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岩  王学武 《收藏》2013,(1):168-169
2012年11月3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柴窑文化高层论坛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北京、陕西、台湾、广东、江苏、浙江、内蒙古、辽宁、河南、河北、深圳等地的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这次中国柴窑文化论坛由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西安柴窑文化研究所等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耀州窑博物馆等协办,陕西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赞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有: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亚民,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邰亚秦,中共铜川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新柱,中共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莉霞,铜川市副市长何尚民,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研究员吕成龙,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翔宇,陕西秦煤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傅宣亮,西安市柴窑文化研究所常务所长兼秘书长王学武等。  相似文献   

2.
探秘柴窑     
高功 《收藏界》2010,(11):46-46
《探索千年之谜柴窑——聚焦柴窑文化论坛》一文在《收藏界》杂志和网上(收藏界网络电子版)发表以后,在古陶瓷研究领域和收藏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商贸报》、雅昌艺术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希望刊登论坛演讲论文,以便对柴窑研究的最新进展及新的发现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陶瓷史上的千古之谜"柴窑"始终萦绕在每个瓷器爱好者及研究专家的脑海里。本刊发表陶器爱好者王学武先生的文章,以翔实的史料和大量的瓷片标本阐述了"柴窑"就是"耀州窑"的观点,以期引起古陶瓷专家和广大爱好者研究和讨论的兴趣。近期来,"鼎州窑""柴窑""耀州窑"的研究和争论在陕西乃至全国十分热烈,网上的论争更是唇枪舌剑。这三个诞生在陕西铜川境内的困惑人们千年之久的窑口到底有何联系,它们的产品特点各是什么?这不仅是陶瓷研究专家所关心的事,更是广大陶瓷爱好者极为感兴趣的话题。我们期望更多的人发表真知灼见,共同来讨论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9年5月18日,经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民政局批准成立西安市柴窑文化研究所。5月27日,在西安市天迥镇酒楼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王长启、《收藏  相似文献   

5.
吕成龙 《收藏界》2010,(11):47-52
几百年来,我国史书中一直有关于五代时"柴窑"的记载,但由于无法确定窑址和实物,致使"柴窑"至今仍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美丽传说"。特别是对于其窑址所在地,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目前有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江西景德镇窑、河南郑州窑、河南禹州窑、河南新密窑、陕西铜川耀州窑等几种说法。近些年来,新闻媒体也不时冒出某某人或在某某地发现了"柴窑"瓷器的记载,但最终都不足为信。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1,(2)
古窑柴烧,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门几曾失落的艺术。柴,土,火,燃烧的艺术彰显着我们人类与自然最亲密的联系,也给了陶瓷艺术最鲜活恒久的生命力。我们知道,决定瓷器品质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原料,二是窑炉烧成技术。因此,窑炉便构成我国优秀传统制瓷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这里要说的就是景德镇仅存的清代镇窑和刚刚修复并复烧的明代葫芦窑。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3,(7):190
"郎窑红"于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抚郎廷佑主持景德镇御窑厂时所创烧,以追求红宝石效果为宗旨。收藏界有"家有郎红,子孙不愁"的说法。这件郎窑红胆瓶烧制于2009年,郎红色泽纯厚、流淌自然,被誉为当代郎窑红典范,曾在2010年香港国际古董展惊艳亮相,具有极高的收藏、拍卖价值。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3,(3):176-176
海内外收藏家们苦苦寻求的柴窑是那些由黄山松柴烧制的高温釉下彩瓷器,主要有颜色釉、青花、白瓷等,这些明、清官窑器早已身价数百万、教千万,是每一位藏家梦寐以求的极致。  相似文献   

9.
王长启 《收藏界》2010,(11):64-66
西安一藏友藏《唐代田君墓志铭》拓片(图1),出土的具体地点不详,据说是铜川得之。从其拓片可知墓志长36.5厘米,宽33.5厘米,厚8厘米,拓片缺盖。志铭楷书,共计16行,满行16字,墓志四周刻缠枝花。从墓志文中可知墓主人是北地华原人,其为考证地名"北地"提供了实物资料,对中国陶瓷史的所谓"柴窑出北地"的存在及所在区域研究提供了"线索",现录志文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4,(7):33-33
铜川市太极拳协会成立暨铜川市第一届“供电杯”太极拳表演大会,于2004年5月29日在陕西省铜川市体育场灯光球场举行。当地市委、市政府、民政局、体育局等部门领导光临,武当杂志社、太极拳杂志社、西安郑悟清太极拳研究会和武汉大学太极拳协会等单位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11.
山西煤矿集邮协会于2008年12月12日印制"煤炭系列之八——安全生产"2009年企业拜年金卡一枚,主图为我国元代的安全警示碑——"井窑戒"碑,编号09—140100—13—1017—000。明信片上的文字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1,(4):84
2010年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当代十大名窑"颁奖典礼取得圆满成功。2011年2月,由《收藏》杂志社主持编辑的《中国当代十大名窑艺术》一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十大名窑艺术》一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陶瓷史上,山西是古窑址众多的省份,大自然厚爱这片土地,给予了它充足的黏土和似乎永远采不完的煤炭,赠予了它瓷业生产的各种先决条件。从雁北到晋中、晋南,有浑源窑、怀仁窑、长治窑、榆次窑、介休窑、霍州窑、平阳窑等,许多窑址的地表至今仍散落着大量的瓷片和匣钵,其中榆次窑位于太原市东郊的孟家井村,1959年被当地文物工作者发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1,(3):69
2010年12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当代十大名窑"颁奖典礼取得圆满成功。2011年2月,由《收藏》杂志社主持编辑的《中国当代十大名窑艺术》一书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十大名窑艺术》一书由十大名窑企业负责人以及《收藏》杂志社相关人员组成编委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7,(4)
正"洛京窑,亦元魏烧造,即今河南洛阳县也。初都云中,后迁都此,故亦曰洛京,所烧即供御物。"民国时期著名陶瓷学家叶麟趾在其《古今中外陶磁汇编》里如是说。洛京窑如同柴窑般也许只是个美丽的传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始终不得窥其真容。如果洛京窑在历史上真的存在,那它在哪里?究竟什么模样?按照叶先生的说法,洛京窑就在洛阳附近,那么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哪个窑口能代表洛京区域内的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和广西收藏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作为支持单位的"首届中国—东盟收藏文化论坛暨广西收藏文化艺术节"于2007年11  相似文献   

17.
当阳峪窑     
张汝福 《收藏》2007,(2):51-54
窑场概况 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怀庆窑、当阳峪窑系、当阳峪窑群等,是我国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特别精细的大规模窑场。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的当阳峪窑,指当阳峪窑及同处于太行山南麓、生产同类型制品的所有窑场,  相似文献   

18.
俞莹 《收藏》2007,(11):172-173
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主办、顺峰集团承办的中国观赏石博览会2007走进奥运北京邀请展,9月28日至10月12日在北京朝阳区顺景园举行。博览会包括观赏石精品展、观赏石鉴评、赏石文化论坛暨精品赏析、首批“中国观赏石之乡”授牌仪式、奇石精品拍卖会等项活动。北京奥组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收藏家协会等为此次石博会的支持单位。  相似文献   

19.
大凡一个古陶瓷窑口的命名,古有旧名则援用其名,如岳州窑、越窑、邢窑等;没有旧名,则根据窑址所在地的名字重新命名,如河南的扒村窑等。长沙窑窑址在古文献上少有记载,更没有窑址名称,所以窑址的名称只能根据地名来设定了。最初在上世纪50年代国家文物专家考察时,考虑到窑址紧挨铜官镇,而铜官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07,(10)
焦作地区烧造陶瓷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的古代瓷窑遗址,当阳峪窑是其杰出的代表,东焦作窑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处。其他还有王封窑、李封窑,恩村窑、狮涧窑、柏山窑等50多处窑场,陶瓷界将这些窑场称为"焦作当阳峪窑"。东焦作窑,又叫矿山窑、姜河窑,因遗址处于东焦作村旧址范围内,故称"东焦作窑"。窑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城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