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石器时期玉石斧的使用较为普遍,几乎所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有出土。据考证我国最早的玉斧出上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中。该玉斧造型呈长条形,长4厘米,呈绿色,属角闪石类。前些年望江县境内汪洋庙、黄家堰、枫林庵、砚池墩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一批玉石斧,其多是由地方玉料精心磨制,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6,(7)
正玉礼器,是史前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和发展。齐家文化时期,使用玉礼器的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种类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齐家文化地处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时间上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与夏商文明相衔接。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契合点,向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相关史前文化成果,向下直接影响或形成了商周玉礼  相似文献   

3.
王晓海 《垂钓》2010,(2):88-88
骨针是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在我国,骨针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普遍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  相似文献   

4.
宋康年 《收藏》2009,(6):102-102
1997年10月,望江县博物馆对新桥乡龙泉村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玉器多件。这些出土玉器为研究望江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绿松石英文名称"Turquoise",来源于法语Pieretuqoise,意为土耳其石,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可能是因为绿松石最初是从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的吧!绿松石与软玉一样,深受古今中外人士喜爱,远在新石器时期,就为人所知,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中(距今6500年左右)就有两枚绿松石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6,(11)
正绿松石的价格太贵了一一这是很多人对绿松石的印象。2010年以前,绿松石的价值一直不被看好,但近几年,搭乘文玩市场的火爆,国内绿松石价格呈井喷式增长,蓝蓝绿绿的各色绿松石迅速铺满全国古玩市场,克价也由曾经的十几元涨到如今几百元乃至两三千元。同时,关于绿松石行业暴利、混乱等声音四起,那么,真实的绿松石市场到底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7.
水晶,历经亿万年的生长,蕴天地间灵秀之气,晶莹璀璨,五彩缤纷,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考古资料得知,新石器时代晚期,水晶就已被人们作为饰品,倍受珍爱。距今五千余年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有水晶耳珰,广东珠海宝镜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晚期的水晶玦。  相似文献   

8.
吴芜 《钓鱼》2011,(5):18-19
考古成果告诉我们: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有了钩尖处增设倒刺的骨制鱼钩。鱼钩设倒刺是为了防止被钩住的鱼脱逃。这一细小的技术改进一直影响到现在,可是竞技钓鱼,特别是钓快鱼之后,钓鱼人对钩形和倒刺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陈作发 《收藏》2009,(12):78-79
读了边强、杜义德先生发表在2008年第11期《收藏》杂志上的文章《齐家玉器是我国古玉文化的核心》(以下简称边文),对二位先生关于齐家玉器的重要性论述十分欣赏,但对其“单核心论”一说有异议。笔者的观点是多源论,就是说,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并行着红山、凌家滩、良渚、龙山、齐家……多支玉文化,它们自成系列,各有特色,并在相互交流融合中兼容并蓄,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伍波  宋康年 《收藏界》2011,(4):36-37
玉器被人们发现与使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根据实物考证:早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器。建国后,由于田野考古事业的迅猛发展,经过发掘,河南、湖北、陕西、山东、浙江、安徽等地连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玉石器物,除刀、铲、斧、锛、凿等半石半玉的生产工具之外、还出土了不少玉饰品,如江苏南京北阴阳营,  相似文献   

11.
陈国英  李江平  李焕 《收藏》2008,(6):96-98
齐家文化与齐家文化玉器的时代与分布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因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及其助手发现丁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其文化特征为:1.有相当部分颜色与器形独具特征的陶器;2.出现了红铜器与部分青铜器。  相似文献   

12.
边强  杜义德 《收藏》2008,(11):80-84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和华夏文明诞生之间重要的文化形态,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这一文化也正是后来炎黄一系先周文化的源头,因而可以说是孕育、奠定中华民族文化的原始形态。  相似文献   

13.
霍琳  李多才 《收藏》2006,(4):72-73
齐家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金石并用文化,遍布甘、陕、宁诸省。因1924年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首次发现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铜镜制造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1977年在青海贵南县尕马台齐家文化墓地就出土了一枚饰有不规则七角星图案的铜镜。此外,商周时代的铜镜也有零星出土。而汉唐时期铜镜数量之多、题材之广更是蔚为大观,"真子飞霜"铜镜就是其间可圈可点的精心之作。  相似文献   

15.
王卫东 《收藏》2009,(7):93-93
甗,饪食器和礼器。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青铜甗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甗的继承与发展。分圆体和方体两种,始于商,盛行于商至战国,一直沿用于汉、晋。  相似文献   

16.
丁丁 《收藏界》2011,(1):35-39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形象是各类艺术形式表现经久不衰的题材之一。最早的龙形玉雕作品,出现在距今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时期,此后历代不断绵延发展。春秋晚期,玉龙的制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战国时期的玉龙就是直接在春秋晚期玉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期玉龙数量之多、造型之美、雕琢之精,可谓历代之冠。战国时期,是古代玉龙制作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大道简说     
李德建 《武当》2011,(2):32-33
一、老子大道文化的历史继承性约170万年~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有早期的蓝田猿人及其文化、北京猿人及其文化、金牛山文化,中期的丁村人及其文化,晚期的萨拉乌苏文化,小南海文化,峙峪文化,山顶洞人及其文化。约1万年前~4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有黄河和长江流域早期的裴李岗文化,中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  相似文献   

18.
刘云辉 《收藏》2008,(11):93-94
石家河文化是距今4500~4200年前分布在长江中游两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土著文化,它是屈家岭文化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大致同时。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玉器较多,种类以小型装饰品为主,造型以人物、神面和动物形象为主,有玉人面、玉神面、玉虎头佩、龙形佩、蝉形佩、玉鹿头佩、玉鹰、鹰纹笄(jǐ),柄形器等等。陕西境内也发现了5件石家河文化玉器,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徐宝庆 《收藏界》2013,(12):58-64
绿松石简称“松石”,又叫“土耳其玉”。在中国清代以前,绿松石被称为“甸子”、“碧甸子”。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为名。甸子之名始见于元,  相似文献   

20.
宋康年 《收藏》2007,(5):110-111
地处长江中下游之交的皖西南地区,包括一市(安庆市)、三区(大观、迎江、宜秀)、八县(桐城、怀宁、潜山、太湖、望江、枞阳、宿松、岳西),地域辽阔,古文化遗址星罗棋布。近年来,该地区的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于199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围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玉器(包括玉饰品)157件。嗣后,属于薛家岗文化范畴内的各县、市,新石器时代遗址也相继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初步统计约有数百件,填补了我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现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