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2013年李娜参加四大满贯、中网的前八强,以及WTA年终总决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李娜取胜与失利的优劣势指标。结果表明:李娜在取胜比赛中,与对手的Aces球和制胜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破发成功次数与对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李娜在失利比赛中,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非受迫性失误与对手差距较大;李娜取胜比赛与失利比赛的差异性指标为: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得分率和网前得分率。  相似文献   

2.
邹平 《体育世界》2014,(3):12-13,15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对比分析法,对2013赛季李娜对战塞雷娜·威廉姆斯四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在ace球、接发球成功率和破发成功率三项技术统计与小威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双误、非受迫性失误、制胜分和网前得分率和小成相比,处于劣势位置,但是李娜的二发得分率和网前击球次数高于小威。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男子网球单打前三名选手在大满贯比赛中的数据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位球员在ACE球、一发成功率、破发率、上网次数、网前得分和制胜分上具有差异性;德约科维奇一发成功率、二发得分率、接一发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和制胜分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费德勒双误、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网前得分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和网前得分率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4年澳网女单冠军李娜与比赛对手在决赛中运用的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娜技术全面稳定,战术运用合理,在场上的统治力强;心理素质好,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双误与对手无明显差别,但二发得分率、ACE球、制胜分和总得分均比对手高许多,经检验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这些因素都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为中国女网和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郑洁和冠军小威以及世界一流选手海宁各六场比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郑洁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指标上优于小威和海宁两位国外选手,在ACES球、双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主动得分等指标上和国外两位选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找出她们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制约中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的桎梏,透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以后的大满贯赛事中冲击金牌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对当前女子网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与世界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的比赛录像分析,进一步诊断与评价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的技战术运用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优秀女子网球单打选手的一发成功率较高,得分率较差,发球的攻击性不足;非受迫性失误较高,接发球得分率和破发点较差。发球抢攻技术、接发球抢攻技术以及上网技术的使用率比较低。得分方式有17.8%是靠主动得分,45.3%是靠对手的非受迫性失误得分,36.9%是靠对手的受迫性失误得分;失分的主要方式为非受迫性失误。  相似文献   

7.
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获得亚洲历史上首个大满贯冠军。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体能保持良好、心理稳定自信、技战术优秀合理;技术统计中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德约科维奇在2014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半决赛、决赛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德约科维奇发球的速度、旋转、落点控制不如对手,其一发得分率有待提高,二发得分率高于对手;接发球技术水平较高,但接发球手段相对单一,接一发得分率不如对手;底线进攻、相持能力强,非受迫性失误少,主动得分能力与对手相差不多,但在相持中段失误偏多;上网方式以随球上网为主,成功率较高,网前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巫国贵  郎贺  李治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2):77-78,85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运用录像分析法,在慢放状态下逐局、逐分地观看、记录,对2011年澳网女单决赛李娜的发球、接发球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娜一发的落点变化及旋转有待提高,尤其在2区;一发在2区得分率低,而二发在2区得分率高;在2区内角、1区外角一接得分率偏低;体能储备及注意力集中度与对手相比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9年9月美国网球公开赛李娜和郑洁八场比赛的录像观摩,对其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与美网女单八强第四轮8场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寻求差距和不足。结果表明:李娜和郑洁普遍存在发球缺少变化、攻击力不够,非受迫性失误过多,打法单调等问题;而李娜在攻击力方面已经具备与世界一流选手对抗的能力,而郑洁在个人能力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女网选手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四大网球公开赛的66场女子单打比赛为分析样本,建立女子单打比赛胜负判别函数方程,运用函数值量化竞技能力,横向比较李娜与其主要对手的竞技能力,纵向分析李娜的竞技能力发展状况,从而预测李娜2012年四大网球公开赛的竞技能力,旨在为李娜的备战提供参考,实现女子单打竞技能力研究的新尝试。结果显示:李娜与八位主要对手相比,绝对制胜能力不相上下;理论制胜值预测中李娜对一人胜率较大,与三人相当,两人威胁最大,两人次之;李娜的调整适应期在前两轮,若取胜便能发挥并保持自己的较佳的竞技能力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3.
李娜是我国最优秀的网球女选手之一,也是世界女子单打排名前十的选手。她总共经历6次澳网比赛,2010年表现突出,进入澳网单打四强。2011年再接再厉进入决赛并获得亚军,这是中国选手在四大满贯女单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本文对李娜在澳网7场比赛技术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及专家访谈法,对李娜在2013年澳网比赛的发球局中面对关键分所使用的技战术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李娜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指导中国女子网球技战术方面的训练、促进中国女子网球水平进一步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李娜2013年澳网女子单打比赛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中国今后的优秀的网球运动员的训练和竞赛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高质量的发球和稳定的底线技术能力是比赛取胜的关键,李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对李娜晋级过程中的两场逆转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和分析,从发球、接发球、底线抽球和中前场拦网等技术的运用以及两场逆转比赛中对阵不同对手所采用不同战术打法的分析,从运动训练学视角探讨李娜在第一盘失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因素,为中国网球选手的比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优秀110 m栏运动员跨栏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收集3名获得过奥运会及世界田径锦标赛前8名的我国新老运动员比赛时的技术参数与第6届世锦赛前7名等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李彤的跨栏步技术、起跑和起跑后加速状态下攻栏的技术好于世界选手,但他栏间3步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能力明显差于对方;刘翔栏间3步跑的速度以及终点冲刺的速度强于世界选手,史东鹏与世界选手十分接近,但他们的过栏腾空时间长,其原因分别是由于起跨角大,下栏距离长而引起.另外,史东鹏起跑至下第1栏的速度明显差于世界选手.分析出我国新老优秀110m栏运动员能走向世界的技术因素与不足之处,希望能为我国其他110m运动员所借鉴,同时也有利于刘翔、史东鹏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