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诗画文化一样 ,重写意、表现 ,创造意境 ,是一种立体的、可视的需加以体味的意境 ,是三维的中国画 ,立体化的山水诗。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的底蕴是相一致的 ,是其主体审美精神与物质材料“天人合一”的产物 ,在学理上迥然有别于西方园林。当然 ,这一美学特征是逐步形成的 ,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意境与情趣是评价中国文化传统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将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荟萃在一起,与园林中山水、泉石、花木等自然景物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种新的空间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同样具有意境美与情趣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是诗画与园林的结合,园林是凝固的诗,又是立体的画。中国古典园林的情趣,是把古诗文、历史传说中的意境赋予园林景观之中,使之具有古风雅趣。  相似文献   

3.
浅谈意境     
尤培成 《沧州师专学报》2002,18(2):15-17,19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意境是一种文学形象,广泛应用于诗歌、散文、绘画、园林等一切文学作品中,是中国古代作家艺术家所共同追求的审美目标,独具中国民族特色意境的形成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系统工程,即以情与景为基础,由创作者和欣赏者通过观察、体验、联想、想象所共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研究意境的形成,对意境的创造和欣赏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迥异的风格.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中对称的轴线、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构图,都充分体现了对形式美的追求和推崇.中国造园则追求自然山水的美感,强调的是诗画的意境,这与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它文化一样,辉煌灿烂,绚丽多姿,而且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尤其是园林中涵蕴之意境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分析中国传统园林中意境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方法,可以获得对其更深的认识,并用以指导当今的建筑和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6.
赵强 《考试周刊》2009,(48):52-53
园林桥的主体造型,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城市环境相结合,激发人们产生美感,给人遐想的意境。园林桥历史悠久,其历史已渗入在人们的文化心理的深处,它的价值在于讲究桥与水体的映衬和对比.突出建筑特征和立体效果,分隔水面,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使其与整个环境相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于意境表达的匾额与楹联为中心议题,讨论匾额与楹联在表现园林美学、体现园林植物生态意境和人文意境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应重视这一传统意境表现手法的应用,使未来中国园林和城市绿地更具传统文化特色。本文对开展中国现代园林建设的探讨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同中国文化艺术密不可分 ,通过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达到其深远意境 ,这种意境是诗情画意通过园林中的景物表达其所蕴藏的艺术境界 ,使情与景统一 ,意与象统一 ,形成意境。园林意境还通过景题、匾额、对联、石刻、雕塑、建筑等 ,来直接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 ,吐露作者的心声、造园的匠意。所以 ,中国园林被称之为“凝固的诗 ,立体的画  相似文献   

9.
浅谈园林美     
本文综合分析了园林美建的三种形态:自然美、空间美和意境美,指出园林是一门五维空间艺术。  相似文献   

10.
谈中国园林的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同中国文化艺术密不可分,通过诗歌、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来达到其深远意境,这种意境是诗情画意通过园林中的景物表达其所蕴藏的艺术境界,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园林意境还通过景题、匾额、对联、石刻、雕塑、建筑等,来直接传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象,吐露作者的心声、造园的匠意。所以,中国园林被称之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相似文献   

11.
刘雷 《华章》2014,(27)
中国古典园林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种审美化的存在,在其身上表现出自然美、意境美的美学特征。在当代,中国古典园林在文化记忆、审美教育、现代园林建设等方面依旧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13.
旅游审美价值研究是旅游市场向美学化方向发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规划的基础。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运用旅游美学的基本原理及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造园历史、造园要素、园林布局方式、造景手法、园林意境及园林人文历史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旅游审美价值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较多笔墨完整、全面地描写中国园林艺术。书中关于园林的描写,一方面综合了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特点,另一方面阐述了园林的景观美和精神美,还用多种艺术手法营造了意境美。文章对大观园园林意境的生成及所呈现的文化特质进行了深刻的解读与剖析。  相似文献   

15.
汉字与中国画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汉字构形与中国绘画具有着共同的审美特点:起源于自然,表现于生活;造型突出特征,追求形式美;注重“神”似,创造旷远意境;表现虚实、黑白、阴阳,折射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理念和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是中华民族艺术审美理想的集中概括。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所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的内涵、创造过程、结构特点都体现了意境的这一特征。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意境产生的哲学背景,庄子的“游心”思想则是其具体的精神来源。气韵生动的自然成为人类追求的自由生命的精神家园。意境创造的根本途径是“澄怀观道”,在静默中观照活跃的生命,才能达到艺术上的最高灵境。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点,“虚”是空灵和韵味之所在,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独特的空间意识和审美情趣。综观中国古代文化,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空灵动荡、深沉渺远的美学追求:意境不仅是艺术,也是人生的极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3大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有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蕴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探寻如诗如画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发源于自然,从商周时期用于狩猎游乐的灵囿发展到元明清山水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都以其独特的意境营造态傲立于世界园林之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意境营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山石意境、水体意境、建筑意境以及花木意境来归纳总结园林中意境的营造方式,进而探讨对于中国传统村落意境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州园林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这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