一种,需要用较少的文字讲出较为深刻的道理来.根据这个特点来确定写什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以为要特别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短的问题.新闻老前辈陆定一、李普、穆青曾大声疾呼新闻要短,特别是消息要短。可是,现在的新闻仍是越写越长了。新闻文章化,消息文章化。翻开机关报,长文比比皆是,特别是党报头条消息,一个很好的消息成了一篇长篇报告,一版只能登两三篇稿子,版面就都被占完了。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写得那么长,谁有时间看呢?谁又有时间读得下去呢?报纸校对最苦,得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其他人甚少关注,就是领导干部也无暇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去读。  相似文献   

15.
所谓评论,就是要对某个事件或人物进行正确的评价,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这就要求写评论不仅要摆事实,更要讲透道理。讲透,是指要有一定深度,围绕着论题,紧紧抓住问题的实质和要害,像剥大葱一样,层层深入地分析论证。只有增强说理的透彻性,才能增强新闻评论的战斗性。 有人说,大块头的评论如报刊社论、编辑部文章,容易把道理讲透,而小言论不好讲出多深刻的道理,这话是没有根据的。人民日报的言论专栏“今日谈”,发表的言论长则四五百字,短则二三百字,可谓微型言论,但都能做到以事论理…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先后有三十多篇言论在省以上杂志、报纸上刊出,其中有三篇言论还分别被评为省市好新闻奖。有人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素材可以写言论呢?我认为写言论如同写消息、通讯一样,也需要深入采访,关在屋  相似文献   

17.
二月二十二日的解放军报,在第一版登了一篇社论,题为《怎样突出政治》。看其题,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让一些喜爱长风的同志写,洋洋洒洒、滔滔不绝,沒有三千、四千、甚至五千八千字是写不下来的。可是,解放军报这篇社论,全文总共只有六百五十六个字,可谓短矣! 在这样短的篇幅里,阐述这样大一个问题,是不是说理不透呢?否。请看全文的內容:既说明了为什么要突出政治,又说明了怎样突出政治,其中还包括部队突出政治的內容和方法。再看看仅有一百五十九个字的第二段,其中有毛主席对突出政治的论述,林彪同志对突出政治的论述,有政治工作和其它工作的关系,还有我军突出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而且说得简要明确,一看就懂,容易领会。既短小,又精粹。  相似文献   

18.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小报要小办,小报的言论也要小办。江苏无锡日报除了抓社论、评论外,着重抓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言论小专栏:一是《梁溪论坛》,及时反映中央的新精神、新观点,新措施,对党内和社会上的错误思想倾向进行评论。二是《世风小议》,广泛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一事一议。三是《灯下随笔》,配合当天重要新闻,画龙点睛。小言论首先要短。我们规定《梁溪论坛》700字上下,《世风小议》一二百字;《灯下随笔》不超过300字。这样层层把关,逼着大家花力气去短中求深,短中求新。怎样短中求深?我们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把一个大题目化成多个小题目,就象蚂蚁啃骨头一样,选择不同角度,咬住不放,连  相似文献   

19.
学习了人民日报今年一月份以来发表的一些短社论,得益很多。这些短社论,文字大都在千字左右,每篇谈一个问题,发挥一个思想,批驳一个错误观点,叫人一口气就能读完,读后印象较深。读了这些评论,首先打破了自己头脑里的“社论短不了”的思想。为什么短不了?怕短了讲不透。现在看来,要把一个问题讲透,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文字,而在于对分析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20.
很少有人喜欢写言论,也很少有人喜欢谈言论。 但言论又不能不写,也不能不谈。为什么?因为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报纸的灵魂。没有旗帜,没有灵魂,报纸也许只是一堆杂乱的信息,虽也有益有用,但总缺少鲜明的导向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现在关于新闻评论在报纸上的地位,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旗帜论”,认为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为读者指点政治方向的,也决定着报纸的政治面貌;一种是“灵魂论”,又称“元帅论”,认为评论体现一张报纸的主导思想,是统帅其它新闻、通讯和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