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可视化的课堂体现了思维层面上的教学。在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温分布》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以"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为目标主线,以思维导图、多媒体画面语言等为技术支撑,以"师生共同参与"为行动支持的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2.
传统与现代——基于GIS支持下的历史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特定且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及人地关系发展演进规律的科学,近年来随着GIS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历史地理研究现状.GIS作为一种关注研究对象空间关系的新型计算机数据系统,使历史地理学家可以借助计算机的优势来处理历史地理资料在时间链条上的空间特征.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GIS在历史地理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中学地理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和可视化特征,可以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辅助工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本文以高二复习课《福建区域地理》的一节课为例,探讨GIS手段与区域地理教学结合的新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寻求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它注重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历史地图则是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工具,它可以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空间变迁。本人认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政治、经济风云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中学地理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成熟化的关键阶段.将这段历史时期分为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中国地理》教科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表述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中国地理》教科书从传统地方志大而全的思想中不断挣脱,逐步开始向现代教科书形式的转化.这种转化不仅表现在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表述中,也体现在图像和作业的类型、形式中.在这一过程中,地理教科书的“地理总论”部分分量减小,内容简化;“本国地理”初高中开始分化,区域思想加强;教科书的呈现日趋合理,图像增加显著.总体而言,本时期《中国地理》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地理教科书向真正现代意义的教科书迈进的步伐,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多年来,在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关于学术相关问题的地理学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学术地理的内涵、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诸项进行分析、厘定及理论性的阐释,并因此建立完整的历史学术地理学术分支,已经成为可能。惟有如此,才能推动历史学术地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了快速地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及发掘蕴含在数据背后的信息,研究人员对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研究了数据可视化的发展历程,探索了常用的几种数据可视化工具,重点介绍了Python的优势。同时基于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通过实例探究,呈现了通过Python实现文本数据及数值数据可视化的优势,旨在为数据可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所有的现象因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历史地理学的一个基本论点,就是说人类的生活环境经常在变化。历史时期的地理既然处在经常不断的变化中,那么只想了解它的今天,而不过问它的"昨天"和"前天",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它的"昨天"和"前天",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今天。区域历史地理学通过研究区域历史自然地理概况、区域开发与城市、区域历  相似文献   

9.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八个二级学科之一,中国历史地理又是历史地理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历史地理》是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在大学历史学本科教学活动中,成效却不甚理想。有的大学历史学课程中竟没有列入《中国历史地理》这门必修课程(甚至有的历史系或学院还是国家教学或科研的历史学基地,  相似文献   

10.
Web GIS是互联网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融合而产生的新技术,以其开放、共享的优势为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注入新的要素。本文在分析美国Esri公司ArcGIS Online云平台服务系统和特点基础上,依据新课改对地理教学中的要求,建构该云平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并以初中《地理》“澳大利亚”为例,探究ArcGIS Online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发掘Web GIS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潜力,对拓展课程资源、革新教学手段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推动“互联网+教育”时代下地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湖北文理学院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地理科学专业开设GIS实践教学的必要性。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学校具有的软硬件资源,以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为核心,设计了地理科学专业 GIS 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的新机制,对改革现有GIS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愈来愈受到重视。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中国历史地理》的开发价值、实施途径和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尺度复杂地理事象、抽象地理概念和过程等的教学,都适合应用“可视化”的理念和手段来进行优化。数字地球软件LocaSpace Viewer具备电子地图、三维建模、图层叠加、轨迹生成等功能,应用该软件支持地理课堂可视化教学与野外可视化考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14.
地理阅读能力培养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热点之一。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82—2022年的地理阅读能力培养相关科研文献进行发文量统计、关键词共现、关键词时间线图分析及关键词突发性探测,梳理地理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结果表明:地理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大体呈现出缓慢波动增长、增长速度加快、急剧增长三个主要阶段;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逐渐融入该研究中来,研究理论更加丰富,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地理图像阅读指导研究占地理阅读能力培养研究的主导地位,而对地理阅读文本的研究较少;基于科学理论的阅读素养培育策略和地理阅读文本研究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效能的提升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借助思维可视化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地形对河流特征的影响"为例,从构建主干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解题及提升课后复习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思维可视化在高三地理复习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高效培育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一线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的“服务业区位选择”为例,详述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具体做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能,从而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就历史、地理学科而言,就没有严格的界限,这就需要一专多能的教师,但现在的师资状态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现令的师范教育属于单学科人才培养,没有过渡到跨学科的培训,要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师范生就必须把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集于一身;师范生要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必须具备更多的专长,改变"单打一"的局面.所以要完善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跨学科进修,这也是新课程给师范生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地方课程,是我国现行三级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充分体现了地方教育特色。而以中国历史地理为地方课程开发的优质资源和珍贵素材,更能突显地方的文化传统,更能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能实现课程的生命价值。无论在开发的背景、价值及课程模式等环节,还是在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实现课程育人等方面,都体现了地方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自主性,在地方课程开发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辨析了思维可视化的涵义,并将思维可视化的理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在教育技术学理论课程中有效地应用思维导图、思考图等思维可视化软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经过多次修改形成完善的教学案例;同时促进学生专业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提高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大学生系统思维和设计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