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功 《收藏界》2015,(4):132-141
(接上期)二、天津博物馆的铜禁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46.6厘米长方形台座,中空无底。前后两面各置两排长方形孔,上下各8个;左右两面亦置两排长方形孔,上下各2个。四面边框均饰有精美的长尾龙纹。禁面上有3个凸起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子口。子口可用于嵌置酒器的圈足,至于当时究竟放置什么器物,长期以来虽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因同出器物  相似文献   

2.
杨华山  李峻  张昌来 《武当》2005,(5):59-59
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武当山上下,有许多道士墓塔群落。至今在七星树上斜桥和五龙宫有一排三五座的墓塔,八百里武当上下的基塔多隐藏在山林之中, 虽不比少林寺那么集中,但数量之多至今没有查清数目。本文就已经清理的五座武当僧、道之墓的墓主作了一些考证, 从中了解武当道教文化一个侧面的内涵。1、1979年10月,在武当五龙桃源洞东,清理了已废道士墓塔一座,出土七星剑一把,长74厘  相似文献   

3.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体育画面三题崔乐泉1971年秋,考古工作者于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乡小板申村发现了一座东汉墓,其墓门朝东偏北,墓室是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及三个耳室构成的穹庐顶多室砖墓,全墓通长19.85米。此墓内有壁画46组以上。在前...  相似文献   

4.
孙玉军  张春宇 《收藏界》2013,(9):125-127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1976年由淮阴市博物馆(现为淮安市博物馆)和泗阳图书馆联合挖掘,墓址在原江苏省淮阴市泗阳县屠园乡周庄打鼓墩,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打鼓墩樊氏墓是徐淮地区少见的砖石结构墓,根据其墓制结构、画像内容和随葬器  相似文献   

5.
十七年前,一座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商代大墓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程家村被发现。墓内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原始瓷器等多达2000多件,这些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特点鲜明的出土器物曾轰动一时,震惊世界,享誉海内外,并为描绘三千多年前长江中游地区的历史图景提供了极好的参照。新干商代大墓中出土的玉器是商代时期长江南岸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754件(颗)出土玉器时研究当时长江中游地区方国的玉器文化和玉雕技术具有特别的价值,它和湖北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商代玉器及长江上游地区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玉器等共同代表了长江流域商代玉器的风貌和成就。为方便广大读者了解与鉴赏新干大墓出土的商代玉器,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本刊特邀请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彭明瀚先生撰文介绍与鉴赏该墓出土的玉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6,(23)
正2014年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岳阳市康王乡茆山村抢救性考古发掘一座宋代砖室墓(图1)。茆山村地处洞庭湖东岸丘陵地带,墓葬位于一座山丘的北部。墓葬为长方形并列双室券顶墓,外有砖砌墓围,长6米,宽4.6米。墓室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长方形墓室构成,墓壁中以"过仙桥"相连通,两室皆长5.33米。两室中前部各有一道封门墙,将墓室分为前室和后  相似文献   

7.
刘丽文 《收藏》2012,(11):46-51
1978年2月,江苏镇江地区溧阳县竹箦公社中梅大队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一套琉璃陶建筑模型和造型生动的四神、神像等釉陶雕塑,甚为罕见。根据其中一座墓的墓志得知,墓主李彬,卒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另一座为其妻潘氏墓。现将两墓出土的建筑模型和釉陶雕塑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听说距成都市40公里的龙泉湖八号岛大湾子口一天接连钓起3条鲶鱼,我和儿子于4月10日清晨4时起床前往龙泉湖,在上鱼的两个大湾子口下竿。下午小有收获,天黑后本想夜钓,无奈风势太大,只得钻进帐篷睡觉。 次日天刚亮,我俩起来把两支  相似文献   

9.
张全民 《收藏》2011,(2):24-25
2006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长安区韦曲科技产业园配合基建工程中清理了一座唐墓,出土文物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墓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带两个天井,为夫妇合葬墓。虽然历史上曾经被盗扰,但仍出土了30多件器物。墓室入口处的一件人面兽身的陶镇墓兽面朝南,蹲坐于墓口,另一侧的一件狮形镇墓兽头部残断,身后还有彩绘贴金武士俑(已残碎),共同守护着死者亡灵的安宁。  相似文献   

10.
刘丽文 《收藏》2012,(6):46-51
1978年2月,江苏镇江地区溧阳县竹箦公社中梅大队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一套琉璃陶建筑模型和造型生动的四神、神像等釉陶雕塑,甚为罕见。根据其中一座墓的墓志得知,墓主李彬,卒于北宋元祜六年(1091年),另一座为其妻潘氏墓。现将两墓出土的建筑模型和釉陶雕塑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王文径 《收藏》2007,(7):71-73
闽南民间喜爱以紫砂壶泡工夫茶,至死还把茶具带入墓中,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使这里成为中国出土紫砂壶数量最多的地区。明万历年间卢维祯墓出土大彬壶就是一件重要实物。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6,(23)
正近日,河南省洛阳市西朱村一处大型墓葬的发掘工作接近尾声,根据考古专家判断,此墓为曹魏时期大型墓葬。墓圹东西全长约52米,墓口距墓底深约12米,出土陶器、铁器、铜器、漆木器和少量玉器等共400余件。该墓葬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西朱村,在万安山北麓的缓坡上,临近洛南东汉帝陵的控制地带,北面为汉魏洛阳城阊阖门中轴线稍偏东,西侧为曹魏时期祭天的圜丘。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斜坡墓道长30余米,规模非常宏大,形制规整,是  相似文献   

13.
关林 《收藏界》2012,(7):122-124
2012年5月27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郭杜产业园进行发掘时,发现一座葬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间的夫妇合葬墓,该墓出土了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陶俑、铜镜、铜钱等器物百余件。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南朝北,由墓道、3个天井、3个过洞、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图1)。  相似文献   

14.
柯超 《武当》2009,(12):F0002-F0002
11月5日至6日,首届国际老子道学文化高层论坛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的五百余名道学专家、庙观道长参会。本次会议由中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道教协会、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民政府协办,北京道通鑫山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承办。大会的主题是:“大道、科学、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40年代的早期,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了一批玉器。其中琉璃阁墓甲及墓乙都是有题凑木椁的大墓,整齐平列,相距仅三四公尺,附近还探出大的车马坑,故被认为是异穴附葬的贵族墓。墓甲和墓乙分别出土不少玉器。据报道,前者有玉佩两组,以及环、觿、燕等玉饰,后者有环、玦、璜、  相似文献   

16.
1991年3月,在三门峡上村岭地区发现了大型且保存完好的邦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尤其是九号墓出土文物更是其中的精品,有关专家根据出土文物的特征认为此墓葬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九号墓出土文物在质地上有铜、铅、玉石、料、陶、骨、牙、皮革、麻布、  相似文献   

17.
禚振西 《收藏》2010,(6):137-143
长安与洛阳是出土唐三彩最集中的两个地区,陕西省内出土三彩数量巨大,唐陵陪葬墓与长安地区官僚,贵族墓出土三彩器可视为唐三彩的最高水平。鉴于本刊正在筹划“灿若云霞——古代釉陶与琉璃”专题,此次先行刊出唐长安出土三彩器的简要介绍,对陕西唐三彩的全面介绍将刊载于后续专题。  相似文献   

18.
杨军凯  郭永淇  辛龙 《收藏界》2012,(4):133-137
2011年,两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为配合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神光蓝宝石单晶片项目,在西安市南郊长安区书曲镇东兆余村北清理了两座并穴合葬的唐代墓葬,墓主人为唐高宗时期殿中侍御医蒋少卿及夫人李宝手。 蒋少卿墓居东,长斜坡基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坐北向南,方向180°。平面呈“甲”宁形,从南向北由墓道、  相似文献   

19.
韩越  王利彬 《收藏》2010,(12):77-79
1988年3月,河南省泌阳县花园乡大曹庄农民在村南取土时发现一座秦代贵族墓,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这是继1978年在东距大曹庄秦墓3公里的4座官庄秦墓之后又一次发现秦代墓葬。  相似文献   

20.
韦公远 《武当》2008,(2):46-46
1973年,我国中部湖南省长沙出土了轰动世界的马王堆三号汉墓。墓中有一件彩色帛画——《导引图》(长140厘米,宽100厘米,高50厘米),其上有44个各种人物在练不同的功法。这是中国古导引法的精华写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