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名思义,生命教育就是关注生命的教育,它倡导的教育观念是:认识、珍惜生命;尊重、爱护生命;享受和超越生命.1968年,一位美国学者于《生命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生命教育理念随即就被广泛认同,成为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启发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生在创造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从生物的进化史,一直到人类社会的进化史,一脉下来,都是这个大生命无尽无已的创造。一切生物,自然都是这大生命的表现;但全生物界,除去人类,却已陷于盘旋不进状态,都成了刻版文章,无复创造可言。其能代表这大生命活泼创造之势,而不断向上翻新者,现在惟有人类。故人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人类为什么还能充分具有这大生命的创造性呢?就因为人的生命中具有智慧。本来脊椎动物就是走向智慧这边来(对本能那边而言);却是就中除去人类,都没有成就得智慧(人类是脊椎动  相似文献   

3.
若将教育视为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完整而健康的师生生活,则呼唤智慧的加盟,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在过程上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具有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事故、创造生命价值的卓越能力,它是出乎意料的、动态生成的,是一种教育机智;在结果上表现为教师对美好生活及存在意义这一“畅神境界”的执着追求。实践智慧作为能力“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2005,(7):32-33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着力于研究:人类潜能的本质与实现。他发表的“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慧就像是所有人的共通语言,且有一部份是受到每个人所处文化的影响。他们是人类用来学习、解决问题,及创造的工具,是每个人都会使用的工具。八种智能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追求生命智慧:让教育踏上幸福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是生命永恒的主题、劳动创造的果实、生活总体的平衡和人生美好的状态;智慧是人生获取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幸福之源;追求生命智慧既是教育的本性,也是教育通达幸福的中介。“教育→智慧→幸福”构成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链条,这个链条不仅保障了人类生活的基本样式,而且保持着人类文明的高度以及人性的和谐、优雅与美好。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弃智化”现象,严重地干扰、阻隔了人类通过教育得享幸福的可行性。由此,我们需要对教育实践进行必要的检讨、修正与改造,引导教育追求生命智慧,使其踏上通往幸福的大道。  相似文献   

6.
生命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自身的重要话题,但在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却不被重视。生命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巨大区别:其一,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令学生感到即使他不能成材,他仍然会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有用的人,生命教育不认为为了遥远的未来,就应该牺牲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乐趣。其二,生命教育塑造有个性魅力的人。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成功与成才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告诫人们:“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塑造出高尚的灵魂才是教育的真谛,否则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就有可能“像一架安装了坏发动机起飞了的飞机一样,不但自身毁灭,而且也给别人带来牺牲。”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教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亲眼看到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相似文献   

8.
杜静 《天中学刊》1999,14(4):7-9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中心内容。邓小平同志在他的许多著作和谈话中都强调“四有”新人的培养。本文着重论述邓小平关于理想教育的思想。一、理想教育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1因为理想是人类创造生活、创造历史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有了正确远大的理想,就能激励人们去战胜困难,努力完成各项任务。1.理想是我们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里,在艰苦岁月里,我们的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起源于“创造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他指出:“教育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此后,国内外对“创造教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过,而且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0.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班主任学会用智慧、谋略洞察学生心理,去管理学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智慧.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同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面对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教育现状.我们需要不断追寻有智慧、有效果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1.
以游戏精神创造职业美一事物之所以美,之所以能唤起人们的喜爱和愉悦,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人类最珍贵的特性———自由创造。游戏精神的核心就是自由创造。教师以游戏精神进行职业美的创造,就会感到自由自觉的快乐。1、以游戏精神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当一个人自觉自愿地选择教师职业,认真而富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时,他将从中获得情感的激发、智慧的启迪和收获的愉悦。备课时的突发奇想、教学相长带给他的启发、学生成长中的感人故事,都为教师积累了教育经验,它以自由创造的精神带动着教师和学生在体力、智慧、情感和道德乃至生命的各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创造幸福、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事业;追求充满幸福的教育、追求教育生命“诗意地栖居”,恰恰是班主任的理想与信念。有了这样的理想与信念,班主任就会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就会发挥自己的智慧潜能,面对工作中的一切艰难与挫折,不畏惧、不退缩,勇往直前,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把自己的专业角色演绎得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3.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生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每当一位新老师到校,他就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是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培养…  相似文献   

15.
黄解放 《云南教育》2009,(11):44-46
教育是什么?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也许因为教育地位的神圣、教育内涵的博大和教育对象的鲜活,现在我们还不能把这一问题诠释得很清楚。尽管这样,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教育的实施和对教育本质的执著探求。我认为,教育是人类进化的重要途径,教育催化着人的生命的发展。因此,我提出,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生命智慧,激发人的生命活力,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创造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共读书目:《陶养生命智慧——社会转型期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 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当代人类社会转型期,对教育如何变革问题进行了思考。本书试图跳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范式之争,回到生命本身、生存本身来理解教育,阐明生命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可能性、一种价值追求。本书作者刘慧,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教育、德育理论、小学教师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王利霞 《考试周刊》2009,(8):210-210
说起朱光潜先生,人们的第一印象:他是一位亲切而慈祥的美学大师。他在美学片面有很深的造诣。然而,殊不知他还是一位不被注意的教育思想家。本文主要从“少上课,多读书”、“边买边卖”、重视外语学习等方面来介绍下他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姜忠 《教师》2014,(26):17-17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只有一次,不可能从头来过,它是人类创造价值的首要条件。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点内容。本文就如何在中职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进行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19.
陈宗仁 《青海教育》2004,(11):14-14
创造是生命的应有之意.源自生命自发的不断向上的内驱力。教育的任务是“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略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因此,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培养就落在了下述方面:  相似文献   

20.
程元英 《现代教学》2007,(12):18-19
读完市八中学乐黎辉老师“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一文后,感到乐老师是一位注意在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中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的教师。她善于抓住契机进行生命教育,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针对解剖实验的即时当堂教学,有由此引发的有关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主题教育。其主题教育的方式是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行的。其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有“红心鸭蛋”等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