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宋康年 《收藏界》2013,(8):64-64
清代粉彩瓷的图案纹饰,可谓百花争艳,异彩纷呈,其中仕女图也是经常选用的题材之一。这里介绍的一对粉彩仕女图双耳瓷瓶(见图)就是清晚期的典型器物。该瓶体形硕大,高46.5厘米,囗径19厘米,底径16厘米。撇口,曲长颈,双花耳,溜肩,椭圆腹,腹下渐收,矮圈足。腹上一面绘有六个仕女聚集在一棵盛开着鲜红梅花的树下,囗径19渐收,树下,  相似文献   

2.
梅瓶,是瓷瓶的一种,据说是因为此器瓶口较小,仅能插入梅枝而得名。梅瓶的式样在《饮流斋说瓷》中有专门的描述:"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窄,抵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它流行于宋、元、明、清各代。洛阳博物馆珍藏的白地黑花鸳鸯戏水梅瓶是一件典型的宋代磁州窑梅瓶。这件宋代的酒器是1970年在洛阳宜阳县董庄乡洞子沟村收集的。梅瓶高44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0.5厘米。它小口短颈,  相似文献   

3.
尹青兰 《收藏》2008,(5):77-82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有几件明末青花瓷瓶。先介绍如下:1.青花松鹤鹿纹瓶两件(图1)形制相同,高27.8厘米。敛口,短颈,丰肩,圆腹瘦长,向下渐收,矮圈足。全器内外均施釉,圈足足端露胎,足端外侧露胎较多,露胎线整齐,足端内侧露胎较少,且露眙线不整齐。釉面肥润,釉色白中稍泛青,有人小开片,口沿施酱黄釉。腹部一面绘松竹悔纹,  相似文献   

4.
刘梦卿 《收藏》2007,(2):130-130
笔者收藏一只葫芦烟壶(图1、2)。壶呈紫红色,长典颈、圆腹、下嵌一石小座。通高13厘米,腹径5.5厘米。壶身浅刻丰羽双翼,颈部满刻羽纹。口塞为玉石鸟首形。壶像一只大鸟引项观天,悠然自得,栩栩如生。鸟腹部阴刻诗文:“至鸟有仙骨,蕊华无俗胎。”  相似文献   

5.
张朝晖 《收藏》2011,(2):30-31
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珍藏了一批有唐以来的出土瓷器珍品:唐瓜棱三足白釉盖罐(图1) 1985年5月岐山县凤鸣镇李家沟村唐墓出土,同出有塔式罐、乾元通宝等随葬品。通高6厘米,腹径6.5厘米。敛口,有盖,鼓腹,平底,下有三足。通体施白釉,釉不及底。从造型、胎釉等方面分析,应为唐邢窑系产品。唐褐釉执壶(图2) 1988年11月岐山县凤鸣镇陈家河村唐墓出土,同出有开元通宝等。此壶通高11.6厘米,口径4.8厘米。喇叭形口,圆唇,束颈,圆肩,平底,短直流,颈肩部有执手,深褐色釉,底部露胎。  相似文献   

6.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对矾红粉彩高足盘(图1)。盘口径18.5厘米,高8.5厘米,底足高5厘米,足径8.4厘米,足厚0.5厘米。花瓣口,浅折腹,坦底,高圈足。底胎较厚,呈饼状,中心厚,外  相似文献   

7.
邓毅 《收藏》2013,(3):104-105
文物部门曾在西安市长安区西周丰镐遗址马王镇新旺村分别征集到两批青铜器,一批为环带纹鼎,大中小3件,器型与纹饰相同,仅仅是大小不同。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41.6厘米,口径36.5厘米,腹径36厘米(图1)。鼎为方圆口,方折唇,立耳,腹微鼓,蹄形足。腹上部有6道扉棱,间饰窃曲纹,下部饰环带纹,又称波曲纹;足部饰以扉棱与饕餮纹。腹内侧有族徽(图2)。  相似文献   

8.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釉里三彩蟋蟀盖罐(图1),堪称康熙釉里三彩瓷器的标准器。此蟋蟀盖罐为1952年陆士基先生所捐。口径12.8厘米,通高8.9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11.7厘米。器型浑厚挺俊,  相似文献   

9.
杨宏毅 《收藏》2009,(7):88-89
唐“李勉奉进”双鱼蔓草花纹银盘口径17厘米,高1.2厘米,重198克(图1)。1975年8月出土于西安市碑林区西北工业大学职工七号楼基建工地,现收藏于两安博物院。银盘敞口,宽沿,浅腹微弧,平底。  相似文献   

10.
朱建 《收藏界》2012,(8):60-61
这件粉青釉琮式瓶(见图),高27.8厘米,腹径12.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10.8厘米。圆口,短颈微撇,平折肩,方体,圈足,足底露胎。通体及底部满施粉青色釉,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器身四周浅浮雕八卦图案,八卦图案为突出的阳文且略长。此瓶现藏于陕西省文物总店。  相似文献   

11.
金鑫 《收藏》2009,(10):47-47
这件龙泉窑青釉玉壶春瓶,高33.8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20.4厘米,足径11.3厘米。1973年出土于合肥市明代陈闻墓。据墓志载,墓主陈闻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葬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此瓶的形制、纹饰和釉色,都具元代及明初瓷器特征。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19,(7)
正高30.5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0厘米腹围52厘米桂林博物馆藏此二瓶造型古朴大方。盘口细颈,丰肩圆腹,腹下部略收,釉底,圈足,足高1厘米。整器瓷质细腻,釉色洁白,青花雅丽,图案明快秀丽,格调淡雅。  相似文献   

13.
王军  马来富 《收藏》2010,(12):81-81
本人从事收藏已有多年,所涉及品种颇多,尤对铜器情有独钟。以下介绍的便是本人十分喜爱的一件铜笔洗。 此器黄铜材质,口径17厘米,最大腹径22厘米,底径15厘米,高12厘米,器壁厚0.3厘米(如图)。笔洗敞口外撇,束颈,鼓腹,5层台式圈足,底内凹。  相似文献   

14.
从珠山东麓拾级而上,步入龙珠阁——景德镇官窑遗址博物馆陈列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统青花云龙纹大缸(图1)。此器高75.5厘米,腹径88.8厘米,直口、深腹,造型古朴稳重,恢弘  相似文献   

15.
笔者收藏一件红陶尖底瓶,浅红色泥质陶,烧结较密实(见图)。通高44厘米,口径5.5厘米,颈长8.2厘米,上肩径17厘米,下腰径13厘米,腹长22.5厘米。直口、长颈、  相似文献   

16.
范基农 《收藏》2014,(7):148-149
2013年11月8日,笔者从江苏南京一藏友处购得"颁恩赐上海出征纪念厚东第十一师团长"铜瓶,据言此锎瓶是该藏友夫人2009年从日本一古玩店购买。 铜瓶高14厘米,腹径8厘米,口径4厘米,重517克。兽首衔环双耳。器身铸有铭文:"颁恩赐上海出征纪念厚东第十一师团长",并有日军305登陆舰艇及头戴钢盔的士兵、炮弹等图案(图1)。  相似文献   

17.
李训刚 《收藏界》2013,(5):62-62
据《九江党史大事记》记载:1975年4月,在九江钢铁厂基建施工中发掘出珍贵陶罐一件,腹上部阴刻行书"东林寺乞米"五字。该罐高19.1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12.4厘米。盘口,短颈,肩部饰对称双系,鼓腹,平底,通体饰戳印方格纹,胎体深灰色。此罐  相似文献   

18.
藏界资讯     
济南首次出土古代双鱼瓷瓶考古人员近日在山东省济南市恒隆广场考古工地的宋代土层里,发掘出土一个青白釉双鱼瓷瓶。瓷瓶基本完整,只有底足缺失,残高约28厘米,口径约6.5厘米,属于双鱼相合成器物。鱼瓶呈小口,有4只鱼眼,4个胸鳍和2个中空的背鳍。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王兴华说,这种器物在唐代最多。这个器物发现在宋代文化层里,应该是唐宋时期的东西。这次出土的这个双鱼瓶,在济南地区属于首次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19.
聂胜  宋康年 《收藏界》2012,(4):59-59
面前呈现的这件粉彩无双谱人物壮罐,尽管是民国时仿明清的器物,但其造型奇特,制作精细,釉润色美,特别是罐上的人物绘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富有较为深邃的人文底蕴,颇有一种耐人寻味之感。该罐通高31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13厘米。直口,短颈,折肩,筒腹,腹下内折,直圈足。罐盖呈将军帽形,上有宝珠钮,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青阳县博物馆收藏有一件西晋釉陶堆塑人物谷仓罐,1987年6月出土于该县庙前镇,一级文物。釉陶罐通高32厘米,最大腹径26厘米,底径17厘米,灰陶质地,胎体厚重,腹上部施青黄釉。罐肩部以上由五联罐与人物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