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雪娟 《师道》2014,(9):27-27
今天这节课,我有三点说明:第一。这节课的选题不是临时做的.它是我们深圳市龙岗区语文教研员曹清富老师研究十多年的一项课题。曹老师一直精心选择一些小说.去掉它的结尾来让学生进行训练。他出了几本书,由他主编的有关“微型小说猜读续写”的书被列为全国百种畅销书籍。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也选择了“小说猜读续写”的内容。这是我上这节课的一个背景。  相似文献   

2.
上课铃响,我进行简短的开场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神奇的鸟岛》,请大家打开书,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描写鸟岛鸟多的。请同学们拿起笔,一边看,一边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写一写你的体会。”同学们纷纷打开书,认真地  相似文献   

3.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猜想书的布局谋篇,然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和自己猜想的一样,他就不再读了;如果不一样,他就认真地读下去。华罗庚的这种读书方法叫“猜读法”。用猜读法读书,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力和想像力,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用“猜读法”读书,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1.看题目,猜内容。例如看到“爆竹和蜡烛”这个题目,就可以猜一猜:这篇文章可能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的可能是爆竹和蜡烛在比本领的故事,然后读一读,检验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  相似文献   

4.
《云南教育》2004,(35):2-7
楚雄州教育局的这篇文章读了令人振奋。它告诉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育质量并不矛盾,而且更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我们的一些学校,一些人,却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搞点唱唱跳跳,搞点课外活动,搞点兴趣小组。衡水一中的领导和老师却不是这样,他们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思想指导学校实践并不断总结,取得了“神话”般的成绩。衡水中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转载这篇文章,目的是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读一读,想一想,把素质教育切实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类期刊上常常会见到这类的文章,但仔细阅读后,发现大部分文章存在一个基本的误区,似乎一个教学设计中有读有写就是读写结合,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笼统地总结读写结合的途径为复述、仿写、扩写、续写、读后感等。那么,扩写、续写、读后感是不是有效的读写结合呢?深入思考一下:读,我们应该读出什么;写,我们应该围绕着什么目标写。我们就会发现,复述、仿写可以读写结合;扩写、续写、读后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读写结合。因为这里的“写”应该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检测,就如我们从《落花生》《白杨》中读出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然后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仿写一篇文章,这是读写结合,这是把文章当范文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而读完了“托物言志”的文章,接着写一篇读后感,无论是从内容角度还是语言形式角度落笔,其写作内容都是对学生的原有积是的检测。而不是对这篇文章、这节课学习效果的检测。同样的道理,扩写、续写,无论学生写得好与坏,都不是他这节课学习的结果,而只是对固有水平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正>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联读《师说》和《劝学》两篇文章,我们事先已经梳理过文言字词和文章内容结构。这节课,我们重在探讨两篇文章说理,以前我们往往把它归类为经典的论说文,老师在PPT上把“经典”两个字放大,你们说作为论说文,它们“经典”在哪里?生1:论证结构上,很严密很完满,有逻辑性。生2:论证手法多样。生3:说理比较通透,有气势。师:但这节课,我们要在这个认知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阅读导语———这是浙江省湖州市特级教师盛新凤上的一节阅读教学课。这节课在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伙伴,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突出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特点等方面颇具特色,很值得我们学习和领会。(出示课件:一棵大树上坐着一只小鸟儿,小鸟儿在啁啾鸣叫着。)师:一只小鸟坐在大树上,动情地为大树唱歌,大树也正动情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围绕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今天我们来说一个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一个人读,可以几个人读,也可以把小凳子搬到讲台边上读。(生自由读,师巡视指导…  相似文献   

8.
王春燕老师的《猴王出世》是一节颇令我难忘的课。之所以难忘,主要是因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么写的。可以说,当下许多阅读教学只停留在关注作者“写了什么”上,而这节课却浓墨重彩地强调文章是“怎么写的”。把落脚点放在语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表达的方法,不能不说是一节有思想、有创意的课。然而,  相似文献   

9.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相似文献   

10.
韩庆玲 《新疆教育》2012,(22):106-106
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都有这样的感觉:计算教学很枯燥,计算的正确率不是很高。我们班的学生家长都认为这是由于孩子粗心造成的,问我有很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给他们的答案是:买本口算题卡练一练,提高计算的速度与熟练程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是2011年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讨会上刘万元老师执教的一节研讨课。我认真观摩了这节近46分钟的录像课,看完这节课,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可以说是计算教学的一次美丽转身,变“枯燥”为“有趣”;变“难理解”为“直观感受”。  相似文献   

11.
最先瞄到这篇文章是辜晓进先生撰写的《走进美国大报》一书,看到的只是中文的节选,当时就感觉很不错,想把它介绍给我们CR的读者。作者Howell Raines是《纽约时报》的前总编,他正是凭这篇文章赢取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这篇文章以小见大地描述了在种族隔离大环境下的白人、黑人情谊。文章的主人公格雷迪向作者描述了黑人眼里的世界,“你根本无法想象贫穷的黑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而作者也从格雷迪那里学到如何“以诚实且直逼真相的眼光来审视我们所在的世界”。文章感情真挚,跌宕起伏,英文长句子也很多,为此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翻译和校对,希望读者能认真阅读。对一些词条我们还进行了注释,以助读者理解。最后感谢我在美国念书的同学黄喻,是她帮忙在美国图书馆里找到了这篇文章的英文原文并扫描过来的。  相似文献   

12.
<正>板块一:检查词句,初步感受课文的表达特色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请齐读课题。师:一篇文章总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词语或者句子组成的,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一起先来读读文章中的一些生字词和句子。第一排谁来读?生:请大家跟我读:“明媚”“沉郁”“荒凉”。师:非常好,教得字正腔圆,读得也很认真。这些词在文章中都是写阳光光线的,但是我们在读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写的社会生活内容加上他的写作目的(意图)。老师教学,只要认真地抓住这个认识去教,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概括中心思想的规律。例如,我在教《落花生》一文时,我就问学生,这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我在教《别了,我爱的中国》时,又问,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样几经反复,学生就悟出了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中心内容 写作目的=中心思想”。这是否可称  相似文献   

14.
一、比喻揭标法通过打比喻,将抽象、模糊的东西,变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东西,使之形象、直观地渗入学生脑中。如教学声母“n”,可以这样揭标:“这节课,我们要给声母家族增加一名新成员(板书“n”),通过学习,我们要知道它的名字——读准音,它的模样——认清形,给它画一张像——正确书写.还要给他找几个朋友——学习“n”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及四声,最后要练习直呼。”这样,学生就非常消楚要做些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流程】一、资料交流,初识人物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品读了《伯牙鼓琴》,欣赏了高山流水。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艺术,做知音”,共同走进另一个动人传说。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在“多篇联读,自主探究”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回顾一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师:言简意赅,值得表扬。贝多芬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节普通的英语课,却又是一节不寻常的英语课:它充满了尊重和关爱,它挽救了一个学生的灵魂,造就了一个人才,成就了一个人美好一生—这就是作家赵丽宏笔下的那节《没读“lame”的一课》。  相似文献   

17.
区“领航杯”教学大赛,均为骨干竞技,课题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鸟语》。文章语言生动,富有童趣,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应该不难教,但很多老师一开始就不知道究竟应该教什么。于是,我和老师们共读、共教、共研,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时光。如果说“聊读中解码文字,追忆里品味真情”是此课的境界,那么追本溯源,应是备课过程中的磨砺。一、语文被品德化的教学现状 我曾听一位老师上这节课,他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鸟的爱?同学们都抓住文中“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等情感性强的语句来谈体会,对燕子、布谷鸟、喜鹊等的鸟语却忽略了。读到“我”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时,他又问“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却沉默了。最后朗读结尾“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时,虽然他强调“让我们读出作者对鸟的爱”,但学生还是无法入境。反思该老师的教学,从教学的原点“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爱鸟”,到教学的终点“学生似乎还只体会到了作者的爱鸟”,课堂缺少语文味,充斥了空泛的情感.即被品德化。究其原因,是老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缺乏认识,不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  相似文献   

18.
《越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文章是作者感于当时“好诞”、“好夸”的不良风尚 ,以“好诞者死于诞”为主题 ,讲述了一个假称自己能驱鬼治病的人 ,到处向人夸耀 ,骗人钱财 ,而当别人装神弄鬼吓唬他时 ,他却被吓得胆裂而死的故事 ,以此来警世振俗的。本文故事浅显易懂 ,但读来却耐人寻味。那么 ,这个故事在当时具有怎样深远的意义 ?对处于 2 1世纪科技发达的今天的人们 ,又会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也就是如何来理解本文的主题 ,这是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另外 ,文章在写法上也有许多值得…  相似文献   

19.
姚玉 《四川教育》2008,(5):39-39
一、读。涟接语”,明确学习任务。师: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简介作者)。清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将如何学习本文。 生:默凑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教改实验是从初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的,当时我们面对的是“收底”的学生.学生的现状是:课上基本不听讲,课下大部分抄袭作业,既使是做过的题,测验时大部分同学仍然不会,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教改小组在区教研室的帮助下,认真学习了现代教学的理论,借鉴黎世法同志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北京七十九中学的“四环节”教学经验,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探讨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试验,设计了“读、讲、练、改、结”五环节单元结构教学. 如在《大气的压强》一节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发挥物理学科特点,激发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