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eresa编辑 《网球》2010,(12):54-55
1981年10月15日,德门蒂耶娃出生在莫斯科。7岁那年,她参加斯巴达克网球俱乐部,在萨芬和萨芬娜的妈妈伊斯拉诺娃那里学了三年网球。11岁之后,妈妈维拉和哥哥维斯沃多夫就一直担任她的教练。  相似文献   

2.
《网球》2007,(4)
职业女子比赛更接近业余比赛,一些发球不好的球员,照样赢球,她们中,德门蒂耶娃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学学,发球糟糕的德门蒂耶娃如何赢球。  相似文献   

3.
谭志廷 《网球》2010,(12):56-58
有种说法是“人人都爱德门蒂耶娃”。我们不妨从不同的侧面投影出一个真实的德门蒂耶娃。 “她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很高兴看到她开始新的生活,她是一位很棒的职业球员,也是一位漂亮的女孩。”  相似文献   

4.
因为这些美女娇娃的吸引力,世界女子网球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她们飞扬的裙摆和飘舞的长发把网球装扮得柔情似水。美女之间也充满着竞争,是为了获得比赛的桂冠,还是为了戴上第一美女的王冠?库尔尼科娃/德门蒂耶娃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库娃是网坛美女中最具市场感召力的女郎。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德娃的球技已超越库娃,而且她也是个大美人。库娃的球技是越来越不怎么样,从出道到现在还没获得一项单打比赛的冠军,但这并不妨碍她的明星生活。她长于把美貌和性感尽情发挥,  相似文献   

5.
不经意间发现纳达尔身上融合了当今女子网坛几大高手的特点,胡三胡四地乱划几字,拿这位叱咤红人开开涮。纳达尔与德门蒂耶娃:一根筋的打法相似度:70%还是不得不提到费德勒那句颇有酸味的“One-dimentional”,男子网坛也许没有比纳达尔打法更单调的选手了(限高手级),正如女子网坛很少有像德门蒂耶娃那样“死不悔改”的球员。德娃永远是底线两个大角度的强力抽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主动抑或被动,她永远以野兔般快速的步法无论到位与否,不顾一切地进行回击。德娃的对手时常眼睁睁地看着她在极其狼狈的情况下打出一记快速精准的回球,然后…  相似文献   

6.
9月11日本年度美网赛事进入第十二个比赛日,赛会3号种子巴哈马选手诺尔斯和加拿大选手内斯特的组合以两个6—3击败了13号种子印度选手佩斯和捷克选手里克的组合,捧得了男子双打冠军。9月12日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在纽约阿瑟-阿什球场举行,对阵的双方是赛会6号种子德门蒂耶娃和9号种子库兹涅佐娃,无论谁夺冠,都将产生一位新的美网女单天后。最终,库兹涅佐娃连落两盘,2—0战胜德门蒂耶娃夺冠,两盘的比分是6—3和7—5。这样,俄罗斯女单选手在本赛季捧得第三座大满贯赛事的桂冠,同时也是俄罗斯女将在今年的大满贯赛事中第二次包揽女单冠、亚军。  相似文献   

7.
坏消息     
《体育博览》2010,(7):32-32
继德尔波特罗、冈萨雷斯和纳尔班迪安等名将纷纷宣布退出温网比赛之后,捷克选手斯泰潘内克也决定退出。同样缺席的还将有法国选手加斯奎特、克罗地亚选手卡洛维奇.女子方面则有“神仙姐姐”德门蒂耶娃.这也终结了她连续46次参加大满贯比赛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顿特退役     
serra 《网球》2010,(12):14-15
在输掉一场弗吉尼亚州的挑战赛之后,泰勒·顿特终于结束了他痛苦的职业生涯,宣布正式退役,和德门蒂耶娃在多哈的煽情表演相反,顿特的退役显得过于低调,他说:“我在精神上实际早就退役了。”  相似文献   

9.
来信选登     
《网球》2010,(12):10-10
serra先生: 我是德门蒂耶娃的忠实球迷,我无法掩饰我此刻的悲伤之情,我一直以为她会在夺得大满贯之后退役,很可惜,她就此退役,她不想再去改变身上的缺憾和失败。今年中网是我接近她最后的机会,但我竟然没有去,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我想,此后不再会有第二个人能够替代她。  相似文献   

10.
网坛新宠斯切特不久之前,英国一家名为《ACE》的网球杂志举行了“最迷人的网球女选手”评选,被球迷公认为网球界第一美女的库尔尼科娃竟然屈居第二,那么击败库娃名列第一的究竟是何许人也?原来是25岁的奥地利选手巴巴拉·斯切特。在今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她击败了美国名将大威廉姆斯,越发引起了球迷的关注。斯切特身高1.76米,体重67公斤,右手握拍,身材不让库娃,更胜一筹的是,她还取得过两项 WTA 巡回赛的单打冠军。库尔尼科娃年方20,身高1.70米,体重55.5公斤,踏入职业网坛6年来还从未获得过一项 WTA 巡回赛的单打冠军,却是最受广告商青睐的女明星。评选结果一出,库娃的铁杆支持者当然抗议不断,在他们的心目中,谁能与心目中的女神一比高低?《ACE》杂志也太没有品位了!但是,该杂志的编辑认为库尔尼科娃有  相似文献   

11.
亚洲 《网球》2010,(12):59-59
Dementieva最早在大陆被译成了“戴门蒂耶娃”,可能是为了迎合中国人读简称的嗜好,觉得“戴娃”不如“德娃”顺嘴。一字之差,就将Dementieva打入了“德”宇辈儿——这是一个草根辈分,比如德纲,德亮。恐怕她这辈子也“戴”不上大满贯的桂冠了。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感恩节这一天,美国《网球》杂志记者皮特。波多模仿德约、费德勒和穆雷给缺席职业赛场半年之久的纳达尔写了三封信,分别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3.
十年一瞬     
慕容子归 《网球》2013,(7):64-64
《网球》杂志十年,我也伴随《网球》杂志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从2003年创刊开始,作为广告代理公司,我们就与《网球》杂志合作,我负责杂志的广告运营工作,之所以选择与这本杂志合作,一是因为网球这项运动的独特性,有文化,有气质,有前景,和我们很多已经有的客户很契合;另一方面也看中了《网球》杂志这个团队,项目再好,也需要有人去操作,如果操作不好,一切都会是浮云,而我们当时就非常信任这个团  相似文献   

14.
《网球》2013,(7):62-63
2003年7月,《网球》杂志创刊,并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美国《TENNIS》进行版权合作,当年的法网男单冠军费雷罗成为《网球》杂志创刊号的封面人物。很快,《网球》杂志就成为中国影响力最  相似文献   

15.
汪涛 《网球》2013,(7):92-92
2009年6月,《网球》杂志的记者谢明造访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莱阳小学,对这所上海市的特色网球学校的报道《一个小学的网球迷你秀》刊登在了《网球》杂志2009年的7月刊上。当翻开四年前的杂志,韩毓敏老师说:"这些年来这里采访的媒体不计其数,但看到这篇文章我还是能够清楚地记起当时采访的景象。"莱阳小学的趣味网球是韩老师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搞起来的,学校也得到了上海网球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此之前,浦东新区是没有网球队的,在2009年的时候莱阳小学的网球队就代表浦东新区去参加了上海市的青少年比赛,韩老师当时跟校长说"我们绝不能垫底",最后的成绩也令人欣喜,网球队  相似文献   

16.
任科 《网球》2013,(7):85-85
十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步伐;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梦想。网球运动陪伴了我十年,《网球》杂志伴随了我十年。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我,十年网球对于漫漫人生或许只是开始。网球现在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一次接触网球运动,先要从《网球》杂志说起。2003年我顺利考入了体育界的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入学的第一天我从学校的报刊亭买了一本《网球》杂志,当时的这期刊物封面是瑞士球王费德勒,纪念费德勒首次夺取温网冠军,初次品尝到了大满贯的滋味。也正是这期《网球》杂志让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  相似文献   

17.
作者心语     
明天会更好 2005年是《网球天地》创刊10周年,这一期是《网 球天地》出版的100期,实乃双喜临们,可喜可贺。 回溯往事,《网球天地》的历史不止10年,期数也不 止100期。它的前身是《羽毛球·网球》杂志,创刊于1990 年四季度。那一两年,正是整顿国内期刊的时候,许多刊物停转。而《羽 毛球·网球》得以面世,得力于中央领导慧眼独具,情钟网球。一份杂志 兼容羽毛球,网球两个项目,限于篇幅,每期有许多优秀图文被迫删减。尤 其是网球,国内外的活动频繁,资讯丰富,来稿踊跃,不得已只能忍痛割 爱,而读者对此也诘难日多,经过编辑部多方努力,终于在1995年将《羽 毛球·网球》杂志更名为《网  相似文献   

18.
情人节派对     
回声  艾菲尔 《网球天地》2008,(3):129-129
两年前,男同学和真儿的爱情童话通过《网球天地》杂志传遍了业余网球圈;一年前的2月14日,他们相当低调地喜结连理;2008年情人节网球派对,他们说,这是一个圆梦、感恩和祝福的时刻——圆了自己1周年网球婚庆梦,谢谢《网球天地》杂志对他们的一路关心,祝福更多的网球夫妻和情侣,更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19.
汪涛 《网球》2013,(8):104-105
在上海市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17层的办公室里,杨亦斌翻看着记者带来的《网球》2011年11月刊,两年前的上海大师赛期间,上海大师赛赛事联合总监杨亦斌和吕华勇在劳力士的现场接受了《网球》杂志的采访。"我们在2000年喜力公开赛的时候就开始合作了,那个时候我就接受过你们的采访,我还记得杂志曾经有一位叫吕博的记者。""吕博"其实这是《网球》前编辑部主任胡楠众多笔名中的一个。"那个时候的杂志是《网球生活》,算是  相似文献   

20.
《网球天地》"百校赠阅"活动在 Tennis123网站的一项"大学生网球调查"活动中,有一个问题是"您经常阅览的网球杂志是什么?"75%的大学生填写了"《网球天地》"。大学生是《网球天地》的忠实读者群之一,杂志也一直关注着大学网球的发展。日前,Tnnis123网站携手《网球天地》发起"百校网球推广"活动,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网球热潮。活动期间,《网球天地》为每所参与的高校提供1年的免费杂志。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高校,《网球天地》深受大学生网球爱好者的青睐,每次将杂志赠送给高校网协时,同学们都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