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行政建制起源于西周的随县,经国务院批准重新设立,版图面积5673平方公里,人口98.1万,下辖19个镇(场),是我省最为典型的乡村教育县。随县是炎帝故里,为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留守儿童占六成以上。显然,推动县域乡村教育发展,他们任重而道远。在随县教育人运筹帷幄全力推进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征途中,他们的一些思考与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的理念不谋而合——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随县教育人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会思考,乐于写作,不断反思,前进的脚步变得更坚实有力;与此同时,随县教育局搭建平台巧借力,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切入点,破解教师职业倦怠,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阅读——让教师远离浮躁。我们倡导教师把心静下来,把书拿起来,与大师对话,进行心灵沟通。为此,多次邀请全国"十大读书人物"来随县作报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大力促进乡村教育的进步,推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回顾我国乡村教师发展的百年历程,探究新时代乡村教师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发展以及乡村教育振兴的核心问题。为此,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应聚焦问题,推进乡村教师职业培训,增进乡村教师社会荣誉感,完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城乡教育差距是阻碍各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普遍问题。面临城乡教师资源不均衡的严峻态势,俄罗斯启动“泽姆斯基教师”计划,通过透明式申报、竞聘法上岗、大额度激励、过程性监控的政策部署妥善解决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关键问题。该计划体现出以信息公开实现乡村教师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以改善体验激发乡村教师内外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以合作共生助推乡村教育与优质师资的双向赋能等行动逻辑,对教师专业成长、乡村学校发展、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产生显著影响。虽然该计划未满一周期,成效有待检验,但其在乡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解决乡村教师“选、用、留”等问题上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育的薄弱状况制约着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其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完善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当前乡村教师队伍仍存在信任危机、职业认同感低、专业化程度不高、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等问题。基于此反思当前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破解需要寻求政策内外的多重支持。在政策之内继续完善多样化支持政策,落实教师支持政策的监察机制,提升培训学习的实效;政策之外则需提升乡村教师社会认可度、学校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等。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教师的可持续化发展能够大力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助力于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回顾我国当前乡村教师发展的百年成长历程,探究新时代乡村教师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发展及乡村教育振兴的核心。尽管如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加快推进乡村教师队伍的创新型建设,为新时代乡村教师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中国教育界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乡村教育运动"。本文拟从乡村教育运动的背景出发,探讨乡村运动对教育发展的探索以及启示,结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殊要求和特殊价值,探寻农村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以期解决农村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乡村教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红  董泽芳 《教育科学》2020,36(1):43-50
乡村教师既是乡村教育的第一资源,又是乡村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根基,更是助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加大乡村教师问题研究的力度,产出更多有助于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成果委实重要。目前,尽管我国有关乡村教师问题的研究成果既日渐丰硕又仍呈竞相攀升之势,但因其缺乏科学、合理的研究范式与方法论来规范、指引而致使其中能够真正有效指导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的成果相当匮乏,为此,加强乡村教师问题研究的"元研究"十分必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在乡村教师问题研究上积累的相应经验。审视发现,研究目标突出集中性、研究内容彰显微观性、研究方法凸显实证性、研究视角呈现多元性、研究成果突显操作性,是上述教育发达国家研究乡村教师问题时集中体现出来的研究特点。显然,深化研究主题、重视微观研究、拓展研究视角、加强实证分析、注重成果应用,是我国未来开展乡村教师问题研究时可以从中获得的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9.
乡村教师是实现教育振兴的重要力量。提升乡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利于解决乡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促进乡村教育的高品质发展。针对乡村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通过“共读·共写·共研”的“三共”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帮助乡村教师实现经验型到专家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的“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进行综述,形成如下基本认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乡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全面发展,其实现需要更新发展理念、秉持系统思维、解决供需矛盾。在学生发展层面,既要注重提升乡村学生学业能力,又要关照乡村学生精神世界,实现乡村学生生命整全发展;在教师队伍层面,要解决教师流动问题,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完善师资配置政策,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在课程层面,要秉持在地化教育理念,注重乡土文化传承,实现乡村学校课程创新;在教学层面,要注重技术赋能和学校治理改进,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的助推下,教师"赋权增能"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赋权增能情况却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决策参与、课程自主以及专业发展上的缺失。文章从乡村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意义、缺失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议从管理体制上提升教师的决策参与权,从教育理念上加强教师的课程自主权,从教师培训上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权,从而最终实现对乡村教师的赋权增能。  相似文献   

12.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教育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但由于受到教师意识与能力、成果属性与价值、关联环境三个层面的影响,乡村教师教育科研成果转化还存在数量少、价值低、模式单一等问题。基于此,有必要通过撬动教育科研主体意识,为其成果转化个体赋能;完善教育科研管理,系统规划成果转化;营造教育科研环境,为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以此推动新时代乡村教师持续提升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效,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教育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基础,被视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责无旁贷地肩负起乡村教育振兴的重任。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差异化显著。根据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应从赋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愿景以乡村特质、提升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丰富乡村教师专业学习资源、构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保障体系等方面,优化经济发达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乡村教育发展的短板和难题是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发展问题一直是乡村教育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乡村教师发展状况直接影响乡村教育质量。豫北乡村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培养遭遇的难题更为突出,教师发展任务更加艰巨。调查发现,豫北乡村教师培养普遍存在着“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教不好”的难题,这一难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基于共同体和共享意图理论,立足豫北安阳、濮阳、鹤壁教育欠发达地区实际,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体,联合三市相关部门建立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通过“四种模式”,破解豫北教育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发展难题,激发豫北乡村教师发展意愿,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的“师德-师知-师能-师艺”,从而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以乡村教育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针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浙江省宁波市探索多元路径进行有效破解。一是构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市级教师发展中心示范引领、多元培训机构协同供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基地学校落实推进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二是依托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全员教师在地化培训、领军型教师精准化培养,形成覆盖全体乡村教师的序列化培训体系;三是通过建立动态补充机制、建构差异化补助体系等,建立惠师赋能的乡村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改革有效助推了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乡村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将在乡村教师角色、乡村教学效能、乡村学生学习动力、区域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其时代价值。当前,乡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发展的阻塞主要体现为:乡村教师短期发展与长远规划尚不清晰、教师智能技术应用与乡村本土文化相分离、乡村学校资源建设与智能教育设备有待优化、乡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机制亟待完善等。据此,提出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教师智能素养激励机制;关注乡村教育文化内涵发展,提升教师智能技术整合能力;开发智能化优质资源共享平台,优化乡村数字资源配置;立足乡村教育实情,完善乡村教师智能教育素养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对乡村教师专业化、自主专业发展及自我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然而在我国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现实问题,如:缺乏顶层设计与政府机构间的协作机制、过度依赖政府的财政投入、学习内容的供给严重缺位以及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项目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等。"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并勾勒出了实现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目标及从普遍接入到普遍服务的发展路径,即:加强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整体中长期发展战略;开放市场与改变过度依赖政府的发展模式;能力建设与上下结合;最大化移动以实现普遍服务。  相似文献   

18.
因为新教育的缘分,随县带给了我诸多的感动——每次新教育年会、论坛、实验区会议中,随县新教育人坚持追梦的执着身影;数次与随县教育局领导深情深度交流分享区域新教育的行动与改变;很多随县新教育人在新教育实验中的实践与创造……随县教育的底色之一是乡村教育,该区域目前没有一所城市学校,但随县教育为了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付出的努力和收获却令人感动。随县教育筚路蓝缕、筹措资  相似文献   

19.
乡村教师形象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动态名片,对于乡村教育师资的引进与保留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发展进行审视,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呈现出"神圣化"与"污名化"对立、"坚守"与"逃离"反差、"荣誉"与"落后"悖逆等形象症结,整体形象不佳。分析缘由,教师本体性价值的迷失、乡村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谐、网络媒介叙事惯习的偏误是问题形成的诱因。据此,研究提出应以归正乡村教师形象建构的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基于生态发展观协调构建乡村教育体系为解决动力,以规制媒介叙事偏好为条件保障,以期建立具有真实稳固、积极正向、和谐统一特征的新时代乡村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的是四千多万乡村学生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途径。如果乡村教育发展不好,底层群体就无法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这也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对湖北、江西、山西、云南等4个省部分县市乡村学校的调查,就乡村教育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短板在乡村,而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教师,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