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真言》,《大悲心咒》、《观音大士心咒》。所谓“心咒”,就是一切法咒的核心之意。咒文为“嗡。(由于传译不同,亦有作“唵”字者)、嘛、呢、叭、咪、吽”六个字,故称《六字大明咒》。此咒佛教界认为,光大园明,妙用无穷,为佛教经典之精华,密宗莲花部之重要法咒。据传此咒为“观自在菩萨”之微妙本心,昔菩萨自己即持此咒而修练成佛,名“正法明如来”。相传尹喜真人高弟子所著的《性命双修万神圭旨》(简称《性命圭旨》)谈到“观音密咒图”时说:“始则自上而下,至于脐中,‘唵’字须要到脐;终则自下而上。至于喉内,‘(口弥)”字在脐之下”,  相似文献   

2.
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第四册)一文时,发现“却”字在文中出现14次,课本均无注解。查阅《辞源》、《辞海》,“却”仅有“退避”、“拒绝”、“还”、“但”等几种义项。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列举了“却”字的八种义项,但仍不能尽解课文中的“却”字。笔者细读《水浒传》后发现,“却”字出现频率极高,其意义和用法,因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异。这种差异在唐代以前和明清之后又很少见,因此,就更加值得研究。本文探讨的主要是《水浒传》中作为副词(包括个别连词)使用的“却”。在《水浒传》中也有少量作为实词意义的“却…  相似文献   

3.
“弈”小考     
弈,这个字许多人都知道是指下围棋。最早在《左传》中就有“弈者举棋弗定”之语。《孟子》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然而关于“弈”字的真正本义,古今尚未见有解释。本文拟就浅见所及,对“弈”字作一试探性的考释。“弈”其实是个象形文字。上为“亦”,下为“廾”。据《礼记》注云:“人臂两垂,臂与身之间则谓之臂亦”。据此,“臂亦”就是指人的腋部。又见《说文》引徐铉说:“亦,今别作腋”。《广韵》也说:“肘腋作此字”。所以“臂亦”又引伸为人的两只手臂,我们细看“亦”字,上面的一点很象人头,一横下面的两点即表示两臂,所以“亦”字…  相似文献   

4.
“一字诗”的作者是清代大才子、《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昀(晓岚)。这首诗为什么嵌入了十个“一”字,其中是有一段故事的。《中国钓鱼》杂志先后两次录登的“一字诗”,恐是对纪昀原诗的误传,有失真之处。天津《中国书画报》1986年总35期刊登梦如先生摘编的《乾隆和纪昀》一文中的“一字诗”,比较合情理,现把原文摘附如下:  相似文献   

5.
纠正与建议     
李水木 《围棋天地》2014,(22):20-20
拿到今年的《围棋天地》第16期,一看到封面,感到非常惊讶!中间两排像篆书的字有很多错误,多数是篆法错误。但有一字是字义错误,就是斗力的“斗”字,这个不是战斗、争斗的“斗”而是一个量字的“石、斗、升”的“斗”字,意义完全不同。影响极广的《围棋天地》出现这样的错误,令人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6.
关于三格式“处”字日戳,长期以来多被误解,朱桐《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戳图鉴》说成“早期作为代办所的标志”,《集邮研究》1991年第3期《广义侨批》一文误“福建晋江金井(处)”“即海关办事处”,似乎已不承认它是邮政日戳。本刊2000年第9期《“处”字日戳的探讨》发表后,2003年第  相似文献   

7.
本目录列出的是2003年度《中国集邮报》、《集邮报》、《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天津集邮》等公开发行报刊上刊出的有关航天集邮题材(含少量天文题材)的文章简目。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其中的“篇幅”,是指该文章的字数多少,分为A,B,C三等。A等为500字以下,B等为500—2000字,C等为2000字以上(因字数统计或有不准,“篇幅”栏列出的字  相似文献   

8.
《孔雀东南飞》(高中《语文》第三册)一课中,“相”、“见”二字出现频率较高,且用法较为特殊,而课文中或没有注释,或解释得不甚明晰。如:“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一句,课文注释为:“[迎取]迎接你回家。”译文中的“你”字从何而来?让人不甚明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现将《孔雀东南飞》中“相”、“见”二字字义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陈中春 《钓鱼》2005,(7):28-28
读过《“8”字遛鱼法可行》文章后,我觉得“8”字遛鱼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对“六字气法”炼法的思考石伦六字气法,又称“六字诀”、“六字吐纳法”、“六字炼气法”等,是古人通过呼吸吐纳进行疗病健身之法,初见于南北朝时期道家兼医家陶弘景编著的《养性延命录》一书。该书的《服气疗病》篇中记载:“凡行气,以鼻内(纳)气,以口吐气,微而...  相似文献   

11.
《孔雀东南飞》(高中《语文》第三册)一课中,“相”、“见”二字出现频率较高,且用法较为特殊,而课文中或没有注释,或解释得不甚明晰。如:“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一句,课文注释为:“[迎取]迎接你回家。”译文中的“你”字从何而来?让人不甚明了。笔者通过查阅资料。现将《孔雀东南飞》中“相”、“见”二字字义分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集邮博览》2006年第5期《2005年纪特印刷工艺的创新》文中称:“《洛神赋》全文(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共计千余字”。2005 年有些集邮报刊介绍《洛神赋图》邮票中,也称:“全篇赋文1200 字”等。这些论述,既不具体,又不确切。经观察《洛神赋图》邮票,隐  相似文献   

13.
天津邮政博物馆“邮政厅”显要位置,由天津书法家孙荣刚先生创作的立轴《百家“信”》和《古今“信”字书法长卷》甫一亮相,即成为众多观众驻足之“一景”。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2年第3期“琅媛墨迹(十二)”之“韦力专栏”登载《姚华:尚存右臂,不解擎苍》—文中有言:“寒斋所藏书家墨迹中亦有茫父七言篆书对一副:‘细碎寒枝偏耐雪,差牙老树不知风。’”本人观文中所刊示的姚华篆书对联中“粟”字应释为“梅”字,并非“枝”字。该联应释读为:“细碎寒梅偏耐雪;差牙老树不知风。”  相似文献   

15.
包括《汉语大词典》在内的多部辞书,在释上声调的“燎”字时,都有“烧焦”这一义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燎,在甲骨文中写作‘木”,从木从众点,表示火烧木柴之意,为会愈率。又作动词焚烧条牲用,如“丙申卜,沉二牢,烧一串”《被续九五》。《说文》:“燎,放火也。从火,定声。”徐倾注笺:“、燎实一字,相承增火旁……今云放火者,后人改之。”由此看出,“燎”字的本义为“烧,燃烧”。《孙子·火攻》:“时者,无之操也。”梅尧臣注:“早鹰易燎。”此用本义。引申而有“烘烤”义,例如:《后汉书·冯异传》:“光武帝对…  相似文献   

16.
备受瞩目的淮南区“稿”字邮票,由于档案史料的缺佚, 其发行单位、发行时间与属性等多有争议。本文作者经多方寻觅,查阅了部分《新路东》报与相关史料,并采访了今尚健在的原淮南交通总站站长杨秉超与原《新路东》报编辑沈文英、报务员潘子仪等,对《新路东》报及“稿”字邮票的相关情况等作了调查了解,使存世的“稿”字四方连邮票的诞生的历史背景之谜得以解读,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稿”字邮票印刷、用纸的史实。  相似文献   

17.
“揪”错     
《体育博览》2011,(1):17-17
《吕氏春秋》一字千金,《体育博览》一字一乐。上期的《体育博览》中有读者反映第10页卷首语里“过气的小三”写成“过期的小三”。就让我们PK一下过气和过期,  相似文献   

18.
张方 《精武》2010,(7):71-72
我从来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心意拳的“心意”二字是源于《俱舍论》的小乘佛学思想。世亲的《俱舍论》全称是《阿毗达摩俱舍论》,世亲被佛学界称之为“第二佛陀”,《俱舍论》被誉为“解脱知识的宝藏”。姬隆凤将少林心意把和六合大枪糅而化之,创立了“心意六合拳”,  相似文献   

19.
郑志鸿 《武当》2008,(10):42-43
一、丹法起源于数万年前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O”字是第一个发明。那是由于祖先们在原始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微妙光源,因而创造了“O”字。此记载于《河图洛书》中,在甲骨文时代的《大道经》中也有记载。  相似文献   

20.
今年8月20日将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四)邮票,其中便有“苏颂”。苏颂字子容,谥正简,宋天禧四年(1020年)生于同安。《丹阳县志)):“苏颂字子容,泉州同安人”。《泉州府志》:“苏颂字子容,同安人,绅子”。同安历史上曾隶属泉州府,泉州将举办这套邮票首发式,故“苏颂”邮票的原地会被人误认为在泉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